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2973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4_2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素材苏教版选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第二单元 配合物是如何形成的配合物的命名原则一、 配体位次1. 化学式“原则”在IUPAC1970规定一致,即:(1)“在配位个体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则无机配体排列在前,有机配体排列在后。” 例:cis-PtCl2(Ph3P)2。因此,如Cr(en)2Cl2Cl,Co(en)2(NO2)(Cl)SCN,Pt(en)CO3等都不符合(1)。 (2) “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阳离子和中性分子。” 例:KPtCl3NH3,Co(N3)(NH3)5S

2、O4。因此如Co(NH3)5ClCl2,Pt(NH3)2Cl2,Co (NH3)5(CO3)+, Co(NH3)3(OH2)Cl2+,Co(en)2(NO2)(Cl)+,Pt(en)(NH3)(CO3)等都不符合(2)或(1)和(2)。w.w.w.k.s.5.u.c.o.m(3)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Co(NH3)5H2O3+。据此不能写成CoH2O(NH3)53+。(4)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O2NH3NH2OH(Py)Cl。因此,Co(NH3)3(NO2)3不符合(4)。

3、2. 命名 配体命名的顺序,按“原则”示例可知,与配位个体中中心离(原)子后的配体书写顺序(化学式)完全一致;IUPAC的规则却不同,是按配体的英文名称词头字母(例中有底线者)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故与化学式的顺序不一致;日本则按阴离子配体、阳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的顺序命名,与我国的“原则”大体一致。例:(1)K3Fe(CN)6 六氰合铁()酸钾(stock方法), 六氰合铁酸(3)钾(EwenBasett方法);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或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3)(英)以下仅用stock方法。w.w.w.k.s.5.u.c.

4、o.m (2) Co(N2)(NH3)5SO4 硫酸叠氮五氨合钴() penta ammine azidocobalt()sulfate(3) NH4Cr(NCS)4(NH3)2 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酸铵 ammonium di ammineterakis (isothiocyanato) chromate ()(英)(4) Na2Fe(CN)5NO 五氰亚硝酰合铁()酸钠 sodium penta cyano nitrosylferrate()(英)有的教材中,将K4Fe(CN)6称为六氰合亚铁()酸钾,其中的“亚”字实无必要;而有的则称之为六氰合铁酸()钾,并将KCo(NH3)2(

5、NO2)4称为四硝基二氨合钴酸()钾,这些显然不是笔误。至于如将Co(NH3)3(H2O)Cl2称为一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则从化学式到命名均无符合“原则”之处。二 配体命名(原则)w.w.w.k.s.5.u.c.o.m“原则”规定,“带倍数词头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配体命名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如:(三磷酸根)。有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即使不含倍数词头,但含有一个以上直接相连的代酸原子,也要用括号,如:(硫代硫酸根)、。”对于有机配体,也“一律用括号括起来。”据此Ag(S2O3)23应称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离子;Fe(NCS) 6 3应称为六(异硫氰酸根)合铁()离子,不应称为六异硫氰合铁()离子。事实上,“硫氰”、“异硫氰”、“硫代硫酸”等的叫法,在各教材中出现的频率不低,而且括号也常被忽略。其他与命名有关的例如配位个体的化学式,应该用“ ”号括起来,但不少书中误用了“ ”号;又如Fe3+离子与SCN离子所形成的一系列配合物,根据“HSAB”原理,已用Fe(NCS)n3n,(n=16)表示,但至今仍不乏用Fe(SCN)n3n来表示者。最后尚须说明,当讨论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时,其化学式可以根据需要而不必拘泥于“原现将本人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今后的整改方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的汇报,讲得不够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