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93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阶段总结课件 人民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总结 专题十六,一、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二、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 智者学派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地位。,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推崇人性。,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其核心价值观是理性。,三、中国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欧洲启

2、蒙思想的比较,理论研究 高考命题体现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 【理论阐释】 高考考查历史课程规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了把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历史的借鉴功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是“高考怎么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两个方面:,1.中国传统价值观和谐、民本、社会责任感 (1)和谐理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 在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

3、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 (2)民本思想:主要包括以民为本;政得其民;同民忧乐;重视农业。 (3)社会责任感: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2.西方普世价值观自由、民主、人权 (1)自由: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 (2)民主: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3)人权:所谓人权,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4、自由、平等权利。,【典例展示】 【典例】 (2015全国卷T32)右图为古罗 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 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 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 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解析】选C。“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作出公正的判决。D中“遵从民众意愿”不正确,因为法官判案的依据应是“事实”。,【策略指导】 抓住高考命题的主流思想与价值观的具体内容: (1)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

5、感。 (2)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3)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权利。,(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追求和谐,勇于借鉴。 (5)团结协作、合作共赢、集体主义精神。 (6)崇尚科学精神,倡导科技创新: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对应训练】 1.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曰:叟(老者),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表明儒家主张 ( ) A.舍生取义 B.见利忘义 C.重义轻利 D.义利并重,【解析】选C。生与义的关系在材料中未体现,故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何必曰利,

6、亦有仁义而已矣”可知,孟子认为不必追求利,只需要仁义罢了,故C正确;B、D对义和利的关系表述错误,故B、D错误。,2.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B.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的核心,【解析】选C。解题关键是准确获取信息,理解公民意 识这一基本概念。据“人人平等”、“谨守法律”、 “与齐民无异”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意识而不是教 育的变化,排除A,C符合题意;民

7、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 的重大意义之一,但材料强调公民对自己在社 会中地位的自我认识,而不是B所述;民国时期政治斗争 的核心应是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不是追求平等, 排除D。,3.在1787年制宪的时候,某领导人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人。”据此判断,美国设立参议院是为了 ( ),A.削弱众议院的权力 B.牵制众议院,达到制衡的效果 C.实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结合 D.体现两党的交替执政,【解析】选B。美国的参众两院都是立法机构,“削弱”一词错误,故A错误;“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人”表明是为了牵制众议院的权力,制衡众议院,故B正确;参众两院权力的制衡,属于联邦政府内部权力的制衡,故C错误;材料表述与两党制无关,故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