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

上传人:学习****样 文档编号:62305175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发展旅游是提升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的有力抓手。从X月份开始,市人大常委会对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先后召开了历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及有关部门座谈会,实地调研了各区市旅游要素资源整合情况,集中督导了各区市、开发区全域旅游发展情况,听取了市旅发委关于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汇报材料,到内蒙、宁夏、甘肃、浙江、江西等地考察学习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做法,并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全域旅游发展情况的报告。现将调研审议的有关情况和几点建议报告如下:一、我市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市是著名的滨海宜居

2、城市,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X处,A级景区xx家,其中5A级x家,4A级xx家。域内山海景观丰富,城乡风貌优美,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全域旅游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全市上下紧扣“建设现代化幸福xx”总目标,用全域城市化理念来谋划全域旅游,以市域一体化思路来推进工作,通过统筹各方发展合力,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了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全市旅游业呈现出全领域推进、全要素融合的良好态势。2018年,全市游客总数xxx万人次,消费总额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98%和14.05%;旅游业增加值XX亿元,占GDP比重迗5.58%。旅游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中位列第x名。(-)强化顶

3、层设计,整体有序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亲自主持调研座谈,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按照“全域化布局、全产业联动、全时化体验、全方位开放、全链条服务”的思路,积极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促进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形成了围绕山际线和海际线建设,统筹山、海、城等资源优势,打造集休闲采摘、生态养生、户外运动于一体的山地休闲旅游带和千公里幸福海岸旅游度假带的总体发展框架。全市各级聚焦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地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区域发展各具特色。环翠区发挥城市中心区和山海景观奇特的优势,整合休闲娱乐、文化交流资源打造的城市旅游版块

4、,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游客的消费体验需求;文登区、乳山市发挥农业产业优势和服务优势,靠大联强,集合特色民宿、观光采摘、温泉休闲要素资源打造的乡村特色旅游和康养旅游版块,为游客提供多维度的选择空间;荣成市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做活海洋旅游文章,突出海岛、渔村、海草房、大天鹅等特色,为游客提供亲海旅游的高端体验。高区的工业旅游、经区的韩国文化游、临港区的高效农业游,南海新区的滨海休闲游,都相继发力,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初步形成了高位推进、市域统筹、多点开花的发展格局。(二)强化跨界融合,推动载体创新。全市上下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抓旅游,加快推进产业布局、项目推介和跨界融合,形成了涵盖不同

5、层次、不同目标定位的产业项目和创新载体。一是强化核心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刘公岛、华夏城等重点景区功能提升和品牌建设,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方式,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二是助推餐饮住宿行业升级改造,形成了一批结构、档次合理的主题文化酒店和精品民宿集群,其中石岛宾馆和荣成倪氏海泰正抓紧打造5星级饭店。三是加速推进“旅游+”发展战略,融合产业和资源优势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以农业为主题的“春登山、夏赶海、秋采摘、冬养生”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以渔具、海洋食品、家纺、皮具为代表的工业旅游日益兴起,以海洋元素为主题的临海观光、亲海体验、品海娱乐项目发展迅速,以健康元素为主题的中医康养和温泉疗养项目初步形成特色集群优势,以

6、红色元素为主题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人物文化打造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体育元素为主题的培训和赛事快速发展,扩大了xx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三强化宣传推介,打响特色品牌。充分利用多种载体,不断拓展宣传渠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我市全域旅游的特色优势和发展动态。一是强化媒体宣传,提升XX旅游知名度。与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等多家媒体建立了长期宣传合作关系,制作推广了城市旅游宣传片和乡村旅游MV主题片,通过客运中心投放广告、动车冠名等举措和新媒体宣传平台,全方位展示xx旅游形象。二是强化活动推介,扩大客源辐射半径。国内市场推介方面,在省内多地举办了“畅游xx发现精彩”推介会,签订了大批合作

7、意向,开通了首条XX至xx旅游专列;国际市场推介方面,制作了俄文、曰文宣传资料,开通了俄文网站,举办了中国xx(俄罗斯)旅游推介会,俄罗斯来威游客数量大幅提升。三是强化主题宣传,丰富旅游品牌内涵。围绕“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一走遍四海,还是xx”这一核心品牌,实行旅游与产业推介捆綁营销,不断丰富旅游文化、产品和形象内涵,逐步实现了全域旅游宣传内容的重点覆盖。(四强化服务联动,增创发展优势。各级各有关部门以服务全域旅游为引领,发挥优势,履职尽责,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一是编制了XX智慧旅游规划纲要,建立了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在实时监测、大数据、信息发布等项目建设上实现了A级景区全覆盖,在全

8、省率先实现4八级以上景区与省级、国家级平台数据100%对接。二是建立了“1+3+N”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开展了“做文明游客、扬君子之风”主题活动,实施了系列旅游人才培训计划,行业管理水平和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三是完善了旅游发展联络协调机制,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携手推进,构建了“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发展新模式和“三区四带”(三区,即山地丘陵休闲农业发展区、环海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区和高效休闲农业发展区;四带,即沿海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带、山地休闲农业体验观光带、特色作物种植体验休闲观光带、特色水果种植休闲体验观光带)休闲农业空间布局,培育了一批“新六产”融合发展典型,实施了路网完善和海上通道建设计划

9、,创建了“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城市”,将“市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创建纳入绩效考核,有效提升了我市全域旅游的品质和内涵。二、主要问题一是对全域旅游理解把握不够到位。全域旅游作为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的新模式,还需各级进一步深化理解和透彻把握,尤其对“全域”的内涵和全域旅游的战略意义还需要深入研究;“旅游+”、“+旅游”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成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的自觉遵循;如何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路径还需进一步精准定位、精确引导;有些领域还没有将全域旅游摆在足够的高度来认识,有的仍停留在口头号召动员、一般任务布置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特色不够鲜明,潜力挖掘不足,规划建设简单模仿等

10、现象,推进过程中有待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在基础设施规划上,对旅游考虑不多,旅游景区景点内外快速通达不便。二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我市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整合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从资源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方面尚有一定差距。旅游企业单兵作战、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引领,缺少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较大大规模的旅游综合体,旅游企业整体规模及市场影响力较小,竞争能力不强,内在潜力释放不充分。三是旅游资源与历史文化结合得不够。从传统文化看,展示祭海祈福的荣成渔民节、彰显仁爱的乳山母亲节以及民间手绣剪纸面塑锡镶传统工艺、山会庙会等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始皇祀日、汉武东巡、

11、隋唐贸易、明代卫所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圣经山摩崖石刻、赤山大明神传说、圣水观祈福法会等宗教文化丰富多彩,等等。但目前对诸多历史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梳理和深度开发,核心竞争力不够强,难以适应当前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四是对海洋文化的挖掘不够。海洋是XX最大的特色,是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显著特质,但是在旅游发展中,XX“海的文章还远没有做足,海洋文化特色还没有充分挖掘,海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现有的海洋主题旅游项目文化内涵不够丰富。五是乡村旅游亟需提档升级。乡村旅游业态多数体量较小,缺少大投资商介入,进行综合性开发和成方连片的大体量打造;乡村旅游业态单一化、产品同质化、服务筒单化,

12、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元素与乡村旅游结合上需加强特质化创意和市场化开发;乡村旅游交通配套、食品安全、服务标准化等有待进一步提升。三、几点建议(-)高点站位,高标准谋划全域旅游发展。XX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较好,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今后应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在总体规划上强化整体意识。把全域旅游列入“一把手”工程,放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的大局中来推进,主动用城市发展定位来引领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向“+旅游”转变,实现旅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促共进、互利双赢。特别在规划论证上,应突出整体理念,不仅在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统筹整合上要“多规融合”

13、“一体推进”,而且要重点突出“全区域”“全要素”理念,可选择部分大学、养老院、水厂等公共资源实行特许开放,为公众提供休闲体验式旅游产品。应聘请一流业内专家进行科学规划设计,选择国内旅游业龙头企业进行定向招商,着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滨海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二是在宣传推介上强化核心品牌意识。目前,“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一走遍四海,还是XX”的城市旅游品牌在国内初步叫响,但对外推介上仍存在零打碎敲、单打独斗、重复投入等问题,缺乏整体合力。“五指攥拳才能形成合力”。应加强联动协调、整合有效资源,在全市组织的重大活动中明确统一的宣传推介口径,通过整体策划包装、捆綁营销宣传,形成以核心旅游品牌为统

14、领、系列特色地域品牌百花齐放的大旅游、大宣传格局,不断提升XX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应注重定向推介,每年确定若干个重点区域或城市主动出击,聚全市之力进行高频次密集化宣传,将旅游宣传推介做到游客家门口,形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强大宣传声势。三是在推进实施中强化融合意识。以“高端化、智慧化、融合化、标准化”为引领,深入推进“服务、交通、品牌、产业、管理”五大提升工程,推动要素资源和旅游发展跨界深度融合,实现全域旅游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客源结构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应依托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科技转化、业态孵化、绿色旅游建设,助推全域旅游转换发展动能;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畅

15、通旅游系列提升行动,培育全域旅游发展新优势;通过落实入境游提振行动、旅游企业培育行动、旅游品牌推广行动、公共服务提升行动,补齐全域旅游发展短板;通过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完善资本运作体系,创新用地保障模式,破除全域旅游发展瓶颈。(二培育龙头,引领旅游产业上档升级。旅游产业提档升级需要大资本运作,全要素融合,专业化评估和整体化推介,应树立“发展大旅游、组建大集团、形成大产业”的战略思维,坚持外部引进和自主培育两条腿走路,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探索姐建旅游发展集团,解决XX旅游发展“有星无月”的问题。具体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内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实现与我市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市

16、内旅游企业兼并重组,构建本土化大型旅游集团,形成规模优势和俎合效益。运作模式上,可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由政府出资注册成立旅游集团公司,搭建PPP融资服务平台,吸引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民营景区参与开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资本化运作,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经营管理上,推行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化团队管理方式,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政企分离、自主发展。资源整合上,建立统一的运营管理平台,将优质的国有资产资源,包括景区、酒店、公园、文化馆、体育馆、会展馆、交通设施等各类资源纳入平台,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减少不良资产、负债资产占比,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产品营销上,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特色,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加快旅游骨干企业品牌提升、服务提质。(三突出重点,加快多业态融合发展。突出优势资源和旅游跨界的深度整合,持续提供高端、新颖、人性化、特质化的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一是探索开发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