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2583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南亚复习指引4练习新人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第二章 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三节 南亚和印度一、南亚阅读教材并结合地图册,完成以下内容:1.在右图中标注南亚主要的经纬度。2.标出主要国家及首都()3.标出主要海、河名称(印度河、恒河、雅鲁 藏布江、阿拉伯海、印度洋)4.标出塔尔沙漠、喜马拉雅山脉并找出城市 乞拉朋齐(d)(1)位置与范围:海陆位置:南亚大体在 山脉和 洋之间。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纬100到北纬300之间。范围:内陆国:不丹、 ;读“南亚地形图”填空:A_山脉B_平原C_平原D_高原E_海F_湾(2)

2、海洋:E_F_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 ;岛国:马尔代夫、 。(2)宗教:是 和 发源地。(3)自然概况三大地形:北部:绵延高耸的 山脉;中部: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两大平原( 平原、 平原);南部: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 高原。两大河流:印度河:源出 国,注入阿拉伯海, 是 国重要的灌溉水源。恒河:源出喜马拉雅山区,注入 湾。恒河是南亚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境内。印度人视为“ ”。三种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9月盛行 季风,为 季;10月至次年5月盛行 季风,为 季,其中35月气候干热。简言之,每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 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

3、北部 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气候常年高温、干旱、少雨。高原山地气候:北部喜马拉雅山、西北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东北部的山地。孟买(海拔11米)农业生产:南亚的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从而影响了南亚的农业(见下表):季节时间风向对降水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旱季10月次年5月东北季风降水量很小35月,气候干热,农田干枯,土地干裂;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困难雨季69月西南季风降水丰沛季风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降水少,造成旱灾;季风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雨水过多,形成涝灾治理措施:北部印度河、恒河流域修建灌溉系统;南部修筑贮水池。形成南亚热带季风

4、气候的原因?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夏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向南移动,印度半岛受东北信风影响。乞拉朋齐降水丰富的原因?乞拉朋齐位于山地、丘陵的迎风坡位置,来自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南亚西部的印度河流域的塔尔沙漠形成原因? 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二、印度(1)农业自然条件:在亚洲耕地面积居 ;良好的 ;气候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多种作物种植;常

5、有水旱灾害发生;农作物种类(分布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农业发展快,人口压力大1.找出水稻、小麦、棉花、茶叶、黄麻的分布区域2.说明德干高原为什么是棉花产区的原因3.分析东北部和西南沿海种植水稻的不同条件F_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种类分布主要分布原因水稻东北部、半岛沿海地区水稻需要较多的水。上述地区是平原,降水充足小麦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区小麦和棉花的耐旱力较强,因而分布在干燥少雨的印度平原和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棉花德干高原西北部茶东北部低山坡上多雨及排水好的坡地黄麻恒河三角洲低湿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印度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1.在右上图填写印度主要城市:

6、孟买、加尔各答、新德里2.在图上读出并描述三大工业区的分布(2)工业矿产资源: 、 、 等;发展:独立前特点:只有采矿业和纺织业比较发达;独立后特点:电力、钢铁、机械工业发展迅速,现在印度工业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的工业体系;近年来,印度还发展了初具规模的核工业、航天航空等新兴工业,其中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尤为引人注目。主要工业分布区工业部门分布与原料产地之间的关系钢铁工业 东北部东北部煤、铁、锰丰富,且矿区邻近、配合好 纺织工业 德干高原西北部是 产地 纺织工业 恒河三角洲是 产地高科技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3)主要城市 :首都,位于

7、印度西北部,全国铁路交通中心; :最大城市、重要海港、麻纺织工业; :最大海港、棉纺织工业中心;附近(德干高原西北部)是主要棉花产区。 :新兴工业中心。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针对练习】一、选择题1. 南亚地区多水旱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太平洋板块B、水利施设不完善C、西南季风每年势力强弱不同 D、南面印度洋的水汽丰富2. 关于南亚地区大多数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数居民属于白色人种,信奉印度教B、大多数居民属于白色人种,信奉佛教C、大多数居民属于黑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教 D、大多数居民属于黄色人种,信奉基督教教3. 塔尔沙漠形成的主要

8、原因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B.印度河携带的泥沙长年堆积C.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生态破坏严重 D.湿润的西南季风难以到4. 有关印度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干高原地势高,降水少,光照强,种植黄麻 B.半岛东西沿岸平原降水多,水热条件好,种植甘蔗C.东北丘陵地区降水多,土壤呈酸性,种植茶叶 D.恒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小麦5、印度和巴基斯坦从地壳板块分布上来说,位于( )A、太平洋板块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D、美洲板块6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之一是( )A绝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B绝大部分居民信奉伊斯兰教C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稻谷、棉花等D首都为全国最

9、大城市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710题:7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A B CD8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 B棉花 C黄麻D水稻9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a工业区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10由孟买直线到加尔各答,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 A逐渐减少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二、读图题11、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1)将陆地、海洋、东北、西南分别填入下面相应空格中南亚一月,风从 吹向 ,风向是 ,叫 季风。南亚七月

10、,风从 吹向 ,风向是 ,叫 季风。(2) 季风给南亚带来了大量降水,但有的年份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容易造成 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是风力太强,容易造成 灾,影响南亚的农业生产。(3)南亚的这种气候类型为 ,特征为 。孟买气候图中,雨季为 月至 月,旱季为 月至 月。12、图10是“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下列字母所表示的农作物名称A ;E 。(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3)A、B所示的农作物如图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4)由于推行 的成功,印度目前已由粮食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出口国。G2520H年平均温度20

11、13读南亚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半岛的地势特征是 ,判断理由是 。(2)图中H是该国经济作物棉花的分布地区,请分析该地棉花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3)根据年平均温度(等温线)的分布情况,说明 该地冬季气温的特征,并说明原因。(4)图中G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分析该国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原因是什么?14.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3)简述A、B高原能源、矿产资源及工业部门的主要差异。(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节 南亚和印度参考答案11. (1)陆地 海洋 东北 东北 海洋 陆地 西南 西南(2)西南 旱 洪 (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6 9 10 次年512.(1) A小麦;E黄麻。(2)该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热条件好;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水旱灾害频繁。(3)主要原因是受降水的影响。(4)绿色革命13.(1)西北高,东南低 该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2)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