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30045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河南省郑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与丁图的ba所用的时间可能一样长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2下列有关无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裂过

2、程中没有纺锤丝的出现 B人成熟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C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核膜的周期性变化 D分裂过程中要进行DNA复制3下面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右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DNA复制使染色体加倍B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在BC段会出现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若纵轴为一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CD表示着丝点分裂4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末期出现赤道板,形成细胞壁C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D高尔基体在末期起着重要

3、作用5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表所示: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6TGF1Smads是一条抑制肿瘤的信号传递途径研究表明,胞外蛋白TGF1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激活胞内信号分子Smads,生成复合物转移到细胞核内,诱导靶基因的表达,阻止细胞异常增殖,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因此易分散转移B从功能来看,复合物诱导的靶基因属于原癌基因C复合物的转移实现了细胞质向细胞核的信息传递D若该受体蛋白基因不表达,靶细胞不能正常凋亡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量及细胞质基质成分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C从蛋白质分子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的结果 D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结果8下图为某人体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阶段示意图,图中为各个时期的细

5、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衰老、凋亡abbcc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 A与相比,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 B经过a与b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要发生改变 C由于、分化程度较高,所以它们的全能性较、低 Db过程称为细胞分化 9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有基因的表达,也一定有ATP的合成与分解 B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C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速度变慢,胞内大部分酶活性会降低D细胞癌变过程中,抑癌基因的功能丧失,而原癌基因功能会增强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

6、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以无限增殖 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增加有关 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细胞坏死的结果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 A B C D11下列关于内环境与体液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可成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人体内细胞外液的含量大于细胞内液的含量 C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D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1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

7、变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D当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时,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13下图是一个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系 D内环境的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各项理化指标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4下列对神经调节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兴奋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逆转是由于K+的大量内流造成的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

8、定是外负内正 D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15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突触后膜1620.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C过度饥饿胰岛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17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肌肉a b cA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9、B通过检测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18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人体甲状

10、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19. 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 (a、b、c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结构乙表示垂体 B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b的靶细胞 D激素c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a A20右图、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代表物质,下列各项不符合该示意图的是( ) A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A神经递质 B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下丘脑细胞、肾小管细胞、A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细胞、下丘脑细胞、A甲状腺激素 21下表为测定的人体细胞外

11、液(表中没列出淋巴的测定数据)与细胞内液的部分物质含量的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成分(mol/L)NaKCaMgCl有机酸蛋白质14252.51.5103.36.016.01474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 A.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与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2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

12、。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 C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2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二次免疫反应主要由记忆细胞快速产生抗体 DHIV侵染人体的T细胞只影响细胞免疫过程24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感染,主要原因是伤者的( ) A过敏反应增强 B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C记忆细胞数量减少 D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25H7N9新亚型流感病毒也可使人致病,该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 ) 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均启动 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 C刺激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 D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26. 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 D.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27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