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218825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8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发及设计(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其中,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但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设计外,还存在一个更微观的课程设计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一类是技术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

2、、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黄政杰,1991,85页);另一类则为理性主义取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白月桥,1996,227页)。,最主要的课程要素包括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 课程评价等,主要内容:,一、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二、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三、心理健康课程的内涵与特点 四、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原则 五、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设计 六、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法与策略,指导思想与目标,依据: 素质教育政策与理论 心理

3、健康教育指导纲要,1、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学科化,以向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为主 把改版思想政治课讲成了普通心理学知识传授 普通心理学知识以讲座形式一节节讲给学生 这种倾向的存在,主要在于对心理教育缺乏全面的、深刻的认识,不了解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实

4、质 问题化,心理课程辅导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把辅导内容局限于学生的问题 把辅导的对象局限于个别学生,使心理教育目标问题化 心理教育的基调有消极倾向,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学校 心理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过程 从积极的视角,以积极的价值取向,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乐观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运动发起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认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

5、,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光明面、人的优点与价值,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并得到良好的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普通人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积极心理学理论” 针对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

6、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保持生命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开发心理潜能; 弘扬传统美德; 培养积极品质; 养成良好习惯; 提高学习效能; 构建和谐关系; 发展健全人格; 增进主观幸福。,以人为本,提高人生综合幸福指数; 积极乐观,激扬生命活力; 分享快乐,传播积极情绪情感; 开发潜能,增强心理免疫力; 学会应对,提高生活学习效能; 扬长避短,发挥多元智能优势; 全员参与,突出主体自立自强; 反思自检,以形成性评价促进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点,6种美德和24种品格力量,1、智慧和知识认知的力量,包含对知识的习得和使用 (1)创

7、造力(创意,独创性):考虑用新颖的和多产的方法去概括事物、做事情,包括取得艺术成就以及其他成就。 (2)好奇心/兴趣(求新,热心于体验):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本身感兴趣;发现迷人的学科和话题;探索和发现。 (3)判断/批判性思维:从所有方面从头到尾地考虑和审查事情;不急于做出结论;能够依据证据改变人的想法;公平权衡所有证据。 (4)热爱学习:主动或正式地掌握新技能、新话题以及各种知识;这些新技能、新话题以及各种知识明显与好奇心有关但是又超出好奇心,标志着对已有知识系统性增加的去向。 (5)富有观点(智慧):能够为别人提供明智的咨询;具有对自身和对他人有效的看待世界的方法。,2、勇气情感的力量,包括

8、面对来自内外阻碍目标实现等逆境的意志锻炼。 (6)勇敢(英勇、勇猛):面对威胁、挑战、困难或痛哭不退缩;即便有反对也要坚持正确的;依据信念行事即便该信念还不流行;包括身体上的勇敢以及身体以外的勇敢。 (7)坚韧(坚定不移,勤勉刻苦): 善始善终;在行动过程中尽管遇到障碍也坚持到底;将所作事情纳入成功轨道;乐于完成任务。 (8)正直/诚实(真实,诚实):说实话,态度诚恳,行动真诚;不找借口;为感情和行为负责。 (9)生机勃勃(热心热情,积极有活力,精力充沛):兴奋和精力充沛地生活;做事不半途而废或缺乏兴趣;富有冒险精神地生活;感到有活力和积极主动。,3、爱心人际之间的力量,包括对别人呵护和友好。

9、 (10)亲近:重视与别人的关系,尤其是那些相互之间的分享与照顾;平易近人。 (11)善良(慷慨,抚育,关心,同情,无私的爱,向往美好的事物):关系照顾别人;与人方便,助人为乐; (12)社会智力(情感智力,人际智力):懂得别人和自身的动机与情绪;知道如何适应不同的社会情景;懂得如何才不干扰别人使人正常工作。,4、正义公民的力量,是健康社会生活的基础。 (13)公民性(社会责任,忠诚,团队):作为群体或团队一员工作表现良好;忠实于群体;尽力尽责。 (14)公平:根据公正公平原则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要让个人情绪形成对别人的偏见;为所有人提供公平机会。 (15)领导力:鼓励所在群体做好事情并且维持

10、群体内部良好的关系;组织群体活动并且保证活动顺利进行。,5、克制阻止无节制/过分的力量。 (16)宽恕/怜悯:宽恕那些有错的人;容忍别人的不足;给人提供二次机会;不要有报复心理。 (17)谦恭/虚心:让成绩说话;不要自以为特殊。 (18)谨慎:仔细作决策;不做不适当的冒险;不说将来可能后悔的话,不做将来可能后悔的事。 (19)自制(自我调节):调节个人感受和行为;遵守纪律;控制个人的欲望和情绪。,6、卓越与外界更广泛建立联系和提供生活意义的力量。 (20)对美和美德的欣赏(敬畏,惊奇,崇高):关注和欣赏来自生活各方面的美好与卓越以及熟练的行为,从自然到艺术、到数学、到科学、到日常经验。 (21

11、)感恩:意识到并感激所发生的美好的事情;从容地表达感谢。 (22)希望(乐观,关注未来,有远见):向未来最好处着想并且去实现它;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23)幽默(滑稽):喜欢笑和逗笑;给别人带来微笑;看到光明的一面;好开玩笑。 (24)热衷/献身(虔敬,信仰,目的):对宇宙的更高目标和意义具有一致的信念;知道在更大的时空内自己的适合位置;相信生命的意义在于塑造行为和提供快乐。,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区别,1、内容不同 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在学生没有学习知识的压力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 使学生在这里能够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

12、础。 重点主要包括: 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理性价值观念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良好人际的建立,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2、形式不同 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在班中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主要有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 心理教育活动课中的游戏和活动是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根据心理教育的目标选择设计的、有主题、有活动形式和方法、有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能评价活动的结果。,3、师生关系不同 心理教育活动课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平等、相互尊重、真诚、亲密。像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关系,还似向导与游客的关系 学生是关系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持非批评态度,

1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 师生之间的活动是一种合作的、民主的、商谈式的协助活动,教师不是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4、评价的方法不同 心理测验 问卷调查 学生自我感受等 5、心理机制不同 心理课教学主要是对学生情绪的唤醒,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目标是确定活动内容的依据,教学内容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媒介和载体 教学内容选择和划分要做到合理有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各种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相适应,应体现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特点。 由于学生的发展

14、水平和发展需要不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心理健康课程的主要内容,适应问题 生命教育 情绪调控 减压放松 人际交往 学习能力,心理常识 自我认识 气质性格 目标管理 时间管理 性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目标,心理健康课程开发目标,1.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3.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4.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 5.增强耐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价值观念,(1)使学生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学生对价值的察觉: 让学生理解价值如何影响人的抉择和行为 (3)帮助学生学习多侧面、多角度地看待学习和生活:

15、学习正确归因;进行积极思维方式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1)增进自我体察: 自我观察并认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学习描述自我感受;认识思想、感受与反应之间的关系。 (2)学会自我接纳: 以己为荣;认知自己的优、缺点 (3)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发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为独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与周围人交往的自信心;坚持自我努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4)增强自我监控: 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励;对他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反应适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积极的态度处之。,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与人沟通的技巧: 学会运用同情心 学习非语言沟通技巧:

16、眼神接触、表情、体姿、声调、手势。 学习语言沟通技巧:了解交往中开诚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选择适当时机谈论感情问题;,谈论感情问题时懂得倾听和发问; 勇于表达,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立场,不卑不亢 不轻易责怪他人;面对批评做适当的反应,避免消极的影响; 能区别某人的真正言行与你、对他言行的反应或判断是否相同。,(3)学会处理人际冲突: 学习如何作不失理智的争辩 学会互惠互利的协商技巧 (4)学习与人合作: 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知道何时挺身出来带头,何时追随别人 学会正确地分析和对待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学生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l)了解体察情绪的多样性情绪自觉: 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辨别,倾听内在的自我对话 (2)学习分析不同情绪状态的前因后果情绪监察: 留意是否有自我贬抑的消极信息,了解情绪的真正原因。 (3)学习情绪状态下的控制和疏导方法情绪管理: 延迟满足;衡量情绪的强度,克制冲动,减轻压力。 (4)学习分析情绪与行为的差距情绪决策: 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哪些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调节情绪的能力,增强耐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