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6086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6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课件 岳麓版选修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处于战争边缘的世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剑拔弩张的美苏争霸 1.历史背景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对外政策;美国提出对苏联的两手政策。 自主思考赫鲁晓夫曾坦率告诉美国记者:“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苏联想和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2.戴维营会谈 (1)时间:1959年,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 (2)结果:戴维营会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赫鲁晓夫认为苏联已和美国平起平坐。 (3)评价:美、苏“和解”是表面的,两国都没有放弃对世界霸权的争夺。 深度点

2、拨戴维营会谈是苏联为主动缓和东西方关系而采取的外交行动,根本目的在于争取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目标,说明苏联走上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道路。,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第二次柏林危机 (1)原因:苏联提出限期缔结对德和约,结束西方国家对西柏林的占领,遭到美、英、法三国坚决拒绝。 (2)状况: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 (3)结果:以修建隔绝东西柏林的柏林墙而暂告结束。 深度点拨第二次柏林危机实质上是美、苏两国在欧洲进行的尖锐军事对抗,其平息是美、苏双方暂时妥协的结果,反映出美、苏争霸的态势是紧张与缓和并存,但美国拥有优势。,知识点一,知识点二,

3、知识点三,激烈的核军备竞赛 1.主要原因 美、苏两国把军事实力作为争霸的砝码;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 2.主要表现 (1)194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2)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3)1952年和1953年,美国和苏联相继研制成功氢弹。 (4)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洲际导弹。 (5)1958年,美国研制的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潜航北极区。 (6)20世纪60年代,苏联大规模生产核武器,力图和美国取得核均势。 (7)20世纪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 1.美、苏

4、两国的核力量 美、苏两国分别拥有大量核武器,相互进行核威胁。 2.古巴导弹危机 (1)背景:美国企图推翻古巴革命政权,苏联向古巴提供经济和 军事援助。 (2)导火线:1962年,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并向古巴运送导弹。 (3)结果: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作出不进攻古巴等保证。 自主思考古巴导弹危机的最终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说明战略优势在美国。,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3.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影响 (1)终究走到双方当初愿望的反面,使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 (2)促使美、苏双方竭力避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知识补充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以核武器为手段进行

5、的一次军事对抗,把冷战对峙推向了核战争的边缘;同时,也是美、苏双方从对抗走向缓和的转折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史料导入 史料一 总统先生!艾森豪威尔夫人!女士们和先生们:我们在你们(美国)的科学中心农业研究所参观得很有意思。这是你们的骄傲。我们在那里参观了牲畜、家禽非常好!我完全感觉不到,它们由于我们身在资本主义国家却代表社会主义国家而有什么抗议。它们懂得共处的必要性。 赫鲁晓夫在苏联驻美大使馆讲话 (1959年9月16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史料二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器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100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

6、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 探究: (1)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怎样的战略意图?他的话有何寓意? (2)据史料二,分析美国在战后的政治意图。 (3)据史料一、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苏争霸的原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同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暗讽美国的反苏政策连牲畜、家禽都不如。 (2)意图: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世界霸主的地位。 (3)原因: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美苏双方价值观念不同。,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7、对美苏争霸的认识 1.特点 (1)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 (2)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 (3)“冷战”也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体现双方科技实力的较量,而苏联的落败也证明了其在经济与科技上比美国落后。 2.实质:是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强权政治的体现。两国之间的争夺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也使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 1961

8、年,赫鲁晓夫在同美国记者苏兹贝格谈话时说道:“如果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分歧克服了,如果它们之间建立了和平合作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加强世界和平。”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 ) A.美苏军事角逐势均力敌 B.美苏开始由对抗走向对话 C.苏联试图同美国合作主宰世界 D.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外交政策。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战略,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材料反映的正是赫鲁晓夫的这种意图,故C项正确。 答案:C,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古巴导弹危机 史料导入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以保卫古巴的名义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苏联

9、认为,导弹运进古巴不会被美国发现,即使被发现也不会做出反应。美国判断苏联不会在境外部署核武器。苏联的部署很快就被美国发现。美国政府内有人主张轰炸导弹基地,认为驻古苏军没有核弹头,不会进行军事反击。实际上驻古苏军拥有核弹头162枚,随时准备反击。美国政府宣布其武装部队处于最高戒备状态,并采取相对缓和的封锁拦截等措施。对此,苏联态度强硬,拒绝美国要求,表示将最猛烈地回击美国的进攻。战争一触即发。拦截极易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美国国防部长指示部队“要尽可能避免发生战争。但是,我们还是必须为此作好准备”。,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隔离线时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找

10、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同意撤出在古巴的导弹,要求美国保证不发动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美国接受了苏联的建议,双方达成协议。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史料,概括说明美苏化解这一危机的方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提示:(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 (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是1962年“冷战

11、”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1.美苏关系的转折:美苏更深刻地认识到双方在避免核对抗、维持核垄断方面有着相互吻合的利益。 2.苏联与美国之间差距缩小: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美苏之间差距的缩小也使得苏联对国际社会的野心扩大,使得美国、苏联之间的碰撞更为激烈。,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

12、制化:在导弹危机的余烟中,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处理,如1963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1972年的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2】 在古巴导弹危机的最后一刻,莫斯科下令舰船返航。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腊斯克曾兴奋地对国家安全顾问说:“我们互相瞪着眼睛,各不相让,但我想,还是对方先眨眼了。”上述材料体现的信息不能反映出( ) A.美苏两国对峙 B.美苏由对峙走向缓和 C.美苏两国关系极度紧张 D.对抗中美国占优势 解析:美苏关系由对峙走向缓和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的,题干反映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在此之前的20世

13、纪60年代初发生的,故B项不符合当时的史实。 答案:B,2,3,4,5,1,1.和平是人类的共同理想。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对苏联采取“和平战略”策略的美国总统是( ) A.艾森豪威尔 B.约翰肯尼迪 C.尼克松 D.里根 解析:据“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这位美国总统是肯尼迪。 答案:B,2,3,4,5,1,2.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 A.结束越南战争 B.执行“莫洛托夫计划” C.从古巴撤出导弹 D.签订华沙条约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从古巴撤出导弹表明苏联的实力仍然弱于美

14、国,体现了苏联的退缩,C项符合题意。A项有利于苏联的战略扩张,与题意不符;B项指1947年苏联为了防止东欧各国“离苏倾向”,加强与东欧各国经济联系,援助东欧各国经济发展而与东欧各国签订的经济协议总称,应该属于苏联战略扩张的史实,与题意不符;D项是为了对抗北约成立,属于苏联主动战略对峙。 答案:C,2,3,4,5,1,3.观察右图:图中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据此判断该漫画最有可能是讽喻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欧关系 B.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 D.两极格局解体后的美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抓住关键信息

15、:握在一起的手上分别写着“缓”“和”;刀身上都写着“优势”两字。这反映了美苏争霸态势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其国家实力。 答案:C,2,3,4,5,1,4.柏林墙是民主德国为了阻止公民出走于1961年修建的。民主德国一直把它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而联邦德国则把它称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了两国( ) A.社会制度的差异 B.对民主的理解有分歧 C.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D.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解析:柏林墙是“冷战”形势下的产物,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不同的称谓是基于政治目的,反映了两国在“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的对抗。 答案:D,2,3,4,5,1,5.图文探究: 材料一 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它们驶回。从古巴对西半球任何国家发射的任何核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作出充分的报复性的反应。 肯尼迪电视演说 材料二 下图漫画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掰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2,3,4,5,1,(1)材料一中,美国要报复的是什么事件?肯尼迪的态度怎样? (2)材料二表明赫鲁晓夫对此事的态度如何?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1)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态度强硬。 (2)对美国让步。苏联实力比美国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