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67429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一章 静电场(59节)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第一章静电场(59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答案

2、:B解析:电势差是标量,仅由电场本身决定,与W和q均无关,故只有B对.2.对关系式Uab=Ed的理解,正确的是A.式中的d是a、b两点间的距离B.a、b两点间距离越大,电势差越大C.d是a、b两个等势面的距离D.此式适用于任何电场答案:C解析:公式Uab=Ed仅适用于匀强电场,d指两点间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应选C.3.下图是描述对给定的电容器充电时其电荷量Q、电压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的图象,其中错误的是答案:A解析:电容器的电容不随Q、U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4.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时,它不可能出现的运动状态是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变速曲线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答案

3、:A解析: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时,不可能受力平衡,故A错;若电场力为恒力,则粒子可以做匀变速直线或曲线运动,若电场力始终与速度垂直,则做匀速圆周运动.5.(2008江苏徐州第3次质检,5)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存在着匀强电场(方向未知),一质子从bc边上的M点以速度v0射进电场内,最后从cd边上的Q点飞出电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荷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抛物线B.电场方向一定是垂直ab边向右C.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了正功D.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Q点的电势答案:BCD解析:本题电场方向不确定,所以电场力做功情况,M、Q点的电势的高低均不确定,所以B、C、D选项错误.因质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所以其运动轨迹

4、为抛物线,A正确.6.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A、B、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A.ABCB.ECEBEAC.UABWG,故C正确.8.如图所示,用静电计可以测量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之间的电势差U,现使B板带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增大两极板之间的距离,指针张角变大B.将A板稍微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将变大C.若将玻璃板插入两板之间,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D.若将A板拿走,则静电计指针张角变为零答案:AB解析:电容器上所带电荷量一定,由公式当d变大时,C变小,再由

5、得U变大.当A板上移时,正对面积S变小,C也变小,U变大,当插入玻璃板时,C变大,U变小,当将A板拿走时,相当于使d变得更大,C更小,故U应更大,故选A、B.9.一个带正电的油滴从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电场上方A点自由下落,油滴落入匀强电场后,能较准确地描述油滴运动轨迹的是图乙中的甲乙答案:B解析:油滴从A点自由下落以一竖直速度进入电场,进入电场后受重力和电场力两恒力作用,如图,根据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轨迹就向右弯曲,故选B.10.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电势差为U,一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O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A点,然后返回,如图所示,OA=h,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A.B.

6、 edUhC.D.答案:D解析:电子从O点到A点,因受电场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电子仅受电场力,由能量关系:又所以应选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在电场中将q=11010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少了1108J,则UAB=_;若在A、B间移动的是负电荷,则负电荷的电势能_(填“增加”或“减少”),UAB=_.答案:100 V增加100 V解析:电荷的电势能减少,动能增加,说明电场力做的是正功,即W=E=1108J,故若在A、B间移动的是负电荷,则负电荷的电势能将增加,UAB仍然等于100 V.12.如右图所示,一绝缘细圆环半径为r,其环

7、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与圆环平面平行,环上穿有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可沿圆环做无摩擦的圆周运动.若小球经A点时速度va的方向恰与电场垂直,且圆环与小球间沿水平方向无力的作用,则速度vA=_.当小球运动到与A点对称的B点时,小球对圆环在水平方向的作用力FB=_.答案:6qE解析:在A点电场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在B点小球受力如图所示,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在B点,FB、qE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得Fb=6qE.13.有一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3 V,现使它的电荷量减少3104 C,于是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降为原来的,此电容器的电容是_F

8、,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是_C.答案:1504.5104解析:(1)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的变化量为由有F=1.5104F=150 F.(2)电容器原来的电荷量为Q,则Q=CU=1.51043 C=4.5104 C.14.右图中A、B、C三点都在匀强电场中,已知ACBC,ABC=60,BC=20 cm,把一个电荷量q=105C的正电荷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零;从B移到C,电场力做功为1.73103J,则该匀强电场的场强的大小为_,方向为_.答案:1 000 V/m垂直AB斜向下解析:把电荷q从A移到B电场力不做功,说明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因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等势面应为平面,故图中直线AB即

9、为等势线.V=173 V,B点电势比C点低173 V,因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所以场强方向必垂直于AB斜向下,场强大小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15、16题各10分,17、18题各12分,共4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如图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是A=15 V、B=3 V、C=3 V,由此可以推断D点电势D是多少伏?答案:9 V解析:如右图所示,连结AC、BD交于O点,则有UAO=UOC;UBO=UODV=9 VO=A9 V=15 V

10、9 V=6 VBO=OD所以D=2OB=26 V3 V=9 V.16.如图所示,一个电子以4106 m/s的速度沿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从A点飞入匀强电场,并且从另一端B点沿与场强方向成150角的方向飞出,那么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伏?(电子的质量为9.11031kg)答案:136.5 V解析:根据动能定理所以17.一个带负电的小球,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在一个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的右侧板边被竖直上抛,最后落在电容器左侧板边同一高度处.若电容器极板是竖直放置的,两板间距为d,板间电压为U,求小球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及抛出时的初速度.答案:(1)解析:小球以初速度v0抛出后,它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11、Mg及水平向左的静电力qE的作用.在重力Mg的作用下,小球在竖直方向将做竖直上抛运动,在静电力qE的作用下,小球在水平方向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在竖直分运动中,小球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所用的总时间在水平分运动中,位移联立可解得:18.(2009江西临川一中高二期中,17)如图所示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初速度为0的电子在U1=2 500 V电压加速下,沿偏转电场中心虚线射入,不加偏转电压时,电子打在荧光屏的中心O点,设板长为L=4 cm,板间距d=2 cm,荧光屏到偏转板右端距离L=16 cm,荧光屏界面直径为D=12 cm.试求:(1)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初动能为多少电子伏?(2)要使电子能飞出偏转板,偏转电场两极YY所加最大电压为多少?(3)要使电子能打在荧光屏上,偏转电场YY两极所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答案:(1)2 500 eV(2)1 250 V(3)833.3 V解析:(1)由动能定理eU1=Ek,得Ek0=2 500 eV.(2)在竖直方向上得U2=1 250 V.(3)粒子先偏转再做匀速运动vy=at1得U2=833.3 V.通过大学习,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