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63214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17届高三语文第十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并不陌生,而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从政治角度加以看待。“游民”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成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学。”这个“游民”是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实际上是一种宽泛称谓,指代那些脱离土

2、地的人。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了整个皇权专制社会的主导舆论。到明太祖朱元璋时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作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到了清代,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严寄湘的救荒六十策中说:“平日居民有不农不商不工不庸者,令绅查早保甲册时,于姓名下添注游民两字。”从这里看出,清代统治者是把游民看作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很明显,又把游民的概念狭窄化了。这种理解一直延伸到了建国后,建国初期,“游民改造”的对象就是从事“乞讨、诈骗、偷窃、抢劫、聚赌”等活动的人们。以上都是在政治范畴中对游民进行定义,所以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

3、状况来确定的。这样进行的概念划分总是或宽或窄,清代之前把流民和游民统称,清代之后却又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直到近代,杜亚泉在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中,第一次从学术角度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许多学者开始在学术范畴中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规范化。王家范在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一书中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即“脱离了社会整合,丧失其原有的职业社会角色,游离于法定的户籍管理之外的人口。”在中国主要是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会造成大量农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迁移到富庶的地区。陆德阳在流民史中也定义:“流民为因遭遇自然灾害、社会厄难或其他的种种原因,为了避难、求生而背井离乡、

4、流向他乡的人。”在流民的流动过程中,许多人是整个家族或宗族大规模迁移的,像福建客家人,但他们没有一直保持流动的状态,而是换了一个地方稳定下来,继续按原来的秩序生存。当然,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人彻底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中区分游民和流民说:“流民可以说是游民的前身,其转化条件是流民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所以游民就不能简单归纳为天灾人祸的客观原因,而是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代表一种脱离当时社会秩序的状态,换言之,“游”是有目的的,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游于社会不管这种理想是好是坏。游民尽管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但并不意味着

5、就沦落成了不法分子,即流氓。关于流氓,完颜绍元在流氓的变迁一书中有很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氓”原指“流亡之民”,后特指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并以背离传统道德文化和破坏社会秩序为特征的不良分子,所以流氓是涵盖在游民中的一部分。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民”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在礼记王制中,这里指离开其特定土地的居住地区,没有固定职业的人们。B无论是明太祖朱元璋还是清代统治者都把脱离土地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民,清代更是把游民看作了社会上的不良和不法分子C杜亚泉是第一个赋予游民以正面意义的近代学者,他开始对流民、游民和流氓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使游民的概念得以

6、规范化。D王家范的中国古代的流民问题和陆德阳的流民史都提出了“流民”的概念,其共同之处都包含有指离开自己的土地之人。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游民”一词由于一直被作为一个负面的社会问题从政治角度加以看待,因此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关注。B建国初期,从“游民改造”的对象来看,这是将“游民”等同于“流氓”了,这是对“游民”的概念划分过窄的体现。C封建统治者对“游民”的概念多是从他们的道德品质或生活状况及职业状况来确定的。直到近代,游民的概念才得以规范化。D池子华在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认为流民与游民有很大的关联,流民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没有寻到营生的门径而转化为游民的。”3根据原文

7、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代之前还没有“流民”的概念,而是将流民和游民统称为“游民”,到了清代,开始把流民和游民区分开。B在中国,流民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和战乱原因的造成的,而游民的形成却更多地融入了政治、文化及心理因素等深层原因。C“游民”指彻底脱离土地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目的而游于社会的人。游民的主要特点在于“游”,他们遭到历代统治者的歧视与迫害。D流氓只是“游民”中的一部分,是指那些脱离了土地和当时的社会秩序,沦落成为不法分子的“游民”。(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年 集 赵新农历腊月二十八,爹去赶集,儿子也去赶集。爹今年六十二岁了,儿子今年三十

8、二岁。爹骑着一辆自行车,儿子骑着一辆摩托车。爹的车上带着一捆大葱和一个黑色的提包,儿子的摩托车上带着媳妇桂花。儿子在去赶集的路上追上了爹,儿子放慢速度说:“爹,你也去?”爹说:“去,今天是年前的最后一个集日,再不去就误事了。”儿子说:“你去买啥?”爹说:“看着买呗,好容易过个年!像我这把年纪,明年过年不一定有我没有。”儿子说:“你那捆大葱送给谁,咱们家城里又没有亲戚。”爹说:“谁也不送,卖它哩。”儿子说:“那能卖多少钱?”爹说:“你走吧,你带着人哩。”天黑的时候,爹回来了,儿子也回来了。爹的自行车上带着那捆大葱,儿子的摩托车上带着媳妇桂花。进了自己的家,老汉就非常高兴地把女人喊了过来,让她看自

9、己从年集上买回来的东西。女人打开那黑色的提包,先拿出来了一件红得十分鲜亮的羽绒服。女人拿着那件羽绒服看呵摸呵,在灯光下照呵照呵。女人说:“这衣裳可不赖,轻巧、厚实、暖和,不怕刮风下雪变天气,就是没有扣子!”老汉笑了:“你真憨!你没有吃过肥猪肉,还没见过肥猪走?人家没扣子,人家有拉锁,哧一拉,比扣扣子还省事。你快撂下吧,别弄脏了,这是给孙子买的,一会儿给他们送过去!”女人又从提包里拿出一双黑皮鞋。皮鞋很光亮,灯光一照,花了女人的眼。老汉说:“你看这双鞋行吗?”女人说:“我看着行,模样挺好的!就是没眼儿,怎么绑鞋带哩!”老汉说:“你真是一个老二百五!如今穿皮鞋,谁还绑鞋带哩?哪有那种闲功夫。撂下吧

10、,可别弄脏了,这皮鞋是给儿子买的,一会儿给他们送过去!”女人从提包里拿出一块蓝头巾。老汉说:“你包上,你包在头上我看看好看不好看,合适不合适。你一年四季,风风雨雨,针线伙房,场里地里,活儿没少干,苦没少吃我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对不住你!他娘,帕子不大,暖暖心吧,多少是个情意”女人又从提包里拿出一个小方盒,摸索了半天才勉强打开。老汉说:“知道吗?这叫坤表,坤表就是给媳妇们戴的,一会儿给桂花送去。”女人又被那块坤表照花了眼,那小小的玩意儿竟然光芒万丈。女人说:“他爹,她有表!”老汉说:“我知道她有表,可是她老在我面前说她的手表不如别人的好,走得不准,样子难看。”女人说:“老头子,你这一趟

11、花多少钱?咱前天才卖了那口猪,今天你就”老汉说:“该花的就花,好容易过个年哩,只要孩子们高兴就行!像我这样的岁数,明年过年还不一定有我没我你快把饭端上来吧,不管好歹,只要咬得动,只要热乎就行。”女人知道这是他没在城里吃饭。女人把饭端上来说:“他爹,你没在城里吃饭也行,你总得给自己买顶帽子呀!你看你的耳朵都冻裂了,以后还怎么出门干活儿?你也该给自己买瓶酒喝,好容易过个年哩!”女人的眼泪落了下来,一滴,一滴老汉说:“你哭什么哭,我又没死,你再哭我就恼了哩。你再哭我就不吃这个茄子了!我本来想给自己买顶帽子,可是咱大葱没人买,我也就没钱买酒了。不过不要紧,你放心,儿子今天也去城里赶年集了,他会给我买两

12、瓶酒喝的!”女人说:“你说给他了?”老汉说:“你真混,这样的事还用告诉吗?好容易过个年哩!”老汉吃完饭后,儿子果然来了,不过儿子没有提着酒,儿子手里拿着两把葱。儿子把葱放在地上以后,就看到了床上的羽绒服,那双黑皮鞋,那块坤表。儿子的眼睛很亮,满脸欢心鼓舞的样子。老汉说:“你吃啦?”儿子说:“手里没钱,什么也没买,只买了一套家庭影院,花了几千块钱!”女人说:“你就没买瓶酒喝?”儿子说:“没有没有!酒是毒药,喝酒有什么好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喝醉了伤害身体。”屋里静极了,爹不说话,娘不说话,儿子也不说话;谁也不说话,气氛很尴尬。儿子说:“娘,我走了。我先把爹给我们买的东西拿回去,叫桂花看看。”女

13、人把两把葱塞回儿子怀里说:“你把葱拿回去吧,我们家有!”儿子说:“娘,别啊,这两斤大葱是桂花叫我送来的,她说如果爹卖了葱你们就没了”女人说:“拿走!”儿子说:“留下吧,留下吧,好容易过个年哩,我爹说了,他老了,明年过年还不一定有他哩!”女人把脚一跺:“叫你拿走就拿走!”儿子说:“急什么,等下我们一家三口还来吃饭哩。”4下列句子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中的故事是在过年前发生的,又是围绕赶集来展开的。年集既是整个事件的线索,又是事件发生的背景,作者以“年集”为文题,耐人寻味,很有感染力。B在人物设置上,小说中往往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本文中的女人是关键人物,也是主要人物,

14、她引出了老汉和儿子的话,从而展示出他们不同的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C“酒是毒药上了年纪的人,喝醉了伤害身体。”儿子的这些话实际上是为自己狡辩,他意识到自己没给年迈的父母买一点什么,有些心虚。但是他还是理直气壮地主动拿走了老汉买的东西,这个细节,把儿子只有索取没有回报的自私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D“像我这把年级,明年过年不一定有我没有”,类似的话,前后出现三次,每次的画外音都不一样,第一处折射出老汉“人逢过年精神爽”的面貌,第二处是对老伴的解释同时也是对自己花了这么多钱的安慰,第三处则是儿子想留下两把大葱来换取心理平衡时随意的一个理由。5本文在写作上使用了哪些技巧,分别有怎样的作用?请分条简要分析。

15、(5分)6你认为儿子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中国综艺节目需注入更多文化价值近期,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多档文化类综艺节目以优异的表现,在收视率和口碑上都双线飘红。然而,这股被称赞为“清流”的文化综艺节目热潮,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将要开启中国综艺节目的多元化格局?文化综艺节目走红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其原因深植于我国综艺节目近30年来的内在演化脉络中。从1990年代初开始,我国综艺节目大致经历了港台综艺模式、欧洲综艺模式、韩国综艺模式三个阶段。在上世纪90年代,与综艺大观同期的正大综艺,是内地引进港台综艺节目模式的发轫。1999年,也是我国综艺节目自身发展周期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当年,所有省级电视台的综合频道陆续全部“上星”,由于成本高企、竞争压力大,综艺节目迅速成了各省级卫视的救命稻草。这一阶段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为代表,包括央视后来的幸运52非常6+1等。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是省级卫视电视综艺节目中最早的成功案例,中国社会第一次出现因为家庭内部代际审美趣味差异而争夺电视遥控器的社会文化现象。而第二个阶段,是以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从欧洲引进的选秀综艺模式。至于第三阶段,则是主要来自韩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