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1053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上学期开学考试试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重要发明创造”研究组组织相关专家经过近一年半的集体调研推选出“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名单中有罗盘、火药、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人痘接种术、养蚕等为人所熟知的发明创造,也有叠铸法、水碓、转轴舵、新莽铜卡尺等大家较少听闻的发明。透过这些发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注重实际应用科技与教育结合才具有强大生命力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

2、才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 这些发明有很强的实用性,表明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应排除;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2. 维吾尔族传统建筑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早在公元前1世纪,维吾尔族建筑艺术就已经很发达。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渐渐地形成了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我国多民族文化渐趋融合,逐步走向同一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

3、容性,能兼收并蓄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区域性。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维吾尔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装饰技艺融合了周边国家文化,渐渐地形成了形式独特、风格迥异的建筑风格,表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能兼收并蓄,也表明由于深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正确且符合题意;我国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说法错误;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在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时要注意的问题:(1)在分析具体材

4、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3.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

5、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等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确且符合题意;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说法错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不是中华文化特有的,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4. 中国是

6、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举世无双,强劲的文化传统传衍不息,拥有辉煌的文化发展史。下列关于古代中华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殷周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诞生时期秦的统一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汉代儒家学说成为古代中华文化中的“强势文化”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时期,进入了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古代中华文化的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殷周时期的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观点错误,含的选项应排除。故答案选D。考点:文化的发展点评: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考生要正确理解题干材料。5

7、. 唐朝诗人刘禹锡有诗:“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该诗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不要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摒弃传统文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该诗比喻时代进步了,文学艺术也要前进,必须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风貌的作品,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点睛】不能认为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文化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文化的发展,不断创造满足人

8、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6. 中国既是萘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萘礼、萘艺、茶道和萘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萘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 B. C. D. 【答案】B【解析】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选项表述错误,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

9、间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故入选。选B。7. “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201 7年3月30日上午9时50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穿过轩辕桥,登上龙尾道,齐聚于轩辕殿祭祀广场,其同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来源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传统文化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

10、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万余名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代表其同祭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也表明海内外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正确且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应排除;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8. 近年来,国学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然而,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适应市场的巨大需求,一些用通俗语言诠释经典的书籍、音视频动画等以使其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富有时代气息备受大众欢迎。这说明A.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C. 传统文化对人的发

11、展具有积极作用D.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些用通俗语言诠释经典的书籍、音视频动画等以使其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富有时代气息备受大众欢迎,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D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未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应排除A;B不符合题意,应排除;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C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点睛】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

12、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我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3)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传统习俗风尚、礼节、习惯,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传统建筑。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文艺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

13、发展具有深刻影响。9. “卷珠帘,倚高阁,兢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A. B. C. D. 【答案】C【解析】题中没有体现艺术形式的创新,所以故不合题意;题中也未体现其商业价值,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

14、柏坡精神,这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这表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革命精神体现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这些革命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这些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这些革命精神铸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些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错在“所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11. 据史料记载:清代名臣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卷遂以为名焉。这则故事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蕴含的里仁为美的和谐理念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兼收并蓄的包容智慧A. B. C. D. 【答案】A【解析】张文端公用自己的大度和大义感染了邻居,化解了矛盾,实现了邻里和谐并流传千古,同时也体现了修身齐家的家国情怀。选项符合题意;爱好和平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项与题意不符;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正确选项为A。12. “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