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043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5 华罗庚课件 粤教版必修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华罗庚,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能够提取最主要的信息。 2.学习按时间顺序来组织结构的写法。 3.学习华罗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始终不渝的爱国情操、献身科学的追求精神。,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 顾迈男,曾名顾迈南,女,生于1931年,山东章丘人。当代作家,新华社记者,既是科技新闻工作者,也是科普作家。2002年出版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收录了顾迈男及她的科普作品。,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写作背景 华罗庚 华罗庚,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19

2、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本文是科学家传记,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执着于数学事业,刻苦自学的顽强毅力,更表现了他献身祖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国家民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的爱国精神。,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辨字组词 (1)藉慰藉 籍户籍 (2)戎戎马倥偬 戒戒备 戌戊戌 (3)萃出类拔萃 粹精粹 淬淬火 悴憔悴 瘁鞠躬尽瘁,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词语积累 (1)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父母宠爱的儿女,也比喻为

3、人所珍爱的物品。 (2)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 (3)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4)深入浅出:文章或言论的内容很深刻,措辞却浅显易懂。 (5)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6)如获至宝:好像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喜爱和珍视。 (7)简明扼要: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8)古稀之年:人到七十岁。稀,少。,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9)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比喻外地再好,也不是适宜长期居住的地方。 (10)惨淡经营:下笔之前竭力劳神构思。也指苦心谋划、经营。惨淡

4、,苦费心力的样子;经营,谋划安排。,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词义辨析 (1)蔓延 漫延 辨析“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可引申为传播、散布。“漫延”表示像水过满向外流一样向外扩展,又可用来形容旷大、辽远、连绵不断的景象。,(2)商榷 商量 辨析“商榷”指商量讨论,多用于庄重的场合。“商量”指交换意见,口语化较重。,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3)置若罔闻 置之不理 置之度外 辨析“置若罔闻”指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听见了而不加理睬。“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不理不睬。这两个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着眼于“闻”,是对一些消息

5、、话语不理睬,后者着眼于“理”,适用范围要广一些;感情色彩上,前者含贬义,后者有时含较轻的贬义。“置之度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含褒义。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度,考虑。,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请划分第一部分“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的层次,并归纳大意。 提示:出生:家道贫寒,父母疼爱。中学时代:名师培养,爱上数学。辍学工作:刻苦自学,迷恋数学。病后残废:献身数学,写出名作。 2.在第三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提示: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华罗庚为新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1979年华罗庚成功的西欧之行和他光荣入党。

6、3.除了在数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之外,华罗庚的身上还具有新旧交替时代科学家所特有的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提示:国难当头,悲愤至极;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数学下乡,造福于民;光荣入党,欢欣鼓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传记一开头便采用倒叙的手法,写华罗庚19岁时,熊庆来慧眼识珠的故事,这样写用意何在? 提示:一方面表明19岁的华罗庚具有非同寻常的数学才能以及他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突出了传主的基本特点,也为下文埋下伏笔。此外,从华罗庚“出名”时起笔,是一个倒叙,并由此引出他“已经走过了一段相当坎坷的生活道

7、路”这样的开头,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可谓奇崛不凡,先声夺人。,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请找出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说说它们对表达华罗庚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所起的作用。 提示:既从不同侧面烘托和丰富了传主的勤奋努力拼搏进取、献身科学爱国爱党的思想品质,表现了华罗庚作为一个数学家的文学兴趣和古文修养,又使文章具有一种古雅的韵味。 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第一处(课本31页第2段),这首诗表达了华罗庚强调人要埋头苦干的思想,他认为“天才”是“辛苦”挣来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智力不足。正是依靠这个,华罗庚才做出了一番成就。第二处(课本33页第4段),这首诗鲜明地表达了华罗庚对国土受

8、侵、敌人横行霸道的满腔的愤慨,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第三处(课本36页最后一段),这首诗极好地表现了华罗庚深入生产第一线的兴奋心情,表现了这位科学家把为国为人民服务当作乐事的高尚情操。,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第四处(课本37页第3段),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喜悦心情。华罗庚一生,几次写入党申请书,之前都没被批准,直到1979年自己已近古稀之年,才被批准,他自然是十分高兴。从中也可看出这位科学家对党忠心耿耿。,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这篇传记在写法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提示:第一,以时间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

9、完整的华罗庚形象。文章涉及传主的事实虽多,但这些内容全部由一条时间线索串联起来,文章的脉络显得非常清晰。 第二,传记中引用多首华罗庚的诗词,展现了传主多方面的才华,使得这篇科学家的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第三,作者有意识地记述了一些小故事,使传记显得活泼生动,增加了传记的可读性。,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自主探究 本文在组织材料和语言上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有什么区别? 提示:1.组织材料上:本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描述华罗庚的事业史来展示其一生的历程,而“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则是通过描述孙中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他的朴素、淡泊名利等优良品质。 2.语言上:本文作者

10、作为科普作家,使得全文语言平实、叙述精确,使用了大量的阿拉伯数字;而“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作为传记作家,其行文故事性强,生动有趣。,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运用倒叙手法,使文章尺水兴波,跌宕多姿。 开头从华罗庚“出名”起笔,把最精彩的地方先提出来,造成悬念,避免了行文的平铺直叙。 2.运用小标题,层次清晰,结构紧凑。 文中巧妙运用小标题,一是突出了华罗庚一生学习研究的主要事件,二是遵循了时间顺序,三是很好地统领了所辖部分的内容。 3.语言准确、质朴、生动、形象。 文章介绍的是数学家,文中时间、地点、生平事迹、研究成果、数学专用名词等都用得很准确,科学性很强。在表现人物精神世界

11、时,不惜笔墨,用细节描写、引用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导练 请运用巧设悬念法,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文字,写出事件的波澜。 创意激活 巧设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从而有效地增强文章的吸引力。而倒叙开头,目的就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性,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颇受很多师生青睐。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

12、作用的物件;(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范例展示 20美金的价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

13、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间:“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

14、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华罗庚因病左腿残疾后,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凭着这种精神,他终于从一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青年成长为一代数学大师。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完美与残缺、幽默、与命运抗争、面对挫折,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

15、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所长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这则素材可应用于以下话题中: 。 提示:善于思考、独创、机遇、毅力,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拓展阅读 面对挫折,需要勇气。李白曾发出过“行路难”的感慨,可他同样拥有博大的胸襟和极高的智慧,最终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道理。只有正视眼前的挫折,才能勇敢面对,创造未来。挫折本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帆风顺只是美丽的梦想。 面

16、对接踵而至的风风雨雨,我们需要足够的勇气,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的基本前提。古代行军打仗,短兵相接之时一定要击鼓来鼓舞士气,一鼓作气,与敌拼死战斗。看见敌方的强大是必须的,但是害怕敌方的强大则于事无补。我们的失败往往不是来自对手的强大,荆棘的密布,巨浪的滔天,而是先从心里害怕了对方的力量,而压制了自己奋斗的力量和勇气。只有信心十足,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才能背水一战,绝境逢生。,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面对挫折,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智慧。陶渊明面对自己厌恶的官场,无法自由的现实,并不愤愤不平,而是巧妙地抽身而出,让自己回到了宁静和谐、轻松自由的园田,这不是简单的消极,而是极高的智慧。陶渊明最终在田园山水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喜悦,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千古美名。 鼓起勇气,运用智慧。如此面对挫折,你会发现,挫折原来是那么不堪一击! 挫折 自主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