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285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_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2.学习要点 (1)北魏对政治制度的改革。 (2)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魏风俗习惯的变化。,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初期的改革建立各项新制度,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改革的新阶段迁都洛阳 1.原因 (1)政治上,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需要寻求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而平城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2)经济上,平城僻处塞上,经济比较落后,又无水路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发生困难。 (3)军事上,与北边的强敌柔然相邻,很不安全。 (4)对北魏经

2、略南方来说,平城在地理位置上显得太远。 2.经过 (1)孝文帝设计以“南伐”为名,准备迁都。 (2)493年,孝文帝统率大军南下伐齐,抵达洛阳后,宣布迁都洛阳。,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改革的深入发展移风易俗 1.目的 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措施 (1)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氏,为全国首姓。 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

3、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 (5)改籍贯:孝文帝规定,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死于洛阳的鲜卑人,必须葬于洛阳附近的邙山。 3.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问题1,问题2,什么是均田制?北魏均田制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1)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形式。封建国家将政府控制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调,负担兵役和徭役。

4、 (2)历史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生产积极性提高,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均田制在一定时期内限制了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均田制推动着北方内迁各族从游牧生活向封建定居生活转化,从而加速了北方的民族融合。均田制在未触动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行,成为统治阶级限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问题1,问题2,【例题1】 在推行均田制时,孝文帝规定奴婢也是授田对象,授田的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通过实施该办法( )

5、 A.北魏自耕农的数量大量增加 B.北魏政权有效地拉拢了汉族地主 C.鲜卑族的生产方式最终汉化 D.豪强地主势力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解析:奴婢依附于豪强地主,给奴婢授田,使豪强地主的力量进一步扩大,这种做法得到了广大汉族地主的支持。 答案:B,问题1,问题2,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这一举措有什么重大意义? (1)原因:从政治上看,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十分强大,改革阻力重重;迁都洛阳可以摆脱保守派的羁绊,减轻改革的阻力,可以加强同汉族地主阶级的合作。从经济上看,平城僻处塞上,经济比较落后,又无水路漕运,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供应经常发生困难;而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迁

6、都洛阳有利于增加北魏政府的收入,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从军事上看,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逐渐强大,时常骚扰平城;迁都洛阳,既可摆脱都城可能沦陷的尴尬,又能举兵南下,消灭国力较弱的齐国,为孝文帝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提供可能。 (2)意义:迁都洛阳对于北魏和鲜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为孝文帝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问题1,问题2,【例题2】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由此可见,孝文帝为了实现移风易俗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 ) A.迁都洛阳 B.武力攻伐 C.崇尚文治 D.学习汉文化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北魏都城平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于种种考虑,孝文帝做出了迁都洛阳的重大决策。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