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2942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测试题3 鲁科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第二章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1课时化学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一、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N2(g)+3H2(g)2NH3(g);H=-92.4kJ/mol,用1.5molN2和一定量H2反应时,当N2的转化率为80%,达到平衡状态,放出的热量为( )A. 136.8kJ B. 110.9kJ C. 83.2kJ D. 82.4kJ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不同的化学反应,限度可能不同B. 可以通过改变温度来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C. 可以通过延长反应时间来改

2、变可逆反应的限度D.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3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2.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B(g)+C(g) H0。容器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所需时间(s)A(g)B(g)C(g)T10.400.100.10t1T20.80t2T30.400.150.15t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的时间:t3t1B. 反应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容器容器IC.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平均速率为v(A)=(0.10/t1)mol/(Ls)D.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mol/L4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3、)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A的转化率变小C. D的物质的量变多 D. ac+d5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图和下表表示。容器甲乙丙容积1L1L2L温度/T1T2T2反应物起始量1molA2molB1molA2molB4molA8mol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前10min内甲

4、、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v(A)乙v(A)甲 v(A)丙C. 平衡时A的转化率a:a乙a甲0.004B. 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丁甲C. 平衡时,乙中H2的转化率等于20%D. 丙中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10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1.671.111.000.600.3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在1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 ,此时测得CO2为0.4 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 该反应的化学

5、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 (g)D. 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11在373K时,把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恒容)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60s时体系达到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反应前的1.6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为60%B. 平衡时,体系内NO2为0.04molL-1C. 其它条件不变,平衡后再往该密闭容器中通入0.5molN2O4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百分数增大D. 其它条件不变,平衡后再往该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N2O4气体,重新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6、12相同温度下,容积相同的3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6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N2H2NH3Ar1300放出热量:Q10.92.70.20放出热量:Q20.92.70.20.1放出热量:Q3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 放出热量大小:Q1Q2=Q3B. 容器中的压强:=C. N2的转化率:D. 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13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xA(g)B(g)2C(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

7、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用下表和下图表示: 甲乙丙容积1L1L2L温度T1T2T2反应物起始量1molA2molB1molA2molB4molA8mol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图可知:T1T2,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7.2C. 前10min甲、乙、丙三个容器中A的平均反应速率:v(A)乙v(A)甲v(A)丙D. 平衡时A的质量m:m乙m甲m丙14丁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10B. 反应的反应热满足关系:H2-H1=H3C. 反应的平衡常数满足关系;K1K2=K3D. 要使反应在一定条

8、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升温措施二、非选择题15在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SO2与2molNO2发生反应:SO2(g)+NO2(g) SO3(g)+NO(g) H=-42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恒温恒容下,在反应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SO2,则NO2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2)恒温恒压下,在反应平衡体系中再充入一定量SO2,则NO2的平衡浓度_;(3)恒容下,升高温度,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4)恒容下,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c(SO2)c(CO2)_。16CH3COOH为常见的弱酸,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9、。I(1)常温下中和100 mL pH3的CH3COOH溶液和1 L pH4的CH3COOH溶液,需要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则V1_V2(填“”、“”或“”) ;(2)常温下,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某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其中A点所示溶液中c(CH3COO)2c(CH3COOH),C点所示溶液中存在c(CH3COO)+c(CH3COOH)c(Na+)。则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a_,CH3COOH溶液的实际浓度为_;1100时,体积为2 L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a2SO4(s)+4H2(

10、g)Na2S(s)+4H2O(g)。(1)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C1 mol H-H键断裂同时形成2 mol H-ODH2的体积分数不变(2)若2 min时反应达平衡,此时气体质量增加8 g,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_;(3)某温度下该反应达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为_;(4)若降低温度,K值减小,则反应的H_0(填“”或“”) ;(5)若反应达平衡后,加入少量的H2,再次平衡后,H2O的体积分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已知可逆反应2NO(g)N2(g)+O2(g)。若在某温度下

11、达到平衡时C(N2)=0.05molL-1,C(O2)=0.05molL-1,c(NO)=0.1molL-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则平衡常数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 ;该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c(CO) = c(CO2)E、单位时间内生成CO的分子数与生成H2O的分子数相等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