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19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山西省芮城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4分,总共36分,注意1-7单选,8-9多选)1. 关于感应电动势大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B. 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C. 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D. 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越强的地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越大【答案】B【解析】根据可知,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大,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一

2、定越大,选项A错误;线圈中磁通量变化越快,产生的感应电动势越大,选项B正确; 线圈中磁通量越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一定越大,选项C错误;线圈放在磁感应强度越强的地方,但是磁通量的变化率不一定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一定越大,选项D错误;故选B.2. 下列宏观概念是“量子化”的是( )A. 物体的质量 B. 木棒的长度 C. 花生米的粒数 D. 物体的动能【答案】C【解析】粒数的数值只能取正整数,不能取分数或小数,因而是不连续的,是量子化的其它三个物理量的数值都可以取小数或分数,甚至取无理数也可以,因而是连续的,非量子化的故只有C正确;故选C点睛:量子化在高中要求较低,只需明确量子化的定义,知道“

3、量子化“指其物理量的数值会是一些特定的数值即可3.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发生了光电效应,若入射光的强度减弱,但频率保持不变, 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加B.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 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减少D. 有可能不再产生光电效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光的强弱影响的是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不影响发射出光电子的时间间隔故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EKM=hW0知,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则最大初动能不变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光电流减弱,C正确D、入射光的频

4、率不变,则仍然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故选C4. 一个物体从某高处由静止下落,设其所受的空气阻力恒定,当它下落h时的动量大小为P1,下落2h时的动量大小为P2,那么P1: P2为()A. 1:2 B. 1:42 C. 1:3 D. 1:4【答案】B【解析】由题,物体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v2v022ax,得, 物体下落h和2h时速度分别为v12=2ah;v222a2h,则得v1:v2=1:而动量P=mv,则得动量之比为p1:p2=1:故选B.5. 人从高处跳到低处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前脚掌先着地,并在着地的过程中屈腿下蹲,这是为了 ( )A. 使人的动量变化量

5、变得更小B. 减小人脚所受的冲量C. 延长人体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从而减小地面对人脚的作用力D. 增大人对地的压强,使人站立得更稳,起到安全作用【答案】C【解析】人在和地面接触时,人的速度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F-mg)t=mv;而脚尖着地可以增加人着地的时间,由公式可知可以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动量定理的定性的应用,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学习中应注意体会6. 如图所示,三只完全相同的灯泡a、b、c分别与电阻R、电感L、电容C串联,再将三者并联,接在220V, 50Hz的交变电源两端,三只灯泡亮度相同。如果将电源改为220V, 60

6、Hz的交变电源,则( )A. 三只灯泡亮度不变B. 三只灯泡都将变亮C. a亮度不变,b变亮,c变暗D. a亮度不变,b变暗,c变亮【答案】D【解析】电压频率降低,电阻不受影响,a亮度不变,电感线圈自感作用减弱,b变亮,电容充放电变慢,c变暗,C对。7. 质量为m的A球以速率v与质量为3m的静止的B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速度反向,且大小变为,则碰后B球的速率为(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解得:或,但是当时,此情况是不合实际的,故选项C正确。考点:动量守恒定律。8.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

7、电压U1不变,闭合电键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B. 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 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D. P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导致总电阻增大,由于输入电压不变,且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根据,即亮度不变,故A错误;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移动时,导致总电阻增大,由于输入电压不变,且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故B正确;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上移动时,导致总电阻减小,由于输入电压不变,且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则有副线圈的总电流

8、增大因此输入电流也变大,故C错误;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上移动时,导致总电阻减少,由于输入电压不变,且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副线圈电压不变,则有副线圈的总电流增大则输出功率增大,故D正确。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电功、电功率【名师点睛】与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类似,可以根据滑动变阻器R的变化,确定出总电路的电阻的变化,进而可以确定总电路的电流的变化的情况,再根据电压不变,来分析其他的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变化的情况;电路的动态变化的分析,总的原则就是由部分电路的变化确定总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再确定其他的电路的变化的情况,即先部分后整体再部分的方法。9. A、B两圆环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A均匀带电,

9、B为导体环。当A按如图所示的方向绕中心转动过程中,B环产生了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 )A. 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减小B. A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C. 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D. A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B中电流为逆时针,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由楞次定律可知,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可能为:向外减小或向里增大;若原磁场向里,则A中电流应为顺时针,故A应带正电,因磁场变强,故A中电流应增大,即A的转速应增大,故B正确;若原磁场向外,则A中电流应为逆时针,即A应带负电,且电流应减小,即A的转速应减小,故C正确;故选BC。考点:右手定则;楞次定律二

10、、填空题(共2小思每空3分,总共12分)10. 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原子核的反应时,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经过6次衰变后成为 ,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为_, 质量数为_ 。【答案】 (1). 112 (2). 22711. 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3轨道上比处在n=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选填“近”或“远”)。当大量处在n=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条。【答案】 (1). 近 (2). 6【解析】试题分析:从图上可知n =3 轨道上的能级比n =5 轨道的能级低。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离核越近,能级越低

11、可知n=3轨道上的电子离氦核的距离近。处于第4激发态的He+的发射光子的种类为:种。考点:考查了氢原子跃迁三、计算题(共3小题,12题8分,13题10分14题14分,总共32分)12. 一台内阻不计的发电机,供给一个学校照明用电,如图所示.升压变压器匝数比1:4,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为 4:1,输电线的总电阻R=4, 全校共22个班,每班有“220 V, 40 W”的灯6盏.若保证全部电灯都正常发光,则: (1)发电机输出功率多大?(20发电机电动势多大?【答案】(1)5424W(2)226V【解析】(1)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为220V;则由;则可求得U3=4220V=880V;降压变压器的总电流

12、I4=226=24A;则降压变压器输入端电流:I3=6A;则导线上消耗电压为U耗=I3R=64=24V;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U2=24+880=904V;则发电机输出功率P=U2I3=9046=5424W;(2)由可得:;其输入电流I1=4I3=46=24A;则E=U+Ir=226+241=250V;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等于线路损耗功率和降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之和,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等于升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以及知道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电压损失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之和13. 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m=2kg的A、B两物体都以y=6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运动,弹簧

13、处于原长,质量为M=4kg的物体C静止在前方,如图所示。B 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求: (1)当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物体A的速度;(2)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答案】(1)3m/s(2)12J【解析】试题分析:(1)设弹性势能最大时,A的速度为v1,当A、B、C三个物块同速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2)当B跟C碰撞时,弹簧不会突然发生形变,A的运动不受影响,以B和C为系统,设B、C粘在一起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有:解得:B、C粘在一起后,以A、B、C为系统,由于机械能守恒,则有:解得:Epm12 J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名师点

14、睛】B与C发生碰撞后,B的速度减小,BC一起向右运动A物体没有参加碰撞,速度不变,继续向右运动,这样弹簧被压缩,当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压缩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根据动量守恒求出物体A的速度根据动量守恒求出BC碰撞后的共同速度由机械能守恒求解弹性势能的最大值14. 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间距L=0.1 m,足够长光滑的倾斜部分和粗糙的水平 部分圆滑连接,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 = 30,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水平部分没有磁场。金属棒ab的质量m=0.005 kg,电阻r=0.02运动中与导轨有良好接触,并且垂直于导轨,导轨上接一定值电阻R=0.08 ,其余电阻不计,当金

15、属棒ab从斜面上离地高h=1.0 m及以上的任何地方由静止释放后,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都是1.25 m。 (取g=10 m/s2)求:(1)金属棒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2)金属棒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3)金属棒从高度h=1.0m处滑下后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答案】(1)1m/s(2)0.04(3)3.810-2J【解析】试题分析:(1)到达水平面之前已经开始匀速运动,设最大速度为v,感应电动势为:E=BLv感应电流为:安培力为:F=BIL匀速运动时,沿斜面方向上受力有:mgsin=F联立解得:v=10m/s(2)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滑动摩擦力为:f=mg金属棒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a金属棒在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2=2ax联立解得:=004(3)下滑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可得:mghWmv2安培力所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即为:W=Q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