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309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概率 课时作业62 随机事件的概率(含解析)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课时作业62随机事件的概率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任取一个整数,被2整除;小明同学在某次数学测试中成绩一定不低于120分;甲乙两人进行竞技比赛,甲的实力远胜于乙,在一次比赛中甲一定获胜;当圆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时,圆的面积是原来的4倍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是()A1B2C3D4解析:均是可能发生与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为随机事件,是一定发生的事件,为必然事件答案:C2从12个同类产品(其中10个是正品,2个是次品)中任意抽取3个的必然事件是()A3个都是正品B至少有1个是次品

2、C3个都是次品D至少有1个是正品解析:总共只有2个次品,抽取3个则至少有一个是正品答案:D3下列四个命题:对立事件一定是互斥事件;若A,B为两个事件,则P(AB)P(A)P(B);若事件A,B,C两两互斥,则P(A)P(B)P(C)1;若事件A,B满足P(A)P(B)1,则A,B是对立事件,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A0B1C2D3解析:易知正确;中公式成立的条件是A,B互斥,故错误;中事件A,B,C不一定为全部事件,故错误;中事件A,B不一定为对立事件,故错误答案:D4同时抛掷两个骰子,则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3的概率是()A. B.C. D.解析:同时抛掷两个骰子,基本事件总数为6636(个

3、),记“向上的点数之差的绝对值为3”为事件A,则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4),(2,5),(3,6),(4,1),(5,2),(6,3),共6个,故P(A).答案:A5围棋盒子中有多粒黑子和白子,已知从中取出2粒都是黑子的概率为,都是白子的概率是.则从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是()A.BC.D1解析:设“从中取出2粒都是黑子”为事件A,“从中取出2粒都是白子”为事件B,“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为事件C,则CAB,且事件A与B互斥,所以P(C)P(A)P(B).即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为.答案:C6甲、乙两人下棋,和棋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获

4、胜的概率是B甲不输的概率是C乙输了的概率是D乙不输的概率是解析:“甲获胜”是“和棋或乙获胜”的对立事件,所以“甲获胜”的概率是P1,故A正确;“乙输”等于“甲获胜”,其概率为,故C不正确;设事件A为“甲不输”,则A是“甲胜”、“和棋”这两个互斥事件的并事件,所以P(A)或设事件A为“甲不输”看作是“乙获胜”的对立事件,所以,故B不正确;同理,“乙不输”的概率为,故D不正确答案:A二、填空题7种子发芽率是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长成的正常幼苗数占供检种子数的百分率种子发芽率的测定通常是在实验室内进行,随机取600粒种子置于发芽床上,通常以100粒种子为一个重复,根据不同种类的种子控制相应的温度、水分

5、、光照等条件,再到规定的时间鉴定正常幼苗的数量,最后计算出种子的发芽率下表是猕猴桃种子的发芽试验结果:种子粒数100100100100100100发芽粒数797881798082发芽率79%78%81%79%80%82%根据表格分析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约为_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猕猴桃种子的发芽率约为80%.答案:80%8甲、乙两组各有三名同学,他们在一次测验中的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如果分别从甲、乙两组中各随机挑选一名同学,则这两名同学的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3的概率为_解析:基本事件总数为339个,其中成绩之差超过3的只有甲组的88和乙组的92,故所求的基本事件的概率为1.答案:9在1

6、0个学生中,男生有x个,现从10个学生中任选6人去参加某项活动至少有一个女生;5个男生,1个女生;3个男生,3个女生当x_时,使得为必然事件,为不可能事件,为随机事件解析:“至少有1个女生”为必然事件,则有x6;“5个男生,1个女生”为不可能事件,则有x5或x10;“3个男生,3个女生”为随机事件,则有3x7;综上所述,又由xN,可知x3或x4.答案:3或4三、解答题10某校高三学生体检后,为了解高三学生的视力情况,该校从高三六个班的300名学生中以班为单位(每班学生50人),每班按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8名学生的视力数据其中高三(1)班抽取的8名学生的视力数据与人数见下表:视力数据4.04.14

7、.24.34.44.54.64.74.84.95.05.15.25.3人数22211(1)用上述样本数据估计高三(1)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2)已知其余五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分别为4.3、4.4、4.5、4.6、4.8.若从这六个班中任意抽取两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作比较,求抽取的两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0.2的概率解:(1)高三(1)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为4.7,故估计高三(1)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为4.7.(2)从这六个班中任意抽取两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作比较,所有的取法共有15种,而满足抽取的两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0.2的取法有:(4.3,4.5),(4.3,

8、4.6),(4.3,4.7),(4.3,4.8),(4.4,4.6),(4.4,4.7),(4.4,4.8),(4.5,4.7),(4.5,4.8),(4.6,4.8),共有10种,故抽取的两个班学生视力的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小于0.2的概率为P.11(2017郑州质量预测)为了整顿道路交通秩序,某地考虑将对行人闯红灯进行处罚为了更好地了解市民的态度,在普通行人中随机选取了200人进行调查,当不处罚时,有80人会闯红灯,处罚时,得到如下数据:处罚金额x(单位:元)5101520会闯红灯的人数y50402010若用表中数据所得频率代替概率(1)当罚金定为10元时,行人闯红灯的概率会比不进行处罚降

9、低多少?(2)将选取的200人中会闯红灯的市民分为两类:A类市民在罚金不超过10元时就会改正行为;B类是其他市民现对A类与B类市民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人依次进行深度问卷,则前两位均为B类市民的概率是多少解:(1)设“当罚金定为10元时,闯红灯的市民改正行为”为事件A,则P(A).当罚金定为10元时,比不进行处罚,行人闯红灯的概率会降低.(2)由题可知A类市民和B类市民各有40人,故分别从A类市民和B类市民中各抽出2人,设从A类市民中抽出的2人分别为A1、A2,从B类市民中抽出的2人分别为B1、B2.设“A类与B类市民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4人依次进行深度问卷”为事件M,则事件M中首先抽出A1的

10、事件有:(A1,A2,B1,B2),(A1,A2,B2,B1),(A1,B1,A2,B2),(A1,B1,B2,A2),(A1,B2,A2,B1),(A1,B2,B1,A2),共6种同理首先抽出A2、B1、B2的事件也各有6种故事件M共有24种设“抽取4人中前两位均为B类市民”为事件N,则事件N有(B1,B2,A1,A2),(B1,B2,A2,A1),(B2,B1,A1,A2),(B2,B1,A2,A1),共4种,P(N).抽取4人中前两位均为B类市民的概率是.1从某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0人,测得他们的身高(单位:cm)分别为:162,153,148,154,165,168,17

11、2,171,173,150,151,152,160,165,164,179,149,158,159,175.根据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的原理,在该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任抽一人,估计该生的身高在155.5 cm170.5 cm之间的概率约为()A.BC.D解析:从已知数据可以看出,在随机抽取的这20位学生中,身高在155.5 cm170.5 cm之间的学生有8人,频率为,故可估计在该校高二年级的所有学生中任抽一人,其身高在155.5 cm170.5 cm之间的概率约为.答案:A2若随机事件A,B互斥,A,B发生的概率均不等于0,且P(A)2a,P(B)4a5,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BC.D解析:由题意可知a.答案:D3口袋内装有一些除颜色不同之外其他均相同的红球、白球和黑球,从中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概率是0.42,摸出白球的概率是0.28,若红球有21个,则黑球有_个解析:摸到黑球的概率为10.420.280.3.设黑球有n个,则,故n15.答案:15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