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218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二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 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49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课时作业 人民版一、选择题1“兰台序九流,儒家但居一。诸师自有真,未肯附儒术。后代儒益尊,儒者颜益厚。洋洋朝野间,流亦不止九。不知古九流,存亡今孰多?或言儒先亡,此语又如何?”这是清代学者龚自珍表达对儒学地位看法的诗句。下列观点中与其相近的是()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B“盖万世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C“孔子为教化之主,而一切道德之源也”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答案:D解析:龚自珍认为,

2、儒家只是九家中的一家,并无特殊之处,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都有其符合真理的一面,不需要依附儒术,后代儒家的地位被愈抬愈高,儒者的脸皮也愈来愈厚。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独尊地位,故错误;B项主张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错误;C项主张维护孔子的权威,故错误。2黄宗羲认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A君主制度摇摇欲坠B启蒙思想已有萌芽C纲常礼教全面崩溃D资产阶级日益壮大答案

3、: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说明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出现了萌芽,故B项正确。黄宗羲生活的时代是明末清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纲常礼教并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资产阶级此时尚未出现,故D项错误。3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中说: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文中的意思是()A四书、五经是儒学的根本B孔孟经典是儒学的根本C论语是儒学的根本D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答案:B解析:由“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可知,顾炎武批判以宋明理

4、学语录为本,舍弃孔孟儒家经典,故B项正确。材料以四书、五经为例,论证儒学舍弃孔孟经典的现象,故A项错误;作者以论语为例论证自己所述观点,不代表论语是儒学的根本,故C项错误;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4“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知行合一”C颠覆了理学传统D宣扬人伦即天理答案:A解析:由材料“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相轻”可以看出,桐城派

5、反对宋明理学脱离实际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由此推出桐城派提倡经世致用,故A项正确。“知行合一”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显示桐城派颠覆了理学传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桐城派应该反对人伦即天理,故D项错误。5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该学者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答案:D解析:由“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可知,题干材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论证了

6、反对君主专制的合理性,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可知,该主张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A项是李贽的主张,他不是唯物主义思想家;B项是黄宗羲的主张,他不是唯物主义思想家;C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他不是唯物主义思想家。6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A儒家思想的发展B君主专制的演化C商品经济的发展D传统科技的兴衰答案:A解析: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兴起、发展;在秦朝受到毁灭性打击;汉武帝时期被确立为正统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地位有所下降;宋明时期成为官方哲学;随着西学东渐的展开,受西学冲击,其地位下降。该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故A项正确。君主

7、专制在明清时期应该继续向前发展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在明清时期应该继续向前发展,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传统科技在秦汉时期应该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上是()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8、,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对宋明理学有批判;C项说法错误,先秦民本思想没有中断;D项错误,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不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8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A黄宗羲提倡“法治”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的时代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强化,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专制,体现了时代特征,故D项正确。9某中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在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价时,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观点

9、,你认为最确切的是()A甲: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B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C丙: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D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了冲击,但并未形成动摇之势,A项错误。B、C两项发生较晚,D项是其作用,体现了时代特色。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

10、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分析“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

11、有何不同?(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答案:(1)影响:理学成为读书人做官的工具和官方正统学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延续;后期理学日益僵化,压制了思想进步。原因:吸收了佛、道因素;提出“三纲五常”是天理和“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论证了儒家纲常名教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更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3)原因:缺乏形成个性自由的社会环境;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压制;文化专制与思想迫害等。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