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时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29752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时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2018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时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时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第14课时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6级初一数学(上)教案总第 14课时 集备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3.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有理数加法的探索过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熟练地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整数运算。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个案补充情景引入旧知回顾,温故知新1. 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可看作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为法则提问与总结作准备)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绝对值哪个大?(为异号两数相加作准备)(1) 22与15; (2) 与 ; (3)2.7与3.5.1.3.小学里学过什么数的加法运算?(

2、为两个负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作准备)合作探究利用数轴来表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过程如果我们把向右走3米记作+3米,那么向左运动1米记作什么?(1) 一个人向右走3米,再向右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运动了_米(2)一个人向左走3米,再向左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运动了_米(3)一个人向右走3米,再向左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运动了_米(4)一个人向左走米,再向右走2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运动了_米(5)先向右运动3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_(6)先运动0米,又向左运动3米,则两次运动后从起点向_运动了_米2.仔细观察比较上述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运算规律?通过卡通小人在坐标

3、轴上来回的移动,使学生在小人的移动过程中体会两个数相加的变化规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典例精讲例1 计算:(1)(-5)+(-9); (2)(+11)+(-12.1) (3)(-3.8)+0; (4)(-2.4)+(+2.4)巩固拓展1计算(-18)+(-30) (-0.9)+(-2.7) 2已知a,b为有理数,且|a|=2,|b|=3.求a+b的值。 3已知a为正数,b为负数,且|a|=2,|b|=3,求a+b的值。课堂小结谈谈本节收获达标测试课本练习题1.2,3分层作业必做题:练习册16页1.2.3.4选作题:练习册16页7题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