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3500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天津市静海县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文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0分)和第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近代科学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易混易错卷面整洁100分分数42分36分22分4分减3-5分第卷 基础题(共8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2、1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2“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3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4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3、”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修改了儒家学说中的君臣关系 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弥补先秦儒学的重大理论缺陷 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5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 B C D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从王阳明思想来看,人的心与万事万物之理,彼此是同一的”。以下言论中,最能支撑汤因比这一论断的是()A“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B“减得一分人欲,便得一分天理”C“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D“千思万虑,只是要致良知”7.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害至明而显。

4、梨洲(黄宗羲)贵民之古义,不舍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8明朝人李贽评论说:“史言魏征善谏,愚以为幸遇太宗耳,不然,使遇好谀之王,未必不转谏为谀也。”李贽的评论()A揭示了君主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B批评了太宗用人政策C揭示了魏征的人格弱点 D歌颂了太宗的英明9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

5、有权利告诉别人应该信仰什么,也没有能够剥夺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没有对每一个问题利弊的详尽调查,任何人都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人们必须拥有公开讨论一切问题的完全自由,而不必担忧受到政府的干预。”这里苏格拉底旨在强调()A自由平等的重要性 B公民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思想自由和理性探索的合理性10现代学者称达芬奇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在绘画、人体解剖、机械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伟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达芬奇()A创立了以实验为依据的近代科学 B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C反教会特权和君主专权 D成为时代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巨人11马克思黑格

6、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A反对教权主义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神学世界观 D反对世俗权威易混易错题组(1213题):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的对比训练12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迈进。下列对二者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A都反对天主教会的愚昧统治 B都崇尚人文理性,讲求科学C都坚持王权高于教权 D都批判神学思想13与文艺复兴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

7、的特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 B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C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D给天主教会以摧毁性的打击14.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该思想家主张()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 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 D个人意志即主权1517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

8、思想家们的思想产生的时间较早B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C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D当时中国思想家们没对未来社会提出政治设想16美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通过比较研究认为:“近代世界赖于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下列宋朝时传入欧洲且对“近代世界”的建立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发明是()A指南针 B地动仪 C造纸术 D火药17“自晚唐五代以来,词的内容上多以闲愁别恨的婉约词为主流。然而,_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道数百年的樊篱,他以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自成一家,成就了宋词的另一座高峰。”上述材料画线处应填入的是()A李煜

9、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18.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B.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冲击C.民主进步思潮产生 D.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19“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普朗克的量子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20.19世纪,某个理论提出后,有人认为“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它是一个斗争的场所,即牙齿和爪子里血腥的大

10、自然”。该理论是()A达尔文进化论 B自然权利学说 C电磁感应理论 D科学社会主义21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瓦特的改良给它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促进了英国制造工业的发展C结束了英国工场手工业时代 D突破自然条件对工厂的限制22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

11、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23郑观应曾作出了这样的论述,“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其论述()A指出了学习西方的重要性B揭示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C触及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反映了知识阶层改造传统思想的迫切愿望24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中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的对象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25一

12、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方式 D教育制度二、材料解析题关键环节考核题组:获取和解读历史材料是历史学科高考考查的基本能力,它要求考生在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分条列出,多答无效。26、(12分) 材料一 孔子作为封建社会文化的奠基人来看,一方面总结了殷代末年箕子等和周人特别是文武周公等的“德治”思想(敬德保民),来巩固统治和防止贵族内部腐化,所以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另一方面,又

13、因为孔子生当春秋末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扩大,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正在激化,旧的生产关系已难以维持下去,“礼崩乐坏”,上层建筑也摇摇欲坠。从前谭嗣同说过:“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摘编自苏渊雷著读史举要(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来源(5分)(背景按角度回答) 材料二(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

14、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3分)(只答三条)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2分)。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2分)27(18分)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