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89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_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十二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2.21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效演练 人民版【高考真题】1.(2016海南单科T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

2、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解析】选A。通过表格数据变化可以看到,三国都呈现增长的是服务业的比重,也就是第三产业,所以A正确。农业虽然都出现比重降低的趋势,但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的衰退,B不符合实际;三国的发展事实表明,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不是产业结构失衡,C不正确;D不符合史实。2.(2015全国卷T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解析】选B。材料信息“年

3、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这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内容。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应是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故选B。3.(2013全国卷T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解析】选D。依据所学可知A、B、C都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总统干预的程度远大于胡佛总统的干预。【模拟预测】1.(2017吉

4、林模拟)1930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即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解析】选B。由材料中“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治愈”,说明当时胡佛总统希望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来应对经济危机,故选B。2.(新题速递)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

5、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危机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解析】选C。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胡佛坚守自由放任政策,并采取了一定的干预经济的措施以应对危机,可知体现了胡佛尽己所能采取措施应对经济危机,故C正确。3.(新题速递)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6、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即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故A正确。【拓展延伸】罗斯福总统的功绩罗斯福总统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林肯齐名。他的主要功绩是(1)推行新政:在经济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推行新政,全面干预经济,对美国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虽然并未参战,但对希特勒态度强硬,以“租借法”支持盟国。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加入太平洋战争。

7、战争中后期,罗斯福两次参加“三巨头”会议,提出联合国的设想并得到实施。4.(新题速递)1933年5月27日,美国通过了证券法。该法仿照英国公司法,授权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新证券的发行,要求每次发行新证券时必须附有有关财务信息的说明书,并规定公司的董事们在提供假信息时负民事和刑事上的责任。其主要作用是()A.约束金融大亨的权力B.保证金融交易的秩序C.抑制证券投机的行为D.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解析】选B。美国1933年的证券法诞生于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中,证券法的通过是要保证金融交易秩序,故B正确。5.(2017德州模拟)“当千百万人面临饥饿的时候,反而减少粮食的生产。整个想法,在人道主义者们看来几乎

8、等于是神经错乱。”这段文字评价的是()A.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减少粮食产量,A错误;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缓解生产相对过剩,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B正确;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是改进农业领导、减轻集体农庄义务交售的任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大力提倡种植玉米等,没有涉及农业减产,C错误;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革,其内容没有涉及减少粮食生产,D错误。6.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

9、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B.进行社会改革,改善生活条件C.实行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D.发展科技教育,实施科教兴国【解析】选A。注意题干要求“最重要的一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迎来了黄金时代,主要原因在于推行凯恩斯主义,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A正确。7.1983年3月英国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依据这一战略,当时撒切尔政府最有可能的做法应该是()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

10、加强中央统制经济C.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解析】选C。结合史实可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B错误;材料中国家降低政府的开支和工资税率,结合史实可知福利规模的扩大增加了政府负担,故C正确;D材料没有体现,故D错误。8.阅读材料,加深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材料一罗斯福在有名的就职演说中把旧“四大自由”改成了新“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观念把社会平等定为一项原则。就是说,在一个这样富有的社会还有赤贫现象是不合理的,非正义的。消灭这种不合理现象应是政府和社会的目标。资中筠冷眼向洋

11、百年风云启示录材料二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罗斯福总统1937年2月演说材料三1935年判决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1936年判决农业调整法违宪1937年4月支持全国劳工关系法1937年5月支持社会保险法1937年7月国会未能通过罗斯福最高法院改组计划根据美麦克洛斯基美国最高法院改编(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体现“免于匮乏”观念的措施。(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阐释罗斯福所说“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12、评价材料二、三反映的罗斯福与最高法院的斗争。【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在农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回答即可。第(2)题据材料二“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和“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应为罗斯福果断放弃自由主义政策,推行新政,并将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的各部门进行新政试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据材料三可知最高法院却屡屡判决新政立法违宪。第(3)题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政法令的出台,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3、,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济危机,据材料三“国会未能通过罗斯福最高法院改组计划”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总统权力的扩张仍然不能突破相互制衡的规则。答案:(1)措施:通过农业调整法,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最低工资;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阐释:罗斯福果断放弃自由主义政策,推行新政,并将有志于改革的人士安置在政府的各部门进行新政试验;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支持他改革经济运行机制);但最高法院却屡屡判决新政立法违宪。(3)评价: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政法令的出台,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济危机;同时国会未能通过罗斯福的最高法院改组计划,表明总统权力的扩张仍然不能突破相互制衡的规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