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23807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11 大小:19.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蔬菜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苗期病害,立枯病,病害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或病组织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菌丝从伤口或直接由表皮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雨水以及带菌的堆肥传播。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728,低于12或高于30生长均受到抑制,高温有利于菌丝的生长蔓延高温多雨,积水有利于发病。重茬田,或前茬为花生田的发病也重。,1、 农业防治:避免连作,搞好排灌系统,及时排出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合理密植,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2、 化学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即田间发现少量病苗后马上施药,可使用90%恶霉灵(土菌消)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60%多菌灵盐酸水

2、溶性粉剂800倍液、10%世高3000倍、25% 复合络氨铜500倍,或50%多菌灵600倍,将药液喷施到植株根茎处,间隔57天,连续使用1到2次。,猝倒病,又叫绵腐病,它可以侵害多种蔬菜的幼苗,在有的年份还可以导致番茄、辣椒、黄瓜果实的腐烂。猝倒病是一种腐生性很强而寄生性较弱的病害,只能当幼苗在子叶养分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的这段时间,由于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差,而此时幼苗还没有木栓化,因此最容易感染猝倒病,而一旦木栓化以后,病菌便无法侵入。导致幼苗猝倒的是多种低等真菌,这些病菌以卵孢子或附在病株残体上的菌丝体潜伏在土壤中,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且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数量多,存活的时间也长。,病

3、菌在出苗前后便开始侵染幼苗,病菌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灌溉水/带菌的粪土、农具等。猝倒病是一种弱寄生菌,因而只有当寄主生长不良时才能够侵染。低温往往导致猝倒病,尤其是当温度在15以下时,幼苗生长势弱,抗病能力差,更易得病。另外浇水过多,不仅使地温降低,而且为病菌的发芽、侵入、生长和传播提供了极好的机会。,1、其它防治措施同立枯病。 2、化学防治常使用的农药有: 64%杀毒矾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杜邦克露800倍液、68.9%安克(烯酰吗啉)锰锌1200倍液、50灭克(氟吗啉)1500倍液、72.2%普立克1200倍液、62.8%霉多克1500倍液、58抑快净15

4、00倍、68.75银法利1500倍液等。,苗期枯萎病,病害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病残体、土壤和带菌的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的来源,在无寄主的条件下病菌可存活3年以上。该菌还可在种子上越冬。病菌主要通过伤口、自然裂口或根毛顶端细胞侵入,主要靠流水进行短距离传播。,发病的适宜温度是2428,相对湿度为80%。发病最早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当平均温度达到20时,田间开始出现病株;日平均温度上升到2428时,发病最为严重;低于24或高于28,发病均减轻。本病在适温范围内,如遇多雨,即开始流行。同时,地势低洼,平畦种植,浇水过多,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的连作田发病严重。 防治同立枯病

5、,番茄病毒病,引起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主要引起花叶病,当温度高时与马铃薯X病毒一起,共同引起条斑病。它可以侵染36个科的200多种植物,在干燥的烟叶中可存活30年以上,当病毒稀释100万倍时,仍有侵染能力。烟草花叶病毒是通过汁液传播,也可以附在残留在种皮的果肉上,而成为初侵染来源,但蚜虫不能传毒。,汁液传播是该病毒的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可通过各种农事操作如,移苗、绑蔓、整枝、打杈以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工具等带毒媒介传毒。病叶与健叶相互摩擦,只要叶片上的绒毛稍有损伤,病毒就可以传进去。种子带毒也是很重要的,当发芽时,胚根接触带毒的果肉,即可被传染上。另

6、外,土壤中的病残体和残存在土壤中的病毒也是烟草花叶病毒的初侵染来源,烟草花叶病毒是造成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其次是黄瓜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主要造成蕨叶病,它寄主也很广,可以侵染45 个科的124 种植物,但抗逆性不如烟草花叶病毒,该病毒不耐干燥,寄主干燥72 小时后便是失去活性, 当稀释一万倍时,便不再具有侵染能力。黄瓜花叶病毒主要通过多种蚜虫,如桃蚜、瓜蚜、菜缢管蚜等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汁液传染。但种子和土壤都不带毒。,防治番茄病毒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发生严重的田块应实行番茄与其它蔬菜2-3年的轮作。 第二,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然后再放入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40-50分

7、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再催芽播种;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浸种30分钟。 第三,要培植壮苗,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第四,要卫生田间操作。,第五,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尤其是苗期防治蚜虫。在定植前后要各喷施一遍“NS-83”增抗剂100倍液,可显著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 第六,在发病初期,立即喷施病毒钝化剂,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使用20%病毒A 可湿粉600 倍液、20%毒病灵可湿粉600倍液、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等。 另外用烟草花叶病毒的弱病毒疫苗N14和黄瓜花叶病毒的卫星病毒S52 处理幼苗,可提高植株的免疫力。使用的方法是,将上述制剂稀释100倍,用少许金刚砂磨擦叶片造成小伤口,

8、而后滴上稀释液即可。,番茄枯萎病,枯萎病的发生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一个是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枯萎病发生的最佳温度是28,当高于33或低于21时,则不利于该病的发生。土壤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尤其是在饱和湿度下,植株根系生长受阻,但却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另一个是土壤的质地,在粘重板结,通透性差的田块,枯萎病发病重。当地里有线虫发生的时候,由于线虫为害番茄根系,造成伤口,从而有利于病菌的侵入,也加重枯萎病的发生。,防治番茄枯萎病 最重要的措施是与其它蔬菜实行3-4 年的轮作,最好与葱蒜类蔬菜轮作。其次防止幼苗染病。 育苗的苗床要采用新土,或者进行苗床消毒。方法是在播种前2-3周,每平方尺床土用福

9、尔马林40毫升加水1-3公斤,浇施于床土上,立即用薄膜覆盖4-5 天,然后除去覆盖物,经两星期左右,待药液充分挥发后再播种。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等,每平方米用药8-10克,加土4-5公斤拌匀,先将13的药土施于床面上,余下的药土覆在种子上。,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可使用0.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洗净后催芽播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粉或50%克菌丹可湿粉拌种。如在幼苗期发现少量病苗,应马上拔除,并喷药保护,防止蔓延。 当进入发病初期时进行药剂灌根:10世高3000倍、90恶霉灵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

10、,每株用药50100毫升,间隔7-10天一次,连灌3-4次。,番茄晚疫病,晚疫病的发生,一般先在田间出现中心病株,然后由中心病株向四周扩散蔓延。在中心病株上,首先是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因此尽早发现中心病株,并及早处治,是防治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温度在18-22时可大量产生病菌孢子,在20-23时,菌丝在寄主组织中生长的最快。 病菌的萌发需要在水滴中进行。在24以下,空气湿度大,露水重,雨日多,或在大棚中,如遇阴雨天,植株结露时间长,都会导致晚疫病的大发生。反之气温高,天气干旱,病害不发生或发生轻。,番茄晚疫病是一种真正的疫病,当条件适合时,如我们防治的不利,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流行,几天

11、的时间,就会导致整棚或整块地番茄死亡。,防治晚疫病。 当田间发生中心病株后,应及时摘除下部病叶。并立即喷药封锁包围。 防治晚疫病可以使用64%杀毒矾800倍液、58%瑞毒霉锰锌(甲霜灵锰锌)600倍液、72%杜邦克露800倍液、68.9%安克(烯酰吗啉)锰锌1200倍液、50灭克(氟吗啉)1500倍液、72.2%普立克1200倍液、62.8%霉多克1500倍液、58抑快净1500倍、68.75银法利1500倍液等,也可使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喷3-4次。 对温室大棚中的番茄,应施用百菌清烟雾剂或粉尘剂,最好不要采用喷雾的方法,以减少棚内的湿度。,番茄早疫病,早

12、疫病是一种喜欢高温高湿的病害,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6-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8-30。 在春季大棚番茄中,如遇多日连阴,棚内湿度大;在夏季露地番茄上,如遇小到中雨,或连续几天空气湿度都在70%以上,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早疫病的病菌是一种兼性腐生菌 ,当田间管理不善,植株生长不良时加重病情的发展。 分生孢子的生命力很强,在室温下,可存活17个月之久。,喷药防治早疫病应越早越好,大发生后再进行治疗,很难控制住病情。 防治早疫病可使用:10%宝丽安1500倍、1.5%多抗霉素300倍、 50%扑海因1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75%百菌清600倍、77%可杀得(101)600

13、倍等。,在大棚中,要适时通风透气,降低棚中的湿度和温度,减少叶面的结露时间 棚中初发病时,要尽可能采取无水施药,可使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棚,每亩250-350克,也可以使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1 公斤。对发生在茎杆上的病斑,使用扑海因180-200倍液涂抹病斑,可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番茄叶霉病,叶霉病的发生对温度要求不是太严格,从9到32都可以发病,但在这个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发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1-25。 湿度是影响发病的关键因子,90%以上的相对湿度,病害才会大发生。在高温和95%以上高湿度下,叶霉病从发病到流行成灾,只需半个月的时间。 在大棚中,通风不良,湿度较大,光照

14、不足,叶霉病发展迅速;相反,如棚中光照充足,棚内短期增温到30-36,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叶霉病的防治: 在发病初期应喷药防治: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粉600倍液、75%百菌清控600倍液、40%福星8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43好力克3000倍液、20%粉锈宁1500倍液、77%可杀得(101)微粉粒600倍液、48%铜高尚悬浮剂800倍液、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等。间隔7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2-3 次。喷药时 重点是喷施叶片背面。在大棚中,也应提倡无水施药,使用的药剂和使用方法与早疫病的防治相同。,灰霉病,病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23,

15、较低的温度更适合病菌孢子的萌发。湿度是病害流行的关键因素,只有当空气湿度在90%以上时,病害才会迅速蔓延。 当寄主植株出于极度的衰弱或组织受伤、受冻的条件下,空气湿度在94%以上,温度适宜极有可能造成大发生。,露地番茄在初夏,如遇阴雨低温的天气,植株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差,虽然天气对番茄生长不利,但十分适合病害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在露地番茄上大发生。 在大棚番茄上,大量的开花结实,导致了抗病能力的降低,如此时遇到多日阴天,无法通风换气,夜间叶面结水,白天温度又低,灰霉病即可大发生。,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有: 50%速克灵可湿粉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粉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

16、800倍液、50%万霉灵(乙霉威)可湿粉1500倍液、50%菌核净1500倍液、40%施佳乐(嘧霉胺)1200倍液、2.5%适乐时1500倍液等,间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3-4次。 由于灰霉病极容易产生抗药性,因而一定要注意一种农药不可连用,应当将各种农药的交替使用,,辣椒疫病,疫病是以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种子、土壤或病残体上潜藏或越冬,其中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初侵染的主要来源。当条件适宜时,这些病菌通过雨水的飞溅或者通过灌溉水传到茎基部和靠近地面的组织上,引起发病。发病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孢子囊,通过孢子囊在田间扩散蔓延,加重病情的发展。,发生疫病的适宜温度是25-30,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发病严重,尤其是在雨季,当大雨过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迅速上升,疫病会在田间大流行。 土壤湿度在95%以上维持4-6小时,病菌便可完成侵染过程,2-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