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98782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隆重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二轻系统营造奋勇争先、创造新业绩的浓厚氛围江苏省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流派繁多的哲学,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意识对物质的正确反映。A B C D2下列观点能够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二者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

2、论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A B C D3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都能最终实现4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乔布斯这样说的原因可能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B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

3、展提供指导C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问题6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7下列关于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水、火、气、土等具

4、体的物质形态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规律D机械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8关于“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的说法中,从哲学角度看,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 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 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A B C D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下列观点中,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的是()A物是观念的集合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C气者,理之依也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根本属性是_()A主观能动性 运动 B相对独立性 联系 C客观实

5、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11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A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1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静止概念理解正确的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永恒的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时期与一定阶段上的根本性质变化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A B C D13“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是()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

6、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14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A B C D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A普遍性B主观性C稳定性D客观性16.“世界那么大,吓死宝

7、宝了,你们城里人真会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主要看气质”等2015年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客观、真实地记录着2015年国内重大事件和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这个风貌。这表明 ( )A 意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 意识对客观上为具有反作用17“在每个人的身上/阳光同样的明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阴影却有浅有深。”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18目前,不少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通用技术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学生参加通用技术实践的唯物论依据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客

8、观存在通过人的实践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19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社会实践的产物C人脑的机能 D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0高二学子在经历小高考的征途中,都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压力,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此时,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否则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这告诉我们()A客观物质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B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C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科学地改造世界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1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某县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下决

9、心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给我们在唯物论上的启示是()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C联系具有多样性 D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22文明,不去实践就不可能抵达;法治,不去奉行就无以彰显其公正;诚信,不去坚守就难以成其为风尚。这说明实践是()A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B社会历史性的活动C认识的唯一来源 D具体的有条件的23下列活动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B、教师讲课 C、农民种田 D、“神七问天2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如图中漫画反映的观点()A认识的唯一途径就是实践 B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 D实践是认识的

10、来源和目的25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在强调()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B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目的C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认识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可混淆262013年6月国际足联联合会杯开幕以来,错误的判罚不停上演。香港大公报撰文表示“固有的偏见成为错判误判的主要原因”。这表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A受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限制 B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C是无限发展的,永无止境的 D是波浪式的前进和螺旋式的上升27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有()A B C D28如图漫画告诉我们()(科学每解决一个问题后

11、,又将因此产生十个新问题)A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人类永远无法获得正确的认识29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主观臆造的联系 真实的联系。A B C D 30“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人素质最差的一面决定其发展。”这段话主要是强调 ( )A要重视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B要看到整体的统率和决定地位C.要重视局部对整体的制约作用 D.要注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转化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涂“A”错误

12、的填涂“B”(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31哲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32具体科学和哲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3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3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35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现象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6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的反映。 37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8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简析题: 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3问,共24分)39每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都旨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为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贡献。某校高(1)班同学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