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9020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1《呼兰河传》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着凉(zho) 针砭时弊(bin) 爆料 一幅对联B.掂量(din)成绩斐然(fi)重叠别出新裁C.慰藉(ji)酩酊大醉(dng)打蜡一诺千金D.亲昵(n)半身不遂(su)痉挛仗义直言解析A项,“幅”应为“副”;B项,“新”应为“心”;D项,“n”应为“n”,“直”应为“执”。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近年来,全省对乱收费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

2、,加大了查处力度,使之得到了有效。(2)当地有关部门固执己见,坚持这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旧城改造”,没有经过上级领导的批准,拆除了遵义会议会址周围的大片历史建筑。(3)北京的圆明园,自康熙四十八年起,先后一百五十多年,荟萃了中外胜景,被誉为“万园之园”。A.遏制私自建造B.遏止擅自营造C.遏止私自建造D.遏制擅自营造解析“遏制”重在制止、控制,“遏止”重在阻止。第(1)句从句意和连用的词语看,当用“遏制”。“私自”指背着组织或有关的人,自己做不合乎规章制度的事;“擅自”指对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自作主张。第(2)句从句意看,当用“擅自”。“建造”“营造”都有“建筑”的意思,但“营造”有“经

3、营建筑”之意。第(3)句从语境来看用“营造”更恰当。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站在青海与白海间的山脊上,一眼望去,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青山绿水秀色可餐,不由得让人感慨这真是一片世外乐土。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C.多次饰演伟人形象的他内心睿智而沉着,既有书生的儒雅又有帝王般的霸气,他的风度令人侧目而视。D.当今有些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和追求,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因此有人指责他们百无一能。解析A项,“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4、B项,“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此处用错对象。C项,“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正视而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或愤恨不满的神情。不合语境。D项,“百无一能”形容什么也做不了。常用于自谦。属用错对象。答案A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表明,人类68%的疾病的原因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空气中的细菌、病毒是感冒的主要根源。B.在当今时代,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个“软实力”硬不硬、强不强、大不大,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强大与否直接关联。C.记者发现,包里尽管揣着数张银行卡,但不少市民对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并不清楚,有些人“被扣

5、费”后才恍然大悟。D.4050岁这个年龄段的中年人正处在“事业在爬坡,健康在滑坡”阶段,压力过大是容易导致突然猝死的原因。解析A项,句式杂糅。“据”“表明”保留一个,删掉“的原因”。C项,语序不当。“尽管”应放在“包里”的前面。D项,成分赘余。“猝死”就是突然死亡,不能与“突然”连用。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小团圆媳妇之死中从“天一黄昏”至“(若是有气,她自己就会活转来的。若是断了气,那就赶快施救,不然怕她真的死了。)”,完成第58题。5小团圆媳妇拿着碗碟在眼睛前照,说玻璃球也很好玩,她想要坐起来在炕上弹这玻璃球,从这些内容来看,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她是一个天真烂漫、贪玩、稚

6、气未脱的小姑娘。6众人都说小团圆媳妇有病,而“我”说她没有病,她好好的。这一矛盾情节表明了什么?参考答案“我”作为一个儿童,目光是清澈的,能够明白小团圆媳妇的真实情况,无意中能说出事情的真相。众人以传统的封建迷信陋习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认为小团圆媳妇有病。这种矛盾表现出成人世界的荒谬不合理。7小团圆媳妇说“等一会你看吧,就要洗澡了”时,为什么“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参考答案尚幼小的小团圆媳妇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挣扎与反抗也是徒劳的,这反映出她无可奈何的悲哀心理。8“于是一些善心的人,是没有不可怜这小女孩子的。”如何看待众人的“善心”?参考答案小团圆媳妇昏死过去,众人设法施救,确实

7、是出于善良同情,一片善心;但小团圆媳妇的昏死又是他们强制地给她洗澡造成的。他们给她洗澡是出于给小团圆媳妇治病的善心,在他们的善心下,小团圆媳妇最终被折磨致死。我们也不应过分责备这些人,他们愚昧不自觉,同样是封建迷信的牺牲品,这就反映出封建迷信和封建陋习对人们的毒害。(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鞋刘庆邦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做嫁妆。”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看,她把包袱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8、。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拃了拃,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她想,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合适吗

9、?”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你疼我也疼。”那个人问她哪里疼。“我心疼。”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袼褙时,她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

10、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她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

11、,她不让。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她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

12、了。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她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后记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有删改)9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灵

13、秘密,守明照镜子时,“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寥寥数语,初恋少女的微妙心理就显露出来了。B.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C.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E.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

14、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解析B项,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使用不明显,守明的形象主要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来展现的,“母亲”这一形象在展示守明形象的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D项,所举的例子不能证明“地方特色”,也不能“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E项,所举之例不能证明“有现代意识”,只能说明“他”主动、热情。答案AC10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解析首先要明确“鞋”在文中的作用。“鞋”在文中的作用如下:(1)“送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可以让读者明白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鞋”是行文线索,是主人公情感的纽带,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对“鞋”的作用的分析

15、,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借用“鞋”来叙事写人,能够集中表现人物的形象,展现故事发生的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参考答案做鞋是当时当地的规矩,这样的故事既有生活气息,又有时代特点;以鞋为线索,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鞋是情感的寄托,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情感与深层心理的发掘与表现。11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解析第一问:总结人物形象要从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语言等描写,以及一些细节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中整理信息。比如文中对主人公守明在看到鞋样时的想法近乎梦境般的描写,可以从中归纳出主人公单纯又略带娇羞的神态,以及她对于爱情抱有一种严肃甚至神圣的态度。第二问:“心态”指的是人物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主要通过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展现。如对守明给“他”做鞋时的心理描写就表现了她对爱情的憧憬。参考答案第一问:守明是一个有着朴实、善良、柔顺品性和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第二问: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满怀憧憬,对未来人生和未知命运感到不安。12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解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形式上,分析“后记”与正文之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