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505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第05课 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仇钺,字廷威,镇原人。初以庸卒给事宁夏总兵府,大见信爱。会都指挥佥事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正德二年,用总制杨一清荐,擢宁夏游击将军。五年,安化王寘鐇及都指挥何锦、周昂、指挥丁广反。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锦等信之,时时就问计。钺亦谬输心腹。而阴结壮士,遣人潜出城,令还报官军旦夕至。钺因绐锦、广,宜急出兵守渡口,遏东

2、岸兵,勿使渡河。锦、广果倾营出,而昂独守城。寘鐇以祃牙召钺,钺称病亟。昂来视,钺方坚卧呻吟。伏卒猝起,捶杀昂。钺乃提其首,跃马大呼,壮士皆集,径驰诣寘鐇第,缚之,众遂大溃。举事凡十八日而败。先是,中朝闻变,议以神英为总兵官,而命钺为副。俄传钺降贼,欲追敕还。大学士杨廷和曰:“钺必不从贼,令知朝廷擢用,志当益坚。不然,弃良将资敌人耳。”乃不追。事果定。而刘瑾暱陕西总兵官曹雄,尽以钺功归之,钺竟无殊擢。瑾诛,始进署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寻论功,封咸宁伯,岁禄千石,予世券。八年,大同有警,命充总兵官,统京军御之。钺上五事,中请遣还京操边军,停京军出征,以省公私之扰。尤切时弊,时不能用。钺既至,值寇

3、犯万全沙河。击之,斩首三级,而军士亡者二十余人,寇亦引去。奏捷蒙赉,朝论耻之。十年冬,称疾解营务。卒年五十七,谥武襄。(节选自明史仇钺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B.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C.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D. 钺时驻城外玉泉营/闻变欲遁去/顾念妻子在城中/恐为所屠

4、灭/遂引兵入城/解甲觐寘鐇/归卧家称病/以所将兵分隶贼营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袭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B. “正德”,皇帝年号,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C. “千石”,古代官品的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少计算,年俸一千石以上的官员品级较高。D. “世券”,又称铁券,形制如瓦。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仇钺出身低微,但受命运眷顾。他开始是宁夏总兵府的雇佣兵,大受信任和偏爱,继承了仇理职位,后由于总制杨一清的推荐,被提

5、升为宁夏游击将军。B. 仇钺机智有谋,立下平叛奇功。他用计获得贼人信任后,暗中结交壮士,派人悄悄出城搬取官兵,然后哄骗贼人守住渡口,率兵擒杀贼首,最终平定贼人。C. 仇钺功劳被夺,终得朝廷重赏。仇钺平定贼人的功劳虽被别人窃取,但最终他官职得以晋升,爵位也有晋级,俸禄也相应提高,并且还给了“世券”待遇。D. 仇钺妄奏捷报,遭到朝臣耻笑。大同告警,仇钺统军御敌,可所部军士死亡却大大超过贼人,贼也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后受到朝廷赏赐,但同时遭人耻笑。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钺必不从贼,令知朝廷擢用,志当益坚。不然,弃良将资敌人耳。 译文:_(2)钺上五事,中请遣还京操边军,停京军

6、出征,以省公私之扰。译文:_【答案】1. D2. B3. B4. (1)仇钺一定不会顺从叛贼,如果让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会更加坚定的。不这样的话,只会抛弃良将帮助敌人而已。(2)仇钺上奏五件事,其中请求让在京城操练的边军返回边疆,停止京军出征,以便减少对公家私人的烦扰。3. B项“派人悄悄出城搬取官兵”错了,他并非派人搬取救兵。首先,要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4. 第(1)题

7、翻译的重点词语是“擢” “然” “资”。 第(2)题翻译的重点词语是“上”“中” “京操边军”。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擢用、资,第二句中上、省等词,都要特别留意。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

8、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周昂前来看他时,仇钺正躺在床上呻吟不止。伏兵突起,乱棍将周昂打死。仇

9、钺于是提着周昂的脑袋,跃马大呼,壮士顿时齐集,径直奔到寘鐇的府邸,将他捆绑起来,于是其部曲纷纷溃逃。他们举兵谋十八日便失败了。在此之前,朝廷获悉谋反一事,决定命神英为总兵官,而命仇钺为其助手。随即传来仇钺投降叛贼的消息,于是打算将诏书追回。大学士杨廷和却说:“仇钺一定不会顺从叛贼,如果让他知道朝廷要提拔重用他,其意志应当会更加坚定。不这样的话,只会抛弃良将帮助敌人而已。”朝廷这才没有追回诏书。事情果然被平息。而刘瑾与陕西总兵官曹雄关系亲密,将仇钺的功劳全部归于曹雄,仇钺竟没能被特别提升。刘瑾被诛后,仇钺才进升为代理都督佥事,朝廷命令充任宁夏总兵官。随后论功时,他被封为咸宁伯,年禄一千石,并被授

10、予世袭诰券。正德八年,大同告警,仇钺充任总兵官,统领京军前去御敌。仇钺上奏五件事,其中请求让在京城操练的边军返回边疆,停止京军出征,以便减少对公家私人的烦扰。特别切中时弊,当时没有被采纳。仇钺到后,正赶上贼寇侵犯万全沙河。他率军进击,斩首三人,而所部军士死亡二十余人,贼寇也退去。仇钺奏上捷报,并蒙受赏赐,朝臣谈及此事都耻笑他。十年冬,他因病解除军务。后去世,终年五十七岁,谥号武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吾彦,字士则,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

11、勇,乃擢用焉。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乃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侍。帝尝问彦:“陆

12、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役,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节选自晋书吾彦传,有删改)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

13、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B.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C.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D. 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指吴国,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割据政权,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14、B. 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C. 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D. 孝廉,三公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祭祀和供奉其祖宗牌位之事的官职,属正三品。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彦出身贫寒低微,兼有文武之力。开始时只做了一个小的头目,受吴国大司马陆抗差遣,后来陆抗提拔重用了他。B. 吾彦做建平郡太守时,王濬准备攻打吴国,在蜀地建造战船,吾彦觉察到了这件事,请求增派兵力加强防备,孙皓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以致多城失守。C. 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也不想埋没人才,就举荐他升迁为员外散骑常侍。D. 因为吾彦曾在晋武帝面前指出陆抗的不足,陆抗之子陆机陆云就经常诋毁吾彦,后来经长沙孝廉尹虞的劝说,陆机兄弟对吾彦的恨意才稍减一点,诽谤的话逐渐停息。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译文:_(2)卿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