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224222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孟子》两章练习 北京课改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来,虽然作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职工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现根据民主生活会的要求,结合本次民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主题 孟子两章同步练习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 号内画“”,错误的画“”。 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春秋末期人。他是儒家学派仅次于孔子的大师。 ( )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共七篇。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叫孔子。学科王 ( )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 )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议论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生于忧患,死于

2、安乐一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二、指出下面各句中黑体的字相当于哪个字。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点的?请默写出原文。 四、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1.依次解释下面标有序号的词。 城: 池: 兵革 委: 去: 是: 2.这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哪一句能表明这一段的论点?在句下画“ ”。 五、作者说:“域民不以

3、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那么,作者正面的观点是什么?写出原文(从其他段找),并译成现代汉语。 六、“天”在“降大任于是人”之前,首先怎样作,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七、将下面两句话译为现代汉语。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八、这两篇小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何不同? 九、选做题。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1)者,谒者(2)操之以入。中射之士(3)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罪在谒者也。且客

4、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韩非子。说林上) 注:荆王:指楚顷襄王。荆,楚国别称。 谒者:为国君掌管传达的近侍。 中射之士:即中射士,君王的侍御近臣。 (一)用“”将此文分为四段。 (二) 1.解释文中黑体的词。 以: 说:学科王 夫: 释: 乃:学科王 2.判断正误: “谒者操之以入”和“因夺而食之”句中的“之”都指代“不死之药”。( ) “是臣无罪”译为:这样我并没有罪。( ) “是死药也”译为:是一种死约。( ) “是客欺王也”译为:这(是)客人欺骗了君王。( ) (三) 1.中射之士认为自己不该杀,讲了几条什么

5、样的理由?用现代汉语回答。 2.荆王最终没有杀中射之士,你认为是因为中射之士讲的哪一点? 3.这个故事使我们联想到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这个故事中的荆王与皇帝的新 装中的那位皇帝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 一、1. 2.3. 4. 二、1.叛 2.增 3.横 4.弼 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四、1.城墙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放弃 离开 这 2.排比 3.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学科王 六、“必先苦其心志”,到“曾益其所不能”。 七、1.凭着天下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

6、亲属家人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要么不战,要战就一定会胜利。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忧患,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 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得出“得道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断语。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先列举同类事例,而后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中心论点。逻辑性强,说服力强。 九、(一)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不如释臣。”王乃不杀。(二)1.以:相当于“而”。说:,劝说。夫:句首语气词(或称发语词),表示要发议论。释:放。乃:于是。2.(三)1.两条理由:其一:我问过传达官,他说可以吃,我才吃的,所以我没罪,罪在传达官身上。其二:客人献的是不死之药,我吃了这药而国君把我杀死,那就证明所谓“不死之药”是假的,说明客人欺骗了君王。2.第二点。3.共同点:一、他们都极端贪图享乐。二、他们都非常愚蠢,很容易受骗上当。三、他们都特别好面子,虚荣心特别强。因此,在误入别人设计好的圈套后,即使认识到吃亏上当了,也不戳穿骗局,揭露事情真相。 现将本人存在的有关问题和今后的整改方向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简要的汇报,讲得不够的地方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