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3909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_2明辨是非第1框铸就良知的标尺课件粤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 1.2 明辨是非,课前预习,课堂练习,第1课时 铸就良知的标尺,课后训练,课前预习,1. , ,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 。 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 。缺少了 ,分不清 ,人生就失去了方向。,明善恶,辨是非,判断和行动的标尺,良知,首要品质,良知,是非善恶,3. 并不像黑白分明的标签,贴在每一人每一事之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追求有多种层次,有的高尚,有的 ,有的 ,有的邪恶。有时我们会面对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学会理性分析,懂得 会导致不同的后果。,是非善恶,中庸,低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1.做人的良知就是( ) A.正确的

2、是非善恶观 B.懂事 C.合理 D.是非善恶观 2.要判断一个行为是善还是恶的,一个事情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心中应该有( ) A.一把良知的标尺 B.一把做衣服的尺子 C.一条足够长的绳子 D.足够宽广的关系网,单项选择题,课堂练习,A,A,3.保证我们的良知的标尺不会弯曲变形,需要我们( ) A.自己不做违法犯法的事,别人做不做那是他们的事 B.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法规 C.不做违法犯法的事,但道德准则可以不遵守 D.要遵守道德准则,但可以不遵守法律法规,B,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追求有多种层次,表现在( ) 有的高尚 有的中庸 有的低

3、俗 有的邪恶 A. B. C. D. 5.面对社会不同的人的不同价值需要,不同的生活理想和追求,我们需要学会( ) 理性分析 迎合他人,奉承他人 追赶潮流 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 A. B. C. D.,A,D,6.我们应如何确立正确的是非观,铸造自己良知的标尺?,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我们的标尺就不会弯曲变形。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我们就能避免误入歧途。 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的价值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明辨是非。,简答题,1.对右面漫画指马为鹿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A.青少年要明辨是非善恶, 学会做出正确选择 B.人都有盲目从众的心理, 要尊

4、重他人的看法 C.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 D.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一、单项选择题,课后训练,A,2.判断一个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一件事情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每个人都应该( ) 在心中有一把良知的标尺 有自己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对每一件事都能做到是非分明 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懂得法律规范 A. B. C. D.,A,3.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现象启示我们( ) A.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偶尔闯一次红灯无关紧要 B.我国公民都没有公共秩序意识 C.要明辨是非,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5、D.能融入集体,少数服从多数,C,4.一位著名社会学家说:“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 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只要学会了辨别是非善恶,就永远不会犯错误 B.能够辨别是非善恶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 C.宁愿做文盲,也不要做德盲 D. 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是十分重要的,D,5.面对微信朋友圈转发来的 “未来明星”有奖评选活动信息,八年级的小青自己也想参加并按要求向主办方提交了自己的详细信息,并交了500元参选费用,结果石沉大海。这警示我们( ) 对待网络诱惑,不能有好奇心 要学会鉴别不同信息,不盲目从众 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6、增强自制能力 对待媒体影响,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A. B. C. D.,D,6.右边漫画不知什么环节出了问题中的男子( ) A.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B.对自己的行为价值作出了正确选择 C.行为高尚,分清了是非善恶 D.善于抓住时机,获取合法利益,B,7.17岁少年宋某是北京市二级举重运动员,为帮朋友出气,他结伙打伤了14岁的初中生。日前,通州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宋某拘役3个月,缓刑3个月。该少年的做法( ) A.在帮助朋友,讲义气 B.没有做到明辨是非 C.是自愿行为 D.是在伸张正义,B,8.张某在网上买到伪劣商品后,给该网店打了“差评”(顾客的网上评价会影响网店的信誉),后在网店主利诱

7、下,张某将“差评”改成“好评”。对张某更改评价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网购需要求同存异,彼此宽容 B.张某是非不分,是纵容违法的表现 C.网店主分割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D.张某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与人为善,B,9.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深入到你我生活的各个角落,随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信、打游戏、看电影人们在享受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也会受到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很多中小学生都成了十足的“手机控”。告别“手机控”我们应该( ) A明辨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 B.依法行使权利,规范自己言行 C.克服从众心理,杜绝手机上网 D.丰富业余生活,培养

8、高雅情趣,D,10.生活充满选择,生活需要选择,人生因选择而不同。下列有关“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个人的愿望做出各种选择 B.只要独立地做出选择,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C.做出选择时,应该考虑必要性,不需考虑可能性 D.要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善恶,做出正确的选择,D,11.材料:据报道,看到小偷行窃女学生手机,勇敢小伙将小偷摁倒在地。恼羞成怒的小偷爬起来持砖头砸伤小伙,遗憾的是现场竟无一人愿意帮忙,最终让小偷离开。这是发生在合肥某商业街的一幕,这一场景既让人暖心又让人觉得寒心。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就路人的冷漠旁观和小偷离开的现象加以简要评析。,二、辨析题,(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路人这种行为是一种没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表现,也是法制观念淡薄、不敢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表现,应受到谴责。小偷行窃及砸伤小伙的行为是没有正确的是非观,违背道德、法律和良知的行为,应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以及法律的严惩。 (2)我们必须以美好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同时要懂得法律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敢于和善于与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