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62806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1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湖南省衡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6分) 论述类阅读(每小题2分,共6分) 近几年,以汉服圈为代表的古装文化实践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在文化传播领域,例如方文山在2013年创办“西塘汉服文化周”,建构了一个以汉服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场域。在产业资本领域,与汉服相关的产业成为资本青睐的对象。现在,身穿汉服的身影已经时常出现在大学校园、商业广场和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域,进一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不过,有的

2、汉服爱好者却表达了不同的焦虑,“现在的汉服圈都很浮躁,很多人已经退圈,因为已经背离了初衷” 。有人曾对汉服文化内部的构成做过普及:一是汉服爱好者,即已接触汉服,对汉服有一定了解,认同汉服复兴的主要观点与理念;二是汉服生活者,即将汉服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三是汉服复兴者,主要进行理论研究或服饰考据,或负责引导社团、举办活动,较大范围地复兴推广汉服。显然,一种内部的阶层被呈现了出来。在公共场合身穿自制汉服的第一人王乐天等,同汉服生活者一起,他们构成了金字塔结构的塔尖和塔身。而汉服爱好者则是金字塔形结构的基座。汉服复兴者规定汉服文化的边界,而汉服生活者则以一种与世俗生活决断的

3、决心进行实践。例外的是汉服爱好者阶层,他们的参与程度显然要低,远没有生活者“壮士断腕”式的决心。因而,在汉服文化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下,汉服圈内部的焦虑情绪,也许可以解释为汉服爱好者同另两个阶层的脱节。而这种愈发不稳定的结构,则正是汉服文化在持续冲顶过程中的隐忧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发展壁垒。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往往来自动漫文化的影响。如果要进一步厘清这一群体的文化需求,则必须首先将他们从汉服圈中剥离出来,去放置在青年亚文化实践的脉络中进行观察。汉服爱好者首先关注的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形成的对主流文化的仪式性抵抗策略和沟通尝试。然而,汉服文化复兴者和生活者强调汉服文化的正统性,这就造成汉服圈内出

4、现了爱好者同“考据派”的二元对立。随着汉服文化热度升高,传统影楼写真为代表的行业也开始介入古装拍摄。此时,为了维护亚文化内部的纯洁性,汉服爱好者又斥其为“影楼装”,拒绝承认同汉服文化的关系。这种内部分裂导致的不稳定结构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如何尽快理解汉服文化金字塔基座的庞大人群的构成成分和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参与热情,是夯实传统文化复兴人群基础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摘编自赵运涛画里有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图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古装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商场及车站等公共场所所常见身穿汉服的身影。B“西塘汉服文化周”创办人方文山,是汉服生活者,属于金字塔形

5、结构的塔尖。C汉服爱好者与汉服复兴者、汉服生活者相比,参与汉服文化实践的程度要低。D传统文化承继需要文化精英的引领,夯实金字塔基座的人群基础也非常必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服文化在文化传播与资本领域的突破,是汉服文化实践呈上升态势的证明。B文章区分了汉服文化圈不同构成人群的特点,对汉服爱好者的相关论述较多。C文章从汉服文化实践壁垒、汉服爱好者诉求等角度论述了汉服复兴中的焦虑。D文章先交代汉服文化实践近况,再分析复兴中的焦虑,后指出根本解决之道。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服圈内的阶层分化与阶层之间的脱节,可能成为汉服文化实践的发展障碍。B汉服

6、圈出现二元对立现象,源于对汉服文化礼仪正统性与纯粹性的理解不同。C汉服爱好者介入汉服圈的动力并非主流文化吸引,首先是亚文化实践的满足。D厘清汉服爱好者的文化诉求,保护他们的热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10分)4.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5,下列各句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夫晋,何厌之有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C.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柿公军 D. 如今人方为力刀俎,我为鱼肉;6. 对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商、角、徵、羽是中国古乐的基本音阶,故有“五音不全” 的成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C我国史书有几种编写体例,左传是属于编年体史书,国语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属于纪事本末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课文荆轲刺秦王就选自史记的刺客列传。D春秋爵位有公、候、伯、子、男五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

8、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

9、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选自唐才子传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B白益傲放 益: 更加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 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 系:捆绑8下列各组句子中

1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B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 不得骑驴C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 不得骑驴D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

11、,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10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5分)译:_ (2)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译:_附参考译文: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

12、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

13、、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

14、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三、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天可老,

15、海能翻,消除此恨难。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注】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同:通“彤”。11.下列对木词的理解与贫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上片前两句写景,有实有虚,前一句写大江南北风雪迷漫,这是词人路上所见眼前之景,是实写;“易水寒”为词人想象北方之景,是虚写.B.上片后两句写远望中原的情形,词人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下遥望“三关”,只见群山连绵不断,可是见不到汴京和中原父老,令人肝肠寸断。C.下片前三句运用反村的乎法。消除此恨难”的“难”字,与前面的“可”字“能”字对应,天老、海翻之可能,倍加反村出消除此恨之不可能。D. “鸾辂”本指帝王所乘的车驾这里借喻被金人掳到异域的徽、钦二帝,词人多次听说朝廷派遗使者问候他们,只是不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