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237097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疾病预防及控制讲座(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专题讲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教科,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简单的算术,如果一个人的财富是1000000=健康(1)+智慧(0)+学习(0)+工作(0)+劳动(0)+其他等(0);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很简单,也就是说,健康是“1”,如果一个人有再多的财富,一旦失去了健康,那么其他的一切都等于“零”。 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讨论有关健康的话题。,预防疾病应从了解疾病开始,疾病分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种。,学生疾病预防与控制,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主要探讨传染病的基本知识、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相关防治知识、近视的预防、怎样正视乙肝病毒携带者。

2、 一、传染病简介 二、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 三、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 四、近视的预防 五、怎样正视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病简介,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同时部分肠道传染病也容易发生(如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学校是一个人员比较密集、相对集中的地方,学习生活接触较为频繁,一旦出现传染病,更容易引起传播或扩散,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较大影响。 特别是冬春季,气温较冷,加之学习的负荷较重,我们在外面的活动相对减少,多集中在教室,为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

3、空中漂浮,随我们的呼吸就会进入我们体内,我们在教室待的时间越长,吸入的病菌就越多,就更容易得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传染病简介,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组疾病,是一组常见病,多发病,常可迅速传播,造成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流行就不会发生或者中断。,传染病简介,传染源传染病的传染源是被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患病动物和携带病原的动物。,传染病简介,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7条: 空气传播、经水传

4、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土壤传播、血液传播。,传染病简介,易感人群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而容易感染的人群。儿童和老年人最易感染传染病。尤其是儿童对传染病普遍易感。,传染病简介,传染病的特点: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免疫性,传染病简介,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是:消灭或控制传染源,如对病人的隔离治疗,对患病动物进行扑杀;切断传播途径,如对环境进行消毒,除四害;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药物预防等。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积极、主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我县冬春季易流行的传染病有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风疹、流行性感冒、麻疹、流

5、脑、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这些传染病经常在学校、幼儿园发生暴发流行。下面我着重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知识作以介绍。,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一)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报耳丰”或“痄腮”)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易在幼儿园和学校暴发。 表现为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或12天后,腮腺开始肿大,14日后再累计对侧。也有双侧同时肿大的。肿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周围软组织水肿,局部皮肤发亮紧张,灼热,但不红,有触痛,张口、

6、咀嚼或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胀痛13日达高峰,持续45日逐渐消退。病程约1014日。 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措施: 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注意开门窗通风,疾病流行期间,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3、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 4、患病后应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 5、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治,(二)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 (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特点: 传染性强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 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 周期流行 流感具有变异性,在世界上发生 过

7、周期性流行。 超额死亡 流感引起超额死亡,特别是老、 弱、病、小的人群。 变异性大 流感病毒变异对人类具有巨大的 潜在危险。,流行性感冒,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 天即可缓解。 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 甲(A)型流感病毒-可造成流感大流行 乙(B)型流感病毒-感染常为局部爆发 丙(C)型流感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 1977 年以来,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H1N1)、A(H3N2)和B 型。,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

8、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 流感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流行性感冒,世界上公认的有四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第一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世界人口的50%被感染,死亡人数至少2000万; H1N1流感病毒引起 第二次:1957-1958年,“亚洲流感” ;H2N2流感病毒引起 第三次:1968-1969年,“香港流感; H3N2流感病毒引起 第四次:1977年,“俄罗斯流感”; H1N1流感病毒引起 第五次?:2009年,“北半球流感” (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

9、1957年、1968年和1977年三次大流行毒株均首发于我国。,流行性感冒,传染源:人类是已知的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的惟一传染源, 甲型流感病毒可以感染人和动物,没有慢性携带状态。 传播途径:人与人之间的流感传播,主要通过感染病人咳嗽 和打喷嚏排出的带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 物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 面,以及接触眼、鼻和口。 易感人群: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 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发症发 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流感典型的流行模式为学龄儿童感 染后,在学校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同学、老师,回家后还可能将病

10、 毒传染给家长和家人,尤其是老年人。虽然学龄儿童可以很快康 复,但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却可能因流感而死亡。,预防措施,流感防控方案: 以保护易感人群为防控重点,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并重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 2. 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保护易感人群 流感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难度大,且收效甚微。 因此只能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措施,而接种流感疫苗是对易感人群的最好 保护。大量研究和许多国家长期

11、实践证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冬春交替之际,万物复苏,是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坚持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保持手和肌肤的清洁,是清除并抑制存在于人体表面病原体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1、门窗打开促通风。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 2、预防接种最主动。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3、个人卫生保

12、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冬春季传染病的关键。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乱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纸巾不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少去人群聚集或空气流通不好的公共场所(如网吧、演艺厅等)。 4、锻练身体不可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5、生活规律体持好。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

13、其他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冬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多饮开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常见传染病防治策略,7、隔离治疗是责任。如果发现自己有不舒服如发热、咳嗽、出疹或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诊断为传染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以免传播给他人引起扩散和蔓延而导致流行或大流行,那么我们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会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和对社会的危害。,正确洗手方法,洗手三要求 1、用流动的水冲手,使手腕、手掌和手指充分浸湿。 2、用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在手掌、手背、手指、

14、指缝上,反复搓揉,然后用流动的水将肥皂沫全部冲洗干净。 3、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30秒。,正确洗手方法,洗手四注意 1、将指甲、指尖、指关节等部位的污垢洗净。 2、将戴手饰(如手表、手链等)的部位洗净。 3、随时清洗水龙头。 4、洗手后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手巾,手绢或一次性消毒纸巾擦手,以防二次污染。,标准六步洗手法,近视的预防,形成近视的原因 学习的姿势不正确,眼与书本的距离低于30公分。 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打游戏机、玩电脑。 在平时生活中,不注意正常饮食结构,挑食、偏食、光吃细米白面,不吃五谷杂粮,特别是玉米、小米一类的食品。 躺在沙发上、床上看书,乘坐车船看书,在行走中看书,或在强光、弱光下

15、看书、写字。 用眼卫生不当,一家人混用一条毛巾洗脸或经常用脏手揉眼睛。 有遗传史者。,近视的预防,近视眼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坚持户外活动,增强健康水平。 2、合理安排作息制度,劳逸结合。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消 除疲劳,保持精神愉快开朗、乐观。 3、注意眼部卫生,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姿势要端正,保持 适宜距离(1尺),持续用眼1小时后应稍休息调整眼的紧张度, 看远处调节视力。 4、定期检查视力。发现视力下降应及时检查原因,及时治 疗,需配眼镜应及时去验光配合适眼镜矫正视力。 5、积极宣传教育。注意眼卫生,提倡做眼保健操,保证充 足睡眠时间。 6、改善营养饮食。增加含维生素A、D、

16、钙的膳食。,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事项,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之一,引起肝脏损害,造成急性和慢性疾病。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只有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易感人群的保护,才能减少疾病发生。,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肝脏各方面都是正常的情况 下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这 几方面传播的。 注意事项: 1、谨慎用药可以护肝 “是药三分毒”,而肝脏正是负责解毒的脏器,任何药物都可能 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药品能不用就尽量不用,确实需要用,应 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谨慎选用。 2、劳逸适度保证休息 在工作和学习中,应该切忌加班加点,少睡熬夜;而且过度的 娱乐也是有害的,通宵游戏、打牌,旅游跋涉,或参加剧烈的体 育锻炼都会对肝脏不利。,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意事项,3、注意饮食平衡、养肝护肝 乙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