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45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熟语)第03课 解题锦囊(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第03课 解题锦囊【解题锦囊】一、辨别形与义,经常识记熟语。辨别字形题的基本方法为以“义”定“形”,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从形旁入手。如“弩”和“驽”,“肓”与“盲”。(2)从词义入手。如“迫不及待”中的“及”是“等到”的意思,不是“急迫”的意思。(3)从词语的结构入手。如“文过饰非,幽愁暗恨”,并列式词语,“文”和“饰”, “幽”与“暗”互训。再如: “穷形尽相”、“和颜悦色”等。(4)从成语的出处入手。如: “察言观色”、 “墨守成规”等。要注意以下五方面错误:

2、(1)因形近而错。如将“病入膏肓”写成“病入膏盲”,将“脍炙人口”写成“脍灸人口”,“不胫而走”写成“不径而走”等。(2)因音同或音近而错。如“一筹莫展”写成“一愁莫展”等。(3)受上一个字或下一个字的影响而错。如将“安排”写成“按排”。(4)因音近义通而错。如“弱不禁风”写成“弱不经风,“墨守成规”写成“墨守陈规”。(5)因音同音近而错。如“籍贯”写成“藉贯”,“销赃”写成“消赃”等。二、读懂语境义,灵活使用熟语。第一,分析三个方面:(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学历”与“学力”,都是偏正结构的词,其中“学”是意义相同的部分,可不予比辨析,而应对“历”

3、和“力”进行比较。“历”是指经历,即在哪些等级学校学过,毕业还是肄业;“力”是指程度、能力、水平。(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第二,掌握实词含义。实词包括本义、比喻义、引申义和不同用法。辨析近义词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比如: “希望”、“期望”、“渴望”三个同义词一个比一个程度重;“爱好”和“嗜好”这组同义词,“嗜好”是特别爱好(多指不良的),程度上比“爱好”重些。(2)从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局面”和“场面”,“局面”是指一个时期内事物的状态,而

4、场面”是指具体的场面,“局面比“场面”的范围大; “事情”与“事故”,“事情”的范围大,“事故”的范围小;(3)从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保护”与“庇护”、“保护”是褒义的,而“庇护是贬义的,如“夸奖”和“夸耀”,“夸奖”一般是称赞别人,含褒义色彩,“夸耀”一般是炫耀自己,常含贬义。(4)从词语适用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如“抚养”、“扶养”、“赡养”,“抚养”兼指保护、教养、供养,一般说来指长辈对子女和晚辈的保护和教养,“扶养”是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赡养”,是指供给生活需要,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5)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如: “辨别”和

5、“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审定真的或坏的,如“深思、沉思、寻思”,都有集中精力,仔细思考的意思。但“沉思”重在思考的全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反复。第三,了解用法。(1)搭配对象不同。如“交流”和“交换”,前者多与表示比较“虚”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流体会,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后者则往往与表示“实”的一些事物的名词搭配,如交换场地,交换物品等。(2)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诞辰和“诞生”、“创见和“创建”、“品位”和“品味”三组同义词,前者为名词,主要做主语、宾语,后者为动词,主要做谓语。第四,体悟语境。词语的运用与语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6、,一个词语有其基本意义,但放到一定的语境中,又往往有语境义,即产生的特写意义和临时意义。第四,成语辨析。 (1)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2)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3)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搞清成语意思(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是前提,考察语境是基本切入点。其重点是:(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三、查阅

7、工具书,积累更多熟语。在复习中,应多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成语大辞典等有关工具书,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这是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平时要注意积累。理解、把握和运用词语,要体会词语的语境义,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文章的主旨。当然,还应该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词的意义、色彩的谐调搭配。加强积累,扩大知识面。注意按词义、用法、例句的方式进行积累。准确把握词义,避免望文生义。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既考虑成语的基本义,也要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考虑它的感情色彩、范围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及与上下文的搭配。平时要养成查词典的好习惯,多留心、多积累、多归纳、多整理,不放过所遇到的任何一个拿不准的成语

8、,对多义成语尤其要注意比较分析,全面、准确地理解,既要掌握其常用义,又要了解其非常用义;既要掌握其常规用法,又要了解其非常规用法。不死记硬背词性、词的结构等词汇知识,强调理解和体会;加强诵读,注重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记忆词汇。体察具体语境,应高度重视词语使用的对象、场合、氛围,要强调其感情色彩。熟语源远流长,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熟语是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一般具有两个特点:结构上的稳定性,构成成分不能随意更换;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的,不能只从字面上去解释。熟语是语言中的珠玉,具有一般词语所不能比拟的表意功能。对熟语的复习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积累是关键,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寻求突破。此外

9、,熟语在高考试卷中不仅表现在对词语辨析选用是否正确等考查形式上,字音、字形乃至病句试题中也会出现。因此,对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近几年高考题看,熟语类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置选项:一、望文生义。如惯用语的意义都是字面意义的引申和比喻意义,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如“泼冷水”就不是说“把冷水泼出去”,而是指“挫伤人的积极性或让人清醒”。再如“差强人意”、“不刊之论”、“首当其冲”、“望其项背”、“不足为训”、“文不加点”等都可能因望文生义而误。如: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

10、止着凉。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解析】句中成语“量入为出”使用不恰当,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量入为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入”和“出”是指“收入”和“支出”,不是“在家”和“出门”。 句中“叹为观止“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不是感叹的意思。二、用错对象。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适用的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车水马龙”是说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与人们争着

11、购买鲜花这个对象不合。有些成语是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如:美国博物馆的收费可谓各尽所能:有的一部分收费,有的分时段收费,还有的是否交费、交费多少由参观者自行决定。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

12、越,但大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听到这个噩耗,老人家瘫坐在地上号啕痛哭,双手也情不自禁地颤抖起来。【解析】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各尽所能” 意思是“各人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主语应该是人,而不能是“博物馆的收费”。句中“行云流水”是比喻自然不拘执,对象多指文章、歌唱等,而不能是时间。句中“丰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而不能说歌舞。句中“焕然冰释”, “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而不能说烦恼。句中“泥沙俱,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句中“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对象只能是人。

13、三、褒贬误用。成语也有感情色彩,运用时如不注意与全句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误用。如: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解析】句中“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词。用来形容年轻的父母费尽心思地送孩子学钢琴、围棋、英语,感情色彩不对。句中“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庆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多

14、用于贬义。四、谦敬错位。有些成语带有谦虚意味,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带有敬重意味,只能用于他人。如果不明白成语的谦敬色彩,运用中就会产生错误。 如: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解析】“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而句中说的是老李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不存在地位高低、知识多少的问题,谦敬色彩不当。五、自相矛盾。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没有错误,但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前后矛盾。如:“拖拉机司机急于赶路,不走公路,另辟蹊径,沿着江边小道行驶,不料驾驶失控,

15、出了车祸。”“另辟蹊径”原意是另外开辟一条路,即比喻另创一种风格或方法。这里如用原意,与“沿着江边小道”相矛盾。如果不注意成语的意义和整个句子语义的比照,也极有可能使成语的意义和句子的语义矛盾。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解析】“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六、音形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如: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

16、往往弄巧成拙。【解析】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人听闻”是与“耸人听闻”相混淆。七、不合语境。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成语的使用恰当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句表意的需要。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成语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这就必须与所在的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犯不合语境的毛病。如:“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大人喜欢孩子,孩子也喜欢大人,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相濡以沫”用于困难环境中相互救助,而句中所给的环境却洋溢着幸福气氛,与语境不相吻合。英勇而机智的荆轲,筹划了一个有始有终的行动方案,为了吸引秦王赢政上钩,就必须砍下樊於期的头颅,作为晋见时奉献的礼品。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