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19827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及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及政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形势与政策(1)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2) 年度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 两极格局解体各国为谋求或维护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总是借力发展自身的实力,尤其是综合国力。1、 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

2、8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出现了重大变化和调整。(1) 东西矛盾不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2) 新兴国家是迅速崛起。(3)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2、 国际政治格局(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她为战后世界形成

3、的以没、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2)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两国在政治上的完全决裂。“马歇尔计划”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北大西洋公约使西方国家在军事政治上合为一体,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全面反击。结成了以苏联为首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斗争以“冷战”为主要形式,核心是遏制与反遏制。(3)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国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素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

4、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而解体。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法国“戴高乐主义”。1969年联邦德国波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日本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4) 、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终结昔日作为与美国在全球对峙的超级大国实体不复存在了。这是两极格局终结的核心标志。导致两级基本政治格局中介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第二,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

5、盾不断激化。第三,苏联及其控制的东欧集团的的解体(2) 世界多极化两极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的时期。 1、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 (1)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2)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2、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多种战略力量共同主导世界事务,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趋势。 (2)各个行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3)在国际竞争中,军事作用下降,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在两极格局中,美素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把军事优先作为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在后冷战时期,国际竞争中的

6、军事作用大为降低,各主要战略力量都以振兴经济,加强综合国力,争取在未来的世界新秩序中占据有利地位作为首选目标。世界大国力量趋于均衡化,某些国际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扩大,而中、小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相对而言,中、小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因失去了美苏对抗世间爱所具有的天平砝码优势。世界多极化是在去这种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第三、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充满矛盾和斗争。(3) 经济全球化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4) 区域经济一体化 最具代表性的

7、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 欧洲联盟(2)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三个鲜明特点:“南”、“北”共存行。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有经济大国美国、加拿大,也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3)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 、综合国力竞争1、 综合国力竞争 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根本上决定着他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每个国家尽最大努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越来越多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2、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容 (1)

8、经济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中心内容 (2)国际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目标 (3)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4)军事力量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威慑性的手段 (5)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 (6)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3、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 第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 第二,网络功能质的变化,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推动力和新兴的支柱产业。 第三,联合争抢、集团取胜的“航母式”竞争,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手

9、段。 第四,当前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 第五,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可能出现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趋势。 第六,在大国间的角逐中,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和本集团利益,以所谓的“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预的危险。(6) 大国关系1、 冷战后大国关系深入调查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大国关系的调整。第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主要是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第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等重大国际事件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第四,新世纪之初,大国关系的调整增加了新角色印度。2、 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1)

10、 实用主义主导了大国关系的调整(2) 大国之间尽力避免公开对抗(3) 大国之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协调又彼此摩擦,既相互合作又彼此争夺,是当今大国伙伴关系主要内容。(4) 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5) 不存在其他大国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前景。(6) 世界次等大国在大国关系调整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3、 中国与大国的关系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在、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总体外交战略布局。 中国大国关系体现出积极、建设性、全国性的特征。 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大国是关键”的外交布局上“稳中求进”,首倡“新型大国关系”。同时,中国还十分注重新兴大国之

11、间的战略协调。(1) 中美关系2013年6月7日8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深入审视两国关系。我们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还就落实“新型大国关系”精神提出四点建议: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二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美方应放开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应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积极构建新型军事关系。(2) 中欧

12、关系2012年2月14日,中欧领导人举行了第十四次会晤。当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仍处衰退之中,欧盟为摆脱危机一再乞灵与贸易保护主义,包括针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等滥用“反推销”制裁。在此敏感时机,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可谓因难而上。 李克强专程参观了波茨坦会议旧址西席林霍夫宫。1945年7月26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这里发表波茨坦公告,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更加坚实。(3) 中日关系冷战后,日本外交战略出现转型,国内政治走向右倾化。否认侵略历史美化过去已经成为日本寻求国际地位的一条路径。2012年,日本的右

13、翼势力更把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议作为切入点,肆意对中国进行挑衅。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仅助长了日本右翼的气焰,也加速了日本政局的右倾化进程。安倍内阁上台之后,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胡搅蛮缠,不断发起挑衅。日本政府一系列否认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密集动作。日本通亚洲邻国的关系将没有未来。(4) 中俄关系 2010年以来,中俄两国关系越来越成熟,还签署了“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协调合作进一步加强。普京对中国的崛起持更正面的态度。习近平主席上任伊始首次出访,便是于2013年3月22日24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表明中方高度重视中俄传统友好关系,把中俄关系作为中国外交

14、政策优先考虑方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警告外部势力不要干涉别国内政。(七)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所谓非传统安全,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其他对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的安全问题。1、 冷战结束后非传统安全问题区域突出的原因 冷战时期,在国际关系中军事因素占有突出地位,而现在,经济技术因素占有突出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作用。经济上的矛盾与争夺、控制与反控制、制裁与反制裁成为国际斗争的重要形式,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不是排除和取

15、代政治、军事因素的作用。在一定时期文化化因素也会成为国际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文化上,价值观念的差异始终存在。既不能认为全球化必然会促成统一的全球文化,形成同一的世界价值体系,又不能像有些西方学者那样,过分强调不同文化的冲突方面。我们应该积极维护世界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融,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2、 非传统安全的特点第一, 安全内涵和主题的多元化。第二, 爆发方式复杂。第三, 影响范围广泛。第四, 治理难度增大。3、 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首先,加强国际合作。其次,心态更需开放。再次,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八)地区热点问题世界战争的可能性相对而言比较小了,但是,当前国际形势的动荡和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主要力量对全球地缘战略要点和能源的争夺,加之民族、宗教和领土等因素,使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不时出现,而且,大量事实表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又有新的发展。违背国际关系准则,以某种借口干涉他国内政的事例层出不穷。中东地区被称为“火药库”,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中东地区局势长期动荡部位的原因主要是:第一, 大国势力及地区强国势力之间的相互争斗时导致中东安全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