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24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四单元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理论成果 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55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大总统祭圣告令。此告令的发布意在()袁世凯大总统祭圣告令: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环球各国,各有所以立国之精神,秉诸先民,蒸为特性。申国服循圣道,自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本于修身。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B加快政治改革步伐C提高公民责任意识D宣扬专制主义思想答案:D解析:“大总统祭圣告令”宣扬了专制主义思想,故D项正确。国民革命时期,袁世凯已经去世,故A项错误;袁

2、世凯宣扬“尊孔复古”是历史的倒退,故B项错误;该告令旨在宣扬专制主义思想,并不能提高公民责任意识,故C项错误。2下图是著名画家沈嘉蔚所画的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画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解析:从油画的名称可知其反映的是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时期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与画中新旧人物共聚一堂的场景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没有体现新旧思想兼容和宽容,与油画主题不符,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活动基地,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促进了思想的自

3、由发展,故D项正确。3某著名国画家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B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C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的理想D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答案:A解析:传统文化维护封建专制,国画强调写意,“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的革新要求,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界否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主张用西方思想文化改造它,使中国的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故A项正确;20世纪初,革命思想取代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故B项错误;材

4、料无法体现是为了弘扬国粹以凝聚民族精神而提出这一革新要求,故C项错误;20世纪初,文化界提出改造传统艺术,是反封建的需要,并不代表传统艺术的衰落,故D项错误。4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C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D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答案:D解析:从严复宣扬进化论到陈独秀主张“求适今世之生存”,说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问题,故D项正确

5、。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中的“各阶层”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实现了由学习西方制度向学习西方思想层面的转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认为改变中国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故C项错误。5有学者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对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与此说法相反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改变政令”C“有形的物质”建设起步于甲午战争后D“变革人心”在戊戌变法期间得以完成答案:A解析: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层面到制

6、度层面再到思想层面的过程,与材料中“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相反,故A项正确;中国近代开始“改变政令”是指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的维新变法运动,故B项错误;“有形的物质”即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就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故C项错误;“变革人心”是指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自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学习西方进入思想层面,故D项错误。6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云:“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材料中“道咸以降一变”,主要“变”在()A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B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上C介绍传播并研究西方文化D针

7、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道咸以降一变”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开始介绍西学并进行实践,故C项正确;“沉潜于诸经义理的考据”不是道咸时期的新变化,故B项错误;“对理学旧说的批判和反思”“针砭社会时弊,注重实学”是在明清之际,不符合题意,故A、D两项错误。71920年11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但是要使我们的理想社会有实现之可能,第一步就得铲除现在的资本制度。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材料表明当时的共产主义者()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正确认识到中国社

8、会的基本国情C倡导苏俄的城市中心暴动道路D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答案:D解析:据材料“要铲除资本制度,只有用强力打倒资本家的国家”可知,当时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没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也未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强调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走苏俄式道路的问题,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8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5个博士头衔(经袁同礼考证,胡适共获得博士学位36个)。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

9、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他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胡适被认为是新红学的开山鼻祖。胡适研究红楼梦主要运用的是科学的考证方法。他指出研究红楼梦应当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从作者、作者家世以及红楼梦的版本等角度进行研究考证。胡适研究红楼梦的成果十分丰富。比如,根据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以及曹雪芹祖父曹寅的情况,他考证出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间大概在乾隆初年到乾隆十三年。胡适的研究成果极大地超

10、越了以王雪香、张新之和姚燮为代表的题味、评、点派红学,也超越了以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为代表的索隐派红学,将红学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地将其纳入到了科学研究的范畴。材料二科学与技术是有区别的。“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924年,中国化学家张准说:“由于提倡西学者,其目的不在科学本体,而在制铁船、造火器,以之制胜强敌,谋富强救国之策耳。而学西学者,又束缚于科举思想,徒藉一二格致之名词,以为进身之阶,干禄之途而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胡适的思想主张、学术方法和历史地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你对“科学本体”的理解。答案:(1)思想主张: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宣传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学术方法:“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言必有证”。历史地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红学的开山鼻祖。(2)理解:科学包括科学法则、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而不仅仅是指技术;科学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而不仅仅是富强救国或追求功名的工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