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30378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中考(江西专用)化学考点研究课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专题二 坐标曲线题,类型一 pH曲线 1. 溶液稀释的pH曲线,专题突破,1,分析:(1)碱性溶液稀释时,碱性溶液的pH7,随着水的不断加入,碱性不断减弱(pH不断减小),但溶液始终为碱性,pH不会小于或等于7(如图1)。 (2)酸性溶液稀释时,酸性溶液的pH7,随着水的不断加入,酸性不断减弱(pH不断增大),但溶液始终为酸性,pH不会大于或等于7(图2)。(2014.10A),2.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反应的pH曲线,分析:(1)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在开始反应时,溶液呈碱性,此时溶液的pH7,随着酸性溶液的加入,pH不断减小,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

2、的pH7,随着酸性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的pH7(图3)。(2016.15D,2012.9C),(2)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在开始反应时,溶液呈酸性,此时溶液的pH7(图4)。,类型二 质量曲线 1. 反应物的质量变化曲线,分析:(1)若反应物有剩余,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当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反应停止,质量保持不变(图5)。 (2)若完全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直至反应结束后为零(图6)。,2. 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分析:(1)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开始前,没有生成物,起点为原点;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

3、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之后,生成物的质量将不再随加入反应物的质量发生变化(图7)。如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氧化铜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铜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2014.10BCD,2012.9B),(2)一种物质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先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开始(图7);后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曲线通常从原点之后开始(图8)。如将K2CO3溶液加到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沉淀的质量随K2CO3加入量的变化。(2016.15A,2012.9D),3. 反应后剩余物质(元素)的质量变化曲线 (1)溶液的稀释,溶液稀释的过程中

4、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图9)。如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溶质的质量随水的加入一直保持不变。(2012.9A),(2)固体物质与溶液中的溶质反应,1,11,反应前,溶液(或溶质)质量不为0; 判断消耗的固体反应物多还是溶液中析出的固体生成物多:消耗的固体反应物的质量溶液中析出的固体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或溶质)质量增加,反应结束后,溶液(或溶质)质量不再变化(图10)。如将足量锌粒加入FeSO4溶液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消耗的固体反应物的质量溶液中析出的固体生成物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或溶质)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后,溶液(或溶质)质量不再变化(图11)。如将足量铁粉

5、加入CuSO4溶液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3)固体物质反应生成气体,1,1,反应前,固体质量不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物质不断减小,当反应结束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图12)。如加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混合物时,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2016.15B,2013.10A),剩余固体中某元素质量分数变化 首先判断该元素会不会减少(即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该元素),当元素不存在于生成的气体中时,剩余固体中该元素的质量不变,剩余固体质量减小,故该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起点不为原点),当反应结束时,不再变化(图13)。如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时,锰元素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6、。,4. 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曲线,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故起点不为原点,反应过程中物质总质量不变,为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图14)。如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中物质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5. 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变化曲线(具体内容详见P53),类型三 与催化剂有关的曲线,1,1,1. 催化剂质量变化曲线 由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只起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质量不变,故其质量曲线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图15)。(2016.15C) 2. 有、无催化剂时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曲线 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

7、当有催化剂时,生成物曲线的斜率较大(曲线的拐点靠前),无催化剂时,生成物曲线的斜率小(曲线的拐点靠后),但最终生成物的质量相等(图16)。(2013.10D),1. (2016遵义)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下列图像能正确描述对应关系的是( ),专题综合训练,【答案】C,【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有关,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强,根据Ba(OH)2H2SO4 BaSO42H2O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达到最小值为0,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性增强,C正确。其余选项解释

8、如下:,5. (2012江西)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水 B.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锌粉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D. 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钡溶液,【答案】D,【解析】向硝酸钾溶液中加水,变化的是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但溶质的质量不变,A错误;向稀硫酸中加锌粉,开始时硫酸锌的质量为零,其质量分数也为零,B错误;向稀盐酸中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溶液显酸性,滴加氢氧化钠过程中,溶液酸性减弱,pH增大,C错误;硫酸和硫酸铜都能与氯化钡反应,即一滴入氯化钡就有沉淀生成,D正确。,6. (2016江西样卷

9、三)如图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Y随反应时间X的变化关系 B. 恒温,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溶质的质量分数Y随硝酸钾加入量X的变化 C.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Y随稀盐酸加入量X的变化 D.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二氧化锰在反应时的质量Y随时间X的变化,【答案】C,8. (2013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B. t 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C. 镁在氧气中燃烧 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答案】D,【解析】,10. (2016赣州模拟)下图的图像与对应实验过程相符的是(

10、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C. 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入Na2SO4粉末 D. 盛有一定质量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答案】A,17. (2016江西)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 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C.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可能为_,盐酸(或硫酸等合理即可),【答案】C,【解析】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质,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等物质,溶液的pH会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点击链接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