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2828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福建省三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Mn55 Fe56 Cu64第卷 (选择题 共46分)一、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 三位科学家因在“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 领域做出贡献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利用原子、 分子的组合, 制作了最小的分子马达和分子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

2、门具有创造性的科学, 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B.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一门自然科学C. 化学注重理论分析、推理,而不需要做化学实验D. 化学家可以在微观层面操纵分子和原子,组装分子材料2. 某同学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 CO2的性质, 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 合理的是( )A观察(得出CO2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CO2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验证预测) 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B分类(预测CO2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CO2 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C观察(得出CO2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CO2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D实验分类

3、(预测CO2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CO2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3.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少量水中 B金属钠是银白色, 但露置于空气中会变暗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 Na2O D钠投入CuSO4溶液中可观察到有红色物质析出4.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温度、浓度、容积、压强、 刻度线、这五项中的( )A B C D5. 下列反应物质间发生反应, 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得不同产物的是( ) A. 铁与氯气 B. 稀HCl与硝酸银溶液 C. 钠与氧气 D. 钠与水6. 下列关于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B表示物质

4、数量的单位C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D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物质质量的单位7. 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A8g CH4 B9mLH2O C5.6LO2(STP) D0.8molH2SO48. 金属单质与足量Cl2反应后, 生成物的化学式中, 不正确的是( )A.FeCl2 B.AlCl3 C.MgCl2 D.CuCl29.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 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C氯水经光照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 HCl D氯水放置数天后 pH 将变小10. 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B

5、.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C. 新制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D.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11. 实验中需要 2 molL-1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 )。A1000 mL, 212 g B950 mL, 201.4 g C500 mL, 286 g D任意规格,572 g12.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纯碱 食盐水 氯水 烧碱 液氯 氯酸钾A碱 B盐 C混合物 D纯净物13. 下列行为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不慎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着火时, 立即用水扑灭 B金属钠着火时, 立即用湿毛巾扑灭C大量氯气泄漏时, 迅速离开现场

6、并尽量向高处撤离 D稀释浓硫酸时,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4. 下列各组物质中, 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 2L SO2和2L CO2 B. 0.2mol H2S和2.24L HClC. 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22.4L水 D. 9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L CO215. 如果 1 g 水中有 m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A.m/9 B.9m C.2m D.m/216. 下列溶液与 20mL 1 mol/L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0 mL 1 mol/L Mg(NO3)2 溶液 B5 mL 0.8 mol/L Al(NO3)3 溶液C10

7、mL 2 mol/L AgNO3溶液 D10 mL 0.5 mol/L Cu(NO3)2溶液17. 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下列钠的性质无关的是( )A.熔点低 B. 硬度小 C. 密度小 D. 很活泼18. 将0.1mol Na2O2投入到92.2g水中,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A.7.8 B. 8 C. 大于 8 D. 小于 819. 将一块新切开的钠放在玻璃片上, 可观察到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表面迅速变暗“出汗” 变成白色粉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出汗” 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溶液C最后生成的白色粉

8、末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D该过程的所有变化均为物理变化20. 右图是一种试验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在A处通入湿润的氯气,关闭B阀时,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明显变化;当打开B阀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逐渐褪去。则D瓶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A.浓硫酸 B.饱和食盐水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21. 同温同压下, 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CO, 另一个盛有O2、H2的混合气体, 两瓶中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电子总数 C原子总数 D密度22. 在反应 X+2Y = R+2M 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 则此反应中Y和M的质

9、量之比为( )A. 16:9 B. 23:9 C. 32:9 D. 46:923.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22.4L N2含分子个数为 NAB. 标准状况下,44.8L Cl2和 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 2NAC. 标准状况下,12.8g O2中含有 O 原子数为 0.4NAD. 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 的 MgCl2溶液中含有 Cl-个数为 NA24. 标准状况下,有:6.72L CH4, 13.6g H2S, 0.5mol NH3, 1.2041023 个 HCl 分子,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 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体积:

10、B. 质量:C密度: D. 氢原子数:25. 将4.34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水反应, 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672mL 混合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 则 Na、 Na2O、 Na2O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2:1 B 1:1:2 C 4:3:2 D 1:1:1二、 填空与简答题(24分)26.(10分)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49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_mol,含_个 H2SO4分子,与_mol NaOH恰好完全中和。(2) 在标准状况下,3.4gNH3所占的体积为_L,它与标况下_LH2S所含的氢原子数目相同。(3) 等质量的O2和O3,

11、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所含原子数之比为_。(4) 某气态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RO2,在标准状况下,1.28g 该氧化物的体积为448mL,则该氧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 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7.(8 分) 元旦晚会上,李娜为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生火” 的魔术。 她用棉花团包好适量的黄色粉末,放在一个瓷盘中。然后用一根细吸管吸入少量水,在同学门目不转睛注视她的时候,她将吸管伸到棉花团中, 迅速将水吹了出来。此时,棉花团忽地燃烧了起来,同学们热烈鼓掌。请问:你能解开其中的奥秘吗?(1)李娜同学所用的淡黄色粉末应该是_ (填名称),该物质_ (填“属于”或“不属于” )碱性氧

12、化物。(2)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如果不用水,直接往棉花团里吹气,棉花团也会燃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请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钡_, 硫酸亚铁_, 碳酸氢钠_, 硫酸铝_。28. (6 分)一块表面已部分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金属钠样品5.4g,将其投入94.7g 水中,放出1120mL H2(标准状况下)。(1)请写出该样品放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滴加酚酞后溶液颜色_,由此可知溶液呈_ (“酸性”“碱性” 、 或“中性”)。(2)样品中含金属钠_g。(3)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三、实验与探究(26分)29.(10分)氯气是一中重要的

13、化工原料,下图是一些含氯产品。(1)中钢瓶上应贴的标签为_。A 腐蚀品 B 爆炸品 C 有毒品 D 易燃品(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 Ca(OH)2制取漂白粉,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3) 工业上可用 Cl2 来制取盐酸,其化学方程式为_。(4) 实验室可用 MnO2 和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 Cl2,其化学方程式为:MnO2 +4HCl(浓)=MnCl2 + Cl2+2H2O。 现将 8.7g MnO2与足量浓盐酸混合加热, 反应生成的 Cl2的体积(标准状况)是_L。(5) 为了探究 HClO的漂白性,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通入 Cl2 后, 集气瓶 A 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集气瓶 B 中可观察_, 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