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

上传人:j7****6 文档编号:6223767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教师免整理试卷、免顺号登分,左手翻试卷、右手敲键盘登分成为可能.Excel登分王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立体几何珠海市第四中学邱金龙一、本章知识结构:二、重点知识回顾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棱柱、棱锥、棱台和多面体棱柱是由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面围成的几何体: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棱柱按底面边数可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棱柱性质: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所有的侧棱都相等; 棱柱的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对应边互相平行的全等多边形.过棱柱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棱锥是由一个底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

2、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所围成的几何体棱锥具有以下性质: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以棱锥的顶点为公共点的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是相似多边形,相似比等于从顶点到截面和从顶点到底面距离的比截面面积和底面面积的比等于上述相似比的平方棱台是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一个平面所截后,截面和底面之间的部分由棱台定义可知,所有侧棱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继而将棱台还原成棱锥多面体是由若干个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多面体有几个面就称为几面体,如三棱锥是四面体(2)圆柱、圆锥、圆台、球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半圆以它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圆锥、圆台、球

3、圆柱、圆锥和圆台的性质主要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分别是全等的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台的上底变大到与下底相同时,可以得到圆柱;圆台的上底变小为一点时,可以得到圆锥2、空间几何体的侧面积、表面积(1)棱柱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就是棱柱的侧面积,棱柱的表面积就是它的侧面积与两底面面积的和因为直棱柱的各个侧面都是等高的矩形,所以它的展开图是以棱柱的底面周长与高分别为长和宽的矩形如果设直棱柱底面周长为,高为,则侧面积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则其表面积(2)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宽是圆柱母线的长,矩形的长为圆柱底面周长如果设圆柱母线的长为,底面半径为r,

4、那么圆柱的侧面积,此时圆柱底面面积.所以圆柱的表面积(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其母线为半径的扇形如果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母线长为,则侧面积,那么圆锥的表面积是由其侧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和构成,即为(4)正棱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如果正棱锥的周长为,斜高为,则它的侧面积(5)正棱台的侧面积就是它各个侧面积的和如果设正棱台的上、下底面的周长是,斜高是,那么它的侧面积是(6)圆台侧面展开图是以截得该圆台的圆锥母线为大圆半径,圆锥与圆台的母线之差为小圆半径的一个扇环如果设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母线长为,那么它的侧面积是圆台的表面积等于它的侧面积与上、下底面积的和,即(7)球的表面积,即球

5、的表面积等于其大圆面积的四倍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1)柱体(棱柱、圆柱)的体积等于它的底面积和高的积,即其中底面半径是,高是的圆柱的体积是(2)如果一个锥体(棱锥、圆锥)的底面积是,高是,那么它的体积是其中底面半径是,高是的圆锥的体积是,就是说,锥体的体积是与其同底等高柱体体积的(3)如果台体(棱台、圆台)的上、下底面积分别是,高是,那么它的体积是其中上、下底半径分别是,高是的圆台的体积是(4)球的体积公式:.4、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1)中心投影:投射线均通过投影中心的投影。(2)平行投影: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3)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与投影规律三视图的位置关系为: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左视图在

6、主视图的右方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5、直观图画法斜二测画法的规则:(1)在空间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两轴交于O点,再取z轴,使90,且90(2)画直观图时把它们画成对应的轴、轴和轴,它们相交于,并使45, 90。(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y轴或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轴、轴和轴的线段(4)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和z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长度相等;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取一半6平面(1)对平面的理解平面是一个不加定义、只须理解的最基本的原始概念立体几何中的平面是理想的、绝对平且无限延展的模型,平面是无大小、厚薄之分的类似于我

7、们以前学的直线,它可以无限延伸,它是不可度量的(2)对公理的剖析(1)公理1的内容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公理1的条件“线上不重合的两点在平面内”是公理的必要条件,结论是“线上所有点都在面内”这个结论阐述了两个观点:一是整条直线在平面内;二是直线上所有点在平面内其作用是:可判定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点是否在平面内(2)公理2中的“有且只有一个”的含义要准确理解这里的“有”是说图形存在,“只有一个”是说图形唯一,确定一个平面中的“确定”是“有且只有”的同义词,也是指存在性和唯一性这两方面这个术语今后也会常常出现,要理解好其作用是:一是确定平面;二是证明点、线共面(3)公理3的内容反映了平面与平面

8、的位置关系,它的条件简而言之是“两面共一点”,结论是“两面共一线,且过这一点,线唯一”对于本公理应强调对于不重合的两个平面,只要它们有公共点,它们就是相交的位置关系,交集是一条直线其作用是:其一它是判定两个平面是否相交的依据,只要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就可以判定这两个平面必相交于过这点的一条直线;其二它可以判定点在直线上,点是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线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交线,则这点在交线上7. 空间直线.(1)空间直线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异面. 相交直线共面有且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共面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一平面内。(2)异面直线判定定理: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

9、的直线是异面直线.(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平行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4)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锐角(或直角)相等.8.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1)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分三种:相交、平行、在平面内.(2)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3)直线和平面平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

10、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4)直线与平面垂直是指直线与平面任何一条直线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9. 平面平行与平面垂直.(1)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2)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哪么这两个平面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推论: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

11、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平行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4)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一: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则两个平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判定二:如果一个平面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垂直于这个平面.(“线面垂直,面面垂直”)(5)两个平面垂直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10. 空间向量.(1)a.共线向量:共线向量亦称平行向量,指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推论:设

12、O、A、B、C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这里隐含x+y+z1).(3)a.空间向量的坐标:空间直角坐标系的x轴是横轴(对应为横坐标),y轴是纵轴(对应为纵轴),z轴是竖轴(对应为竖坐标).令=(a1,a2,a3),,则, , 。 (用到常用的向量模与向量之间的转化:)空间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a,b)。空间两点的距离公式:.b.法向量:若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如果那么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c.用向量的常用方法:利用法向量求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是平面的法向量,AB是平面的一条射线,其中,则点B到平面的距离为.

13、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分别是上任一点,为间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 (为平面的法向量,是经过面的一条斜线,).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分别是二面角中平面的法向量,则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方向相同,则为补角,反方,则为其夹角).二面角的平面角或(,为平面,的法向量).三、考点剖析考点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内容解读】了解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物体的结构。能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

14、它们的直观图。能用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简单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了解空间几何体的不同表示形式。会画某建筑物的视图与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与视图主要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通过观察几何体的模型和实物,总结出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能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会用材料制作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命题规律】柱、锥、台、球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在旧教材中出现过,而三视图为新增内容,一般情况下,新增内容会重点考查,从2007年、2008年广东、山东、海南的高考题来看,三视图是出题的热点,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有出现在解答题里,如2007年广东高考

15、就出现在解答题里,属中等偏易题。例、(2008广东)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分别是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EFDIAHGBCEFDABC侧视图1图2BEABEBBECBED解:在图2的右边放扇墙(心中有墙),可得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中的左视图,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例2、(2008江苏模拟)由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堆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中正方体木块的个数是 左视图主视图俯视图解:以俯视图为主,因为主视图左边有两层,表示俯视图中左边最多有两个木块,再看左视图,可得木块数如右图所示,因此这个几何体的正方体木块数的个数为5个。点评:从三视图到确定几何体,应根据主视图和俯视图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