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220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惠安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福建省惠安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17.10.14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师,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学术精英,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也是该民族在该特定历史时代的精神之光,同时也“蕴藏着超越该特定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大师涌现的时代,往往也是一个民族鼎盛的时代,或者是鼎盛到来的前夜。时下,国内各大媒体重量级人物频频亮相,动辄就是“大家”、“大师”。其实这是一种误

2、导。说实话,即便是出大家大师的时代,也不可能有这么多。大师做学问的目的仅在学术本身,他们知道,学中之道贵在打通,道存则通,道无则隔。所以,真正的大师所为不是猎取功名利禄,做的是讲学又讲道的学问,他们断不愿频频公诸大众媒体。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媒体的良苦用心。称呼大师,不失为一种礼貌,然而,过度恭维且易误导大众,是害多而益少的。对于被称呼者来说,不失为一种“狂”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洒脱,一种超然。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这是对“狂”的正面解释。古往今来,“狂”人也层出不穷,他们的成就也往往不是那些“狷”者能望其项背的。春秋、两晋、汉唐等时期在这方面出现过许多

3、典型代表。也正因为如此,春秋诸子、魏晋思想、汉唐文化,凌驾百代,皆后无来者。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狂”所成就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则尤然。但如果狂妄过度则又是一种轻浮,一种浅俗,不利于学术,也不利于发展。我们知道,“大家”和“大师”会影响时代甚至是影响人类的。他们的作品也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或标志着人类精神的重大转变,不仅有艺术上和艺术史上的价值,而且还要有审美上和审美的时代性的贡献。这样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是跨越式的、划时代的,具有标志性意义,如达芬奇、毕加索、顾恺之、王维、石涛等。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往往能从深度和广度上切入历史,甚至切入人性的深层状态中去。而我们目前的某些艺术家,充其量也只是影响

4、了当下中国,更不要说影响人类发展的总体进程,怎么称得上“大师”?顶多算是“名流”。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眼下不是标榜自己是什么,也不是别人称呼什么,而应该静下来思考自己究竟是什么,能干些什么,并找准自己的艺术和社会坐标,针对性地潜下心来,好好用心“干活”,并思量着能做到什么程度。那些虚泛的东西留待别人去评判,由后人来定位。之所以出现“大家”、“大师”乱称的现象,源于国人缺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真正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在西风东进的背景下。强势的西方国家加强文化的推销,让毫无准备的国人和缺乏远见的“专家”来不及思考,一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我,也理不清是非。呼唤大师出于某种美好愿望。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

5、过于局限在某个领域或学科,综合素质的不足是致命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产生的“当代名家”,大多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专门家而已,很少有学贯中西的通人之才。当务之急,我们要多加考虑为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作何担当,担当多少的问题,而不是虚妄地自拜什么大师。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即便自命不凡,千万不要去无谓添乱。1下列各项中对“大师”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师对于一个民族,有着极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学术精英,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思想也是该民族的精神之光。B当下国内各大媒体动辄就是“大家”、“大师”,这其实是源于国人缺乏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真正了解和认识。C一个民族如果涌现了大量的大师,这往往代表着这个

6、民族处于鼎盛的时代,或者是鼎盛时代即将到来。D如果艺术家及其作品具有跨越式的、划时代的,具有标志性意义,能从深度和广度上切入历史,甚至切入人性的深层状态中去,他们可以成为大师。2下列关于“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称呼艺术家为“大师”,这对于被称呼者来说,不失为一种“狂”气,有时候也是一种洒脱,一种超然。B我们对“狂”很早就有研究,孔子说的“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是对“狂”最早的论述。C中国历史上,从古到今“狂”人都层出不穷,他们大多积极进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D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狂”也是这样,我们应对其辩证地认识,绝对不能狂妄

7、过度。3下列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大师做学问的目的仅在学术本身,真正的大师所为不是猎取功名利禄,做的是讲学又讲道的学问,他们是不愿频频公诸大众媒体的。B当下,因西方国家加强文化的推销,这让我们一些缺乏远见的“专家”来不及思考,一时不知所措,找不到自我,也理不清是非了。C作为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应当做的是要找准自己的艺术和社会坐标,针对性地潜下心来,好好用心“干活”。D“大家”和“大师”可以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他们的作品是影响人类的,也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或促使人类精神发生重大转变。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许将字冲元,福

8、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 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 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 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

9、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 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4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选

10、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

11、,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影响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入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 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 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士人爱好 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 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

12、用兵,才能做到 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 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 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2) 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2) 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

13、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人远道去交趾(今越南)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含蓄高远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B此诗开篇迂回委婉,用质朴凝炼的笔法,点出了滕王阁的形势。引发了诗人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C首联上句写时间,意兴阑珊,下句写空间,兴致勃勃,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D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

14、各自发挥其 众星拱月的作用。E. 末尾两句以景作结,似答非答。“槛外长江空自流”一句与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9.结合全诗内容,说说尾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效果?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10分)10.对于时间和空间,古人早就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看到了欣欣向荣的树木、涓涓而流的溪水,从而发出“ , ”的感叹,表达对时间流逝的看法。1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12.归去来兮辞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是:_,_?”12.王勃在

15、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14.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 。”三、现代文阅读(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她是一名华裔女性,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并在白宫接受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授勋。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她就是林璎。林璎印象:出自名门却人淡如菊林璎的名字被人熟知是近几年的事情。似乎每当述说她的背景时,都要提起那个显赫的林氏家族,以及她从未谋面的姑母、民国第一才女、我国第一批接受西方建筑科学教育的女建筑师林徽因。的确,林璎继承了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