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977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高考大题预测练(三)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40分钟74分)考频考题考向考题考向5年4考(全国卷)2015卷T41工业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2013卷T40“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015卷T41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的变化2013卷T4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1.(25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上海开埠40年后的1882年,近代中国的第一家股份制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终于打破了

2、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成立刚10年的轮船招商局已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年利润在160万两白银以上。但是,一个体制性难题渐露端倪。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线。其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即“产权不明”,究竟是官府所有,还是民间所有?如果管理者按商场规则经营,则企业发展顺利;如果以官场逻辑行事,企业很快衰败。1910年冬天,旅居日本的梁启超冷眼静观时局,写下了敬告国中之谈实业者一文,梁氏尖锐指出,中国是立法自立法,是违反自违反,上下恬然,不以为怪。雷颐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央视公司的力量材料二1871年

3、至1873年,岩仓具视使节团历时22个月,访问了欧美12个国家。随行的伊藤博文描述自己是“始惊、次醉、终狂”。明治政府设立工部省,相继建立诸多国营企业。福泽谕吉疾呼:“政府若为了富国,就认为可以做任何事情,与人民从事相同的寻常事业,甚至与人民竞争工商之成败,其弊极矣。”1884年,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几乎与招商局同期创办的长崎造船所,仅以1日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私营企业家岩崎弥太郎,这家企业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三菱株式会社。1890年,国会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臣民,其所有权不受侵害”。1916年,论语与算盘一书出版,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圣经”。作者涩泽荣一从东方的儒学传统中为

4、经商找到了高尚的动机,经商不仅同理想人格没有矛盾,而且还是实现理想人格的最佳途径。央视公司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日工业化背景的相似之处及具体途径的不同之处。(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解放、制度重构的角度概括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工业化一败一成的原因。(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回答;第二问据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在创办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官督商办的理念其最大的问题是所有制问题,即产权不明如果以官场逻辑行事,企业很快衰败”和材料二“明治政府将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长崎造船所,仅以1日元的象征价格出售给私营

5、企业家岩崎弥太郎,这家企业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三菱株式会社”回答。第(2)题注意从思想解放、制度重构的角度比较回答。答案:(1)相似: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工业革命示范;官尊民卑,重士轻商。(6分)不同:中:政府主导,为民用工业设置障碍;“官”办色彩浓厚,所有制变革滞后。(3分)日:先国营示范,后廉价卖给私人,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3分)(2)原因:中国:朝野顽固、保守势力过于强大,改革在意识形态领域遭遇空前阻力;(2分)精英阶层(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对于传统文明过于自信;(2分)谋求实业救国,漠视制度重构。(2分)日本:全面学习西方;(2分)弘扬东方文化合理内核;(2分)宪政、法治保障;

6、(2分)政策支持。(1分)2.(25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煤气、石油,而且有一天要取决于原子核分裂,所以为了使法国的经济达到发展所要求的水平,就必须最大规模地开发这些资源,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今天和任何时候都一样,使国家强盛是政府的责任,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戴高乐(法国19591969年总统)战争回忆录材料二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

7、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同时赋予国家一种作用,国家必须为竞争秩序确定一个框架和秩序,并不断地保护维持这一秩序,并强调干预、公平、合理和正义。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是对美国“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苏联“计划经济制度”的折衷。朱敏二战后德国经济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借鉴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国有化工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与德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3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国家的活动有赖于煤炭、电力

8、、煤气、石油以及实行国有化”回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一中的信息“而国家今后能否强盛则取决于经济。因此,必须领导经济,因为它太弱了,需要革新,而且革新工作只有决定了才能执行。我认为,这便是我的政府采取国有化、国家监督和现代化措施的主要动机”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中“这就需要只有国家才能胜任的巨额费用和巨大工程,以及实行国有化”和材料二中“联邦德国实行由宏观调控经济运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即宏观控制下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市场竞争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原则”总结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二问结合法德在战后为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措施的异同点总结回答。答案:(1)特点:以能源为主的国家基础工业;投

9、资巨大;技术密集;利润低风险高。(6分)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残破,各国积极恢复发展经济;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战后西方各国纷纷仿效;出于“冷战”需要,借助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尖端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6分)(2)同:都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都体现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4分)异:法国大力发展国有化企业,全面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德国则推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强调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结合。(4分)认识: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经济不必照搬别国模式,可以走适合自己的特

10、色道路。(5分)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

11、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5分)(

12、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并指出成型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典型特征有哪些。(7分)【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说明是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说明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天府的富庶源泉”;汉以来,“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说明注重兴修水利。第(2)题第一问根据文明史观观点来回答;第二问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回答。答案:(1)措施:严格立法,加强行政管理

13、;对重要资源加强国家垄断;注重兴修水利。(5分)(2)过程:从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演进。(2分)特征:经济上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上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5分)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表、图片、数据等包含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上图材料,提取两项有关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及影响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第一步分析图片、提取信息,图片分三个维度表述历史事件间的关系。纵向、横向、斜向,分别列举了近代中国政治的变迁,思想的变迁及经济变迁,其中经济变迁居中;无疑三者相互影响,其中经济变迁是基础;具体而言,民族

14、资本主义发展氛围产生、较快发展及进一步发展三个阶段。对应三个阶段,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方面民主革命不断前进;思想方面西方思想传播走向深入并不断演进;第二步,分点叙述上述提取信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及相关知识对同时段政治、思想现象予以解释。答案:示例一:信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阶段性。(3分)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国内政策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3分)示例二:信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向政治民主化方向发展。(3分)说明: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3分)示例三:信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促进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不断深入。(3分)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和思想解放提供了社会条件。(3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