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632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节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了解城市形态特点,掌握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3.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规律。4.理解如何通过调控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1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地表空间,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用地轮廓形态,这种形态称为城市空间形态。2分类(1)分类标准:城市建成区主体平面形状。(2)几种主要模式模式类型符号形态特点集中团块型呈同心圆向外延展带型呈明显的

2、单向或双向发展放射型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组团型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星座型由一个规模大的主体部分和三个以上规模较小的部分组成散点型各个基本单元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1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过程 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1)目的:缓解工业化、城市化伴生的城市交通、人口、设施、环境等问题。(2)依据: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3)措施(4)结果:形成较为理想的开放式多核心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既分散了城市中心的功能,又增加了绿地面积,缓解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压力。思维活动1试判断图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类型并阐述理由。答案从图示可以看出,甲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布局紧凑,

3、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可判断为集中团块状。城市乙沿交通线路延伸,呈明显的带状。城市丙用地被河流或地形分隔成几个有一定规模但相对独立的单元,所以为组团状。城市丁有一个城市核心主体部分,在近郊和远郊地区出现多个规模较小的部分,为星座型。2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今后的发展趋向是什么?答案武汉市空间形态大致经历了组团型、集中团块型、放射型三个发展阶段,其原因有交通条件改善、区域经济的发展等;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趋向为开放式多核心结构。探究点一城市空间形态及成因探究活动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偏西,成都平原腹地,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的政治、

4、经济、文化中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国家级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材料二某城市空间形态分布图(1)说明材料一中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2)材料二中城市的名称是_,判断依据是_。(3)材料二中的城市空间形态是_,其成因是_。(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两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缺点。答案(1)集中团块型。(2)兰州位于黄河河谷、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交会处(3)带型受地形影响(4)集中团块型优点: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缺点: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易造成交通拥堵。带型优点: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缺点:不

5、利于协作管理,增加了市内交通的时间和费用。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及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缺点。第(1)题,成都地处平原地区,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以集中团块型为主。第(2)题,根据该城市位于黄河河谷、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的交会处,可判断应为兰州。第(3)题,兰州地处黄河河谷,受地形影响,其城市空间形态为带型。第(4)题,集中团块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紧凑,有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但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带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但由

6、于其空间形态呈狭长状,不利于协作管理,增加了市内交通的时间和费用。反思归纳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城市形态成因优点缺点解决措施集中团块型开阔、完整的平原地形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易造成交通堵塞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或开发新区带型山谷地形;或沿铁路、公路干线扩展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利于协作管理发展多个中心及发展交通思维拓展放射型、组团型、星座型、散点型城市差异比较城市形态成因优点缺点解决措施放射型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绿地或农业用地能改善城市环境条件;便利的交通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市区周围

7、建设环形道路组团型受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影响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发展交通,加强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星座型在首都或特大城市的远郊人为规划新区或卫星城利于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等不能完全改善城区住房、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的状况完善卫星城服务功能散点型资源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的平原资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因地制宜的规划布局迁移应用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城市为_,判断依据是_。(2)A城市的空间形态为_,形成这种形态的因素是_。(3)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

8、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答案(1)重庆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2)组团型地理环境(3)优点:城市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缺点:由于各部分城区需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将大大增加各种管线和道路长度,从而增加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解析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城市用地被分割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部分,各部分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由较便捷的通道组合成一个整体。探究点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与调控探究活动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示意图”

9、,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阶段分别是:a_,b._,c._。(2)由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总结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3)如何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调控?答案(1)最初的居民点呈放射状拓展作内向填充(2)由简单到复杂(3)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解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其演化过程一般为由a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b放

10、射状为主的空间形态,当放射状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开始c作向内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调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规模;建立多个中心服务功能区;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镇。反思归纳1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演变过程最初的居民点呈放射状拓展作内向填充成为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图示经济实力人口、用地规模演变规律从简单到复杂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内容原因为了缓解工业化、城市化伴生的严重的城市交通、人口、设施、环境等问题方法分析城市形态布局现状的利弊从实际出发,运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发

11、展措施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化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迁移应用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

12、推动作用。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2)交通运输的发展。(3)星座型(多中心组团型)。(4)合理地规划和控制

13、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组团型、集中团块型、放射型、“环形放射”型。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京汉铁路建成,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为集中团块模式,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90年代以后,随着武汉市社会、

14、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城市地区规划中提出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1在平原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一般为()A集中团块型 B组团型C带型 D放射型答案A解析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较为规整,山区的城市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