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58620 上传时间:2018-12-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亲爱的同学们:考试中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深入地思考,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一张语文试卷展示的是你的语文素养,所以还要特别注意: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别忘了,做题前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一声:我能行。一、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绽开(zhn) 和蔼(i)心绪(x) 姊(z)妹B倜傥(t tng)侍(di)弄 高邈(mio) 静谧(

2、m)C莅(wi)临发髻(j) 渊(yun)博 抖擞(su)D镶(xing)嵌 菜畦(q) 贮(ch)蓄 鉴(jin)赏2、请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应和 慈善 央求 翻来复去B.絮叨取诀 宽敞 水波鳞鳞C.感慨吝啬 草垛 人迹罕至D.奥密 徘徊 轻婕 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都很鲜明。B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C他在辩论会上为学校争了光,伶牙俐齿,咄咄逼人。D国庆节期间,槐荫广场的花坛里摆满了一串红,红得鲜亮,红得耀眼,真是花团锦簇。4、下列句子

3、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能否彻底治理雾霾,关键在于解决煤炭燃烧污染问题。B人民日报怒批王者荣耀的游戏设定中存在篡改历史、误导青少年的问题。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我们身边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D在10月1日通过独立公投之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以70票赞成、10票反对、2票弃权通过了独立议案,宣布该自治区成为一个独立。5、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是( )(3分)A.10月8日晚,浙江卫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总决赛于鸟巢上演,经过激烈争夺,刘欢战队的扎西平措战胜了那英战队的郭沁,夺得了第二季中国新歌声的年度总冠军。B战国策中的“蹴鞠”是中国古代的足球。“蹴”是用脚踢,“鞠”就是球。C

4、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正如后人评论的那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D. 北京时间2017年10月5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公布,今年的获奖者是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6、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有错的一项( )(3分)A、恰当运用比拟,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B、在实际语言及运用中,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C、“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本句运用了暗喻。D、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5、不回看,一口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7、 请选出对于名著草房子表述正确的一项:( )(3分)A、桑桑转到油麻地小学的时候,桑乔给大家介绍他,同学们都鼓掌,只有秃鹤例外。B、纸月在临走前,送给了杜小康一个书包。C、邱二爷死后,邱二妈也得了病,细马靠自己的能力撑起了这个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小男子汉形象。D、桑桑得病了,蒋一轮老师把他叫到药寮,讲自己的故事鼓励桑桑“别怕”。8、请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3分)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

6、学奖。C、古人称谓有谦尊之别,比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的“尊君”和“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D、朝花夕拾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名,作者还著有背影、欧游杂记等。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6分)A、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B、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C、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D、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E、子曰:“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F、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G、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H、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I、遥怜故园菊, 。(行军九日思

7、长安故园)J、地势坤, 。(国学经典)K、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L、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M、鸟宿池边树, 。(题李凝幽居)N、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国学经典)O、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中国说)P、汉下白登道, 。(关山月)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3分)11、你从“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体会到了诗

8、人怎样的情感?(2分)(2) 阅读咏雪,完成问题。(共9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13、下面句中加点字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以为师矣 B.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C.公大笑乐 不亦乐乎 D兄子胡儿曰 友人便怒曰14、翻译句子。(2分)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15、本文结尾的画线句是故事讲完之后加上的,用意是什么?(3分) (二)

9、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注释】足下:对人的敬称,多用于同辈之间。家君:尊称别人的父亲,或者对人称自己的父亲。荷:担负。阿():山脚。沾:浸润。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1)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 何: (2)当斯之时 斯: 1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划分节奏。(只划一处,2分)吾 家 君 譬 如 桂 树 生 泰 山 之 阿 18、在季方眼中,父亲陈太丘是个怎样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0、)(一)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

11、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9、文章题目取名“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含义?(3分)20、结合语境,赏析加点的词语。(3分)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21、请你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谈一谈第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