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530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4_1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 题传统文化的继承学习要求知识要求: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能力要求: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旧知回顾1、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2、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新课导学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生活情

2、景1】 青花瓷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中国风分外动人,“素胚”“仕女”“汉隶”等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 东风破在缓慢悠扬的古乐声中,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周董以其一贯的哼唱风格,如潺潺流水般向我们表达了哀怨缠绵,离愁别恨。 双节棍龙拳霍元甲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大气磅礴的旋律让人的血液跌宕澎湃 。 外婆爷爷泡的茶听妈妈的话陪外婆兜风、回忆往事,陪爷爷喝茶,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自主探究1】 1、从周杰伦歌曲中你能发现中国的哪些传统文化?2、请你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形成并保留在、具有的文化。【自主探究2】请阅读教材3941页,找出传统文化继承的表现,并填写下列表格。形式传统习

3、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地位(二)传统文化在今天【生活情景1】材料一:清明节始于周代。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入宋之后,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 材料二:清明节我们都要扫墓祭祀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习俗,清明节是全球华人的重要节日。材料三: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力提倡文明祭扫,低碳清明。采用网上扫墓、植树绿化等文明环保的方式祭扫,缓解交通压力,消除因烧纸钱、焚香放炮等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火灾隐患。【自主探究1】1、材料一和材料二体现了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 传统文化具有和鲜明的。

4、2、你如何看待现在扫墓的新形式?【理论观点】“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社会进步、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生活情景1】材料一 郭巨, 晋代隆虑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典故“埋儿奉母”材料二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方

5、面:在封建社会,“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们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形成了家庭关系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又被逐渐推广到整个社会。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爱国主义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自主探究1】 1、你认为对待传统文化“孝”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正确态度是、。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

6、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当堂练习1、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较大的包容性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D.鲜明的民族性3、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

7、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B.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C.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42009年清明节期间,全国参加祭扫活动的群众超过4亿人次,文明祭扫蔚然成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新亮点。同时,随着祭扫服务、旅游交通、餐饮娱乐等清明“假日经济”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过度放大的经济功能也弱化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与精神内涵。这说明 与经济结合不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民族节日作为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具有相对稳定性 5、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的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国务院进行节假日调整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ABCD课堂小结课后反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经研究,决定在系统内开展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红七月服务月”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