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6222623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囊肾分子遗传、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机能实验学综述论文题目: 多囊肾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 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班 级: 2010级口腔班 姓 名: 闫子玉 学 号: 201050806026 2012年 12 月 5 日多囊肾的分子遗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闫子玉 综述(青岛大学医学院 ,2010级本科生)摘要 :多囊肾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病,有约50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该疾病的主要基因PKD1和PKD2的克隆测序陆续完成,对PKD的基因结构、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确进展,本文主要对这些进展作以综述。 关键词:多囊肾病 分子遗传学 发病机制 治疗 研究进展引言:多囊肾病(polycysti

2、c kidney disease,PKD)是指双侧肾脏发生多个囊肿且进行性增大进而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一种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根据遗传方式不同, PKD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recessive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RPKD)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ARPKD多见于婴儿和儿童,发病率140000,多数早年夭折,很少存活至成年;ADPKD多在成年后发病,发病率110001400。PKD有50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

3、衰竭,约占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病因的10,故近年来多囊肾病成为国际肾脏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为早日攻克多囊肾病,国际上成立了多个协作组,如美国的多囊肾病研究基金会(PKR Foundation)1。近年来也有许多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为一种在易感人群中发生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类对多囊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现综述如下。一先天性多囊肾分子遗传学基础目前已知的有3种基因突变导致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据报道其中2种最为常见,PKD1所占比例约85;PKD2所占比例约15;还有一种是PKD3,所占比率很小2 。1985年Reeders等通过基因连锁分析把PKDl 定位于第l6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

4、3亚带(16 p13 3)3。1994年欧洲多囊肾病协会最先克隆m PKD1基因,并对其3端约三分之一的部分进行了测序4。PKDI基因的近端区域(16 p13.1)含三个同源基因位点(HG-A、HG-B和HG-C),每一位点均编码Poly(A)mRNA,且与PKDI基因同源性极高,核苷酸水平大于97。尽管如此,1995年,PKDI基因全部序列仍得到确定。PKD1基因长度约52 kb, 含46个外显子,其中3546外显子为单拷贝区。134外显子由于存在同源基因(homologue gene,HG)出现了3次核苷酸重复,给基因测序及突变检测带来了极大困难。目前为止报道的PKDI基因突变共有81种:

5、包括错义、无义突变39种;剪切错误7种;缺失24种,插入、重复l1种。 PKDI转录的mRNA约l4 kb,编码的蛋白质产物称为多囊蛋白l(polyeystin 1,Pc1)。PCI是一种分布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由4302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46万。Pc1分为N端跨膜区、细胞外区和C端的细胞内区三部分。胞外区含2 579个氨基酸,自N端起依次为富含胱氨酸侧翼区、亮氨酸重复区、c型凝集素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区、16个PKDI功能区及与精子胶受体(receptor egg jelly,RKI)相似区。Pc1含有11个跨膜区,由l 498个氨基酸组成;细胞内区由225个氨基酸组成,含有螺旋-

6、螺旋相互作用结构。Pc1高度表达在早期后肾发育的输尿管芽上皮的基膜上,敲除PKD1基因的小鼠会现多囊肾并在胚胎期或出生前后死亡,故Pc1的功能是肌动蛋白骨架和胞外基质通过局部的粘附蛋白相联系的基质受体5。它的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上皮细胞分化、细胞极性维持;可能有离子钙或钠通道的作用。当配体与Pc1结合后,产生的细胞内信号传至细胞核,抑制胚胎基因转录。故当Pc1发生异常,信号不能传至细胞核,胚胎基因转录增强,引起一系列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改变。 1995年欧洲多囊肾病协作组将PKD2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长臂2区2带到2区3带(4 223),Som-l0等1996年克隆

7、PKD26。PKD2由 15个外显子组成,基因长度68kb,转录的mRNA约2.9 kb,表达的蛋白质产物为多囊蛋白2(polycystin 2,Pc2)。该蛋白由96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11万。Pc2也是一种膜蛋白,与Pc1的不同之外是N端及c端均位于细胞质 内。Pc2的功能是一种Ca+2通道,但它的特性与以往所知的细胞内离子通道不同。Pc2在一较大的电压范围内经常性地开放或关闭,其活性随着胞浆Ca2+浓度的升高而短暂地增高。除了分布于内质网外,在一定条件下Pc2能转位到浆膜,故有学者推测Pc2除了在内质网分布外,在一定条件下也在浆膜上起离子通道作用。当Pc2功能受损,造成细胞内C

8、a2+动态平衡紊乱,促进了多囊肾病的发生和发展7。目前已报道的PKD2基因突变共有41种,包括错义、无义突变11种、剪切错误4种、缺失1 5种、插入5种和其他突变6种。 Daoust等在1993年报道了一个法国人与一个加拿大人联姻的ADPKD家系。这个家系的多囊肾病基因既不同于PKD1也不同于PKD2,故称为PKD3。但目前PKD3尚未定位克隆8。二多囊肾病分子发病机制 1.先天性多囊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至今尚未明了,研究者们先后提出3种学说,解释多囊肾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1) 螺旋区与螺旋区间相互作用假说 Pc1分布于细胞膜表面,与其他相关蛋白共同构成受体,与分布于内质网的Pc2发生相互作

9、用,共同感知胞外配体的刺激,并以阳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将信号通过共同途径传至细胞核。因此,任何一种多囊蛋白发生突变,都会导致信号发生及转导通路的异常,进而引起多囊肾病。该学说解释了PKD1和PKD2引起的多囊肾病虽临床表现不同,但病理改变相似的现象8。 (2) 二次打击学说 虽然多囊肾上由许多个囊肿形成,但病理解剖显示,肾囊肿仅来源于15的肾单位。如果ADPKD患者所有肾组织都遗传了相同的突变基因,为什么只在局部形成囊肿呢?Qian9等1996年提出了体细胞等位基因突变学说,即“二次打击”(two hit)学说。该学说认为,遗传的PKD1杂合子基因不引起多囊肾病,只有在后天局部因素作用下,丢失了正

10、常单倍体,个体才会发生多囊肾病。该学说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3个实验依据:ADPKD单个囊肿是由单克隆细胞增生形成的;囊肿细胞的杂合子基因发生丢失(10ss of hetemzygosity,LOH);囊肿的单倍体发生丢失。 ADPKD的囊肿形成需要2步:一是遗传突变,二是随后的体细胞突变。体细胞在感染、中毒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突变,突变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决定了肾囊肿发生的时间和部位。因此在细胞水平上,ADPKD是以常染色体隐性方式遗传的。1997年建立的PKDI基因打靶小鼠模型,通过同源重组把外显子34与Neo基因置换,然后用打靶基因转入胚胎干(ES)细胞培育出转基因小鼠。纯合子转基因小鼠大多数

11、在胚胎期死亡或在出生后不久夭折,杂合子转基因小鼠在出生后7个月出现肾囊肿。PKD1转基因小鼠模型在实验上证实了二次打击学说。 (3) 终止信号假说 还有一种囊肿形成的可能机制是终止信号假说(stop signal hypothesis)10。肾单位的上皮结构起源于间质前体细胞。间质质细胞积聚并逐渐形成小管腔,当管腔达到一定直径后,刺激传感器发出终止信号使管腔停止扩张。这种传感器主要是细胞与细胞间和细胞与基质间的接触抑制。另外有学者报道,Pc1参与细胞与细胞间和细胞与基质间的接触,而Pc2在其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多囊肾病患者肾组织细胞的一个等位基因已经存在PKD1或PKD2的遗传突变,当某些细

12、胞的另一个等位基因也出现体细胞突变时,细胞就具有了增生优势,不断生长、扩张。同时传感器因体细胞突变而失灵,不能发出终止信号,小管腔持续扩张,形成囊肿。虽然所有的肾单位都经历了遗传突变的“第一次打击”,但还有其他调节因素(如粘附分子、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促凋亡和抗凋亡蛋白等)也影响囊肿的形成,因此只有15的肾单位出现囊肿。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保护性因素和促进囊肿形成因素。只有保护性因素削弱到一定阈值或促进囊肿形成因素增强到一定阈值时,细胞才会形成囊肿。作为感受器的细胞间接触抑制的消失导致了细胞增生;而细胞与基质接触传感器的异常导致了凋亡增加;细胞与细胞接触作为小管腔形成的终止信号的功能出现失调,细

13、胞极性出现紊乱,不断向囊肿内分泌液体,使囊肿不断增大10-11。2.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多囊肾的感染发病机制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为一种在易感人群中发生的感染性疾病,通过LAL试验可在多囊肾患者的囊液中找到细菌内毒素和真菌(13)-D葡聚糖。囊液中的脂肪酸分析确定了内毒素存在特征性的8-OH脂肪酸。血清学试验揭示患者囊液中有孢子苗属抗原,抗镰刀菌属及念球菌IgE抗体。对PKD而言,感染性疾病、微生物成分和微神经鞘与神经鞘脂生物学之间存在广泛的联系12。单用基因异常不能解释PKD囊肿的成因,正如Werder等报道的那样13,在无菌环境下喂养遗传囊性鼠很少有囊肿生成,与在有菌环境中喂养的同窝鼠比较

14、,存活时间几乎延长一倍。在PKD婴儿的囊液中甚至已发现有高浓度的内毒素,提示微生物毒素在PKD早期就可能起作用。尽管真DNA均已在8个常染色体显性PKD组织和囊液检查的标本中被检出,表明真菌感染和肾囊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但包括饮食和肠道微生物菌丛在内的多微生物毒素作用并不能被排除。在损伤部位发现的微生物成分在本病进展中的病因作用也尚未能被证实。总之,虽然PKD被公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但大量的资料显示细菌内毒素-DG、真菌及其他存在于肾内的微生物成分具有促进肾囊肿形成的作用。 PKD是否为一种由微生物感染而促发的遗传性疾病?微生物因素是否是疾病的起因或和是促发因素?对此尚待更深人的研究证实。

15、三、多囊肾的治疗 1 抗细胞增殖1 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ADPKD 囊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可能涉及许多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能够刺激囊泡上皮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ErbB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MEK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rc等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密切相关。在正常胎儿肾脏和ADPKD 肾脏,EGFR(HER-1) 与HER-2(neuEr bB2)异聚体多定位于肾脏上皮细胞顶膜;而在正常成人的肾脏,EGFR(HER-1)同聚体多定位于肾脏上皮细胞基底膜。 由于顶膜位于囊泡腔面,EGFR与HER-2 异聚体更易接受囊液内多种生长因子的刺激,并通过RasRMMEKERK 信号通路激活核内各种转录因子,从而促进囊泡细胞的增殖。 同时,由于ADPKD胞内cAMP 浓度增加,后者可以激活PKA,PKA 亦可激活Ra s Ra fMEKERK 信号通路而进一步促进囊泡细胞增殖。 因此,如果能抑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的某个环节,可能达到抑制ADPKD囊泡细胞 增殖进而延缓ADPKD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