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030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7 汉魏晋诗三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 汉魏晋诗三首,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熟记文言实词“擢、涕、零、间、掇、枉、存、契、厌、韵、羁、际、拙、墟、颠”和文言虚词“但、本”。 2.体会迢迢牵牛星叠音词的运用和押韵情致,以及由此而表达出的景中情和情中景。 3.体会短歌行中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4.分析归园田居中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情,体会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5.背诵迢迢牵牛星短歌行。会解释“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

2、知,1.连线作者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古诗十九首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古诗十九首将抒情、议论、叙事、写景融而为一,达到高度的自然和谐;善于抓取人物的典型活动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语言浅近凝练,朴素自然。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之为“建安文学”。其诗均为古题乐府,气韵沉雄,慷慨悲凉。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诗风苍凉悲壮。代表作品有短歌行观沧海蒿

3、里行步出夏门行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来,陶渊明因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而以诗歌成就最高。陶诗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等。,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写作背景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专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流结党标榜。在

4、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写游子矢志无成和思妇离别相思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以致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汉末期政治混乱、败坏的时代面貌。 短歌行这首诗作于曹操的晚年,当时曹操已经五十多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而统一天下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他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对现实极端不满,于是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

5、彻底决裂,回归田园。,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辨字组词 (1)掇拾掇 辍辍学 啜啜泣 缀点缀 (2)契默契 锲锲而不舍 挈提纲挈领 (3)拙守拙 绌相形见绌 咄咄咄逼人 黜罢黜,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7.名句填空 (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

6、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试赏析下列诗句。 思维激活:对诗句的赏析,关键是从表现手法、作用及深层含义等方面找准鉴赏角度。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提示:这两句诗表面描写织女的悲伤情状,深层含义则是多情的妻子因思念丈夫而魂不守舍,心绪不宁。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提示:这两句诗点明织女痛苦的缘由,抒发了织女心中咫尺天涯的哀怨。 (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提示:这两句诗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7、渊。 提示:这两句诗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和心恋田园的情怀。,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此四句内容语意是否矛盾? 提示:不矛盾。这是一种非常妙的表现手法。“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本可涉足而过,但为何织女反而感到“迢迢”呢?原因是思念牛郎,却可望而不可即。这样就更有力地突出了织女的情绪,强调了织女的离愁别绪和哀怨。 3.短歌行诗中的四个问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提示:诗中四次使用问句“人生几何”“何以解忧”“何时可掇”“何枝可依”,增强了

8、文章的表达效果。本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易逝的感慨和求贤若渴的心情。“何以解忧”句承前“人生几何”来发问,显示诗人对年华易逝的追问和感叹;“何时可掇”则表现了对贤才难得的惶惑;而最后“何枝可依”则又表现出了独自往来、难觅贤才的孤独感。,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4.从归园田居这首诗中找出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希望回归自然的心情的诗句,并品味“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的深意。 提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写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极端厌恶的心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表达了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 “尘网”和“樊笼”都指官场生活,是禁锢人的罗网和牢

9、笼,使人有池鱼和羁鸟之感。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而“羁鸟”和“池鱼”都失去了最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这两个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官场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1.分析迢迢牵牛星诗中叠字的作用。 提示:本诗运用六对叠字,匠心独运,增强了艺术表现力。“迢迢”写星空的距离,“皎皎”写星空的光线,“纤纤”写手细柔的形状,“札札”写织布机的声响,“盈盈”写水清且浅的形态,“脉脉”写含情相视的样子。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

10、的音律美和修辞美。,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短歌行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 思维激活:抓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来分析诗人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 提示: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和场面的具体描绘,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凌空落墨,非如椽大笔不能如此。作者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引用诗经成句: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

11、沉吟;后引鹿鸣,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 比喻:用明月“何时可掇”,写求贤不得的忧虑。“越陌度阡”四句又写出得贤才的欢乐。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 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归园田居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感情? 提示:白描手法。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樊笼”喻官场,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及久在官场的悔恨之情,也表达了他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之情。,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短歌行表达了诗人

12、渴望招募贤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所以诗中的感情是豪壮的。但也有人认为本诗带有感伤的情调。你认为呢? 提示:观点一:短歌行表达了曹操渴望招募贤才、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豪壮感情。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拥兵自强,争权夺利,混战不止,老百姓深受其害。诗中作者写道“山不厌高天下归心”,表达了曹操渴望一统天下的豪壮感情。因此,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天下统一也是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和利益的。曹操在短歌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适应当时的历史进程的,情调是积极的。,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观点二: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带有感伤情调,叹息人生短促,追求及时行乐,

13、这与曹操为了建功立业而急于求得贤才有关。曹操深感时日如流水,时不我待,因而具有紧迫感。,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迢迢牵牛星 (1)想象丰富,构思巧妙。 这首诗大胆地运用想象,借助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形象地表现了相思的痛苦和不能相见的哀怨。诗人想象织女的举动和表现,借助神话故事中织女相思的情节,集中刻画了一个怨妇形象。诗人没有过多地描写牛郎,也没有选用鹊桥相会的情节,这些都体现了诗人构思的巧妙。 (2)诗中多用叠字,增强了诗的音韵节奏感。 在这十句诗中,诗人连用了六对叠字形容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有的状物,有的写人。状物的准确生动,写人的形象逼真,表现出

14、一个相思女子的哀怨忧伤。同时这些叠字的运用,还使诗歌具有浓厚淳朴的民歌风味和婉转流丽的音乐美,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短歌行 (1)综合运用修辞,准确表情达意。 诗中作者多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譬如朝露”一句抓住了韶华易逝与朝露易去的相似点构成比喻来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感慨。“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则礼赞了贤才,同时也流露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之情。又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来喻指自己对贤能之人的礼遇。这些都极好地表达了诗人“唯才是用”的思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又采用起兴的手法来表现自己对贤才的礼遇和贤才难求的孤寂。,问

15、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2)融抒情、写景、叙事于一体。 诗中作者把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描绘与主观思想上苦闷忧郁情绪的抒发有机结合起来,曲折有致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立意深远,气韵沉雄,想象丰富,感情充沛,不愧为难得的上乘之作。 (3)用典贴切。 诗中事典、语典交互使用,均能切合主旨。事典如周公吐哺,语典如诗经语句的引用和化用,均贴切自然。,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归园田居 (1)语言平淡自然,又富于诗意。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之一,能够体现诗人的艺术风格。作品语言平淡自然,又极富有诗意。诗人以平淡自然的笔墨,使情与景融为一体。笔墨之淡与意境之浓,笔墨之自然与意蕴之深远,妙含其间,因而

16、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比喻手法的运用。 诗作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喻为一只久在笼中的鸟,现在辞官归隐就像鸟脱离樊笼到大自然中去一样轻松愉快;用“尘网”“樊笼”比喻庸俗、黑暗的官场;以“故渊”“旧林”比喻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贴切形象,能加深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3)白描手法的运用。 诗歌还运用白描的手法,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南野、园田、草屋、榆柳、桃李、狗吠、鸡鸣、远村、近巷。好一派颇富情趣的农村图景!有远有近,有色有声,动静结合,生机盎然,沁人心脾,悦人耳目。,问题导学,写法探究,积累与运用,导练 请用白描手法,描写某一景物或刻画某一人物,均不少于50字。 创意激活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