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281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课件 岳麓版选修3(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德国进攻苏联 1.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不宣而战,分三路入侵苏联。 2.初期战况 德军迅速占领基辅,包围列宁格勒,逼近苏联首都莫斯科。 自主思考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我希望看到德军葬身于坟墓之中,而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他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提示:希望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因为丘吉尔既痛恨侵略自己国家的德国,又顽固地坚持的立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3.莫斯科保卫战 (1)过程:1941年9月至1942年初,苏联军民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粉碎德军的

2、进攻。 (2)意义:打破了德军陆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极大地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决心。 深度点拨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战争前期的大规模战略性战役,使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第一次重大失败,无力在东线发动全面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珍珠港事件 1.主要原因 (1)日本法西斯确立了向东南亚扩张的目标,加剧了与美、英的矛盾。 (2)美国、英国和荷兰对日本实施冻结财产和禁运钢铁、石油等措施。 (3)美国成为日本武力夺取东南亚的最大障碍,阻碍了日本的南进计划。 2.基本概况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

3、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3.重大影响 (1)扫除了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使二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2)有利于日军占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暂时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自主思考珍珠港事件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提示: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使日本在战争初期处于暂时的军事优势地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1)根本原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迫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 (

4、2)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发挥了直接推动作用。 2.形成过程 (1)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提供各种军事援助。 (2)1941年6月,丘吉尔表示全力支持苏联抗击德国,罗斯福宣布将向苏联提供援助。 (3)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随后,苏联发表声明表示支持。 (4)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 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3.重大意义 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

5、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以摧毁法西斯势力作为核心目标,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组成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行动、互相支援的联合趋势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血战斯大林格勒 1.主要原因 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影响。 2.基本概况 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双方反复争夺,苏联取得最后胜利。 3.重大影响 德军被迫在主要方向上转入战略防御,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4.历史地位 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深度点拨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上最为激烈的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

6、斯战局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 1.中途岛海战 (1)日军目的:引诱并围歼美国太平洋舰队。 (2)基本概况:1942年6月,美、日在中途岛附近海面进行大海战,结果日军惨败。 (3)主要影响:日本丧失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失去了战略进攻能力,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自主思考中途岛海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提示:美国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五,2.阿拉曼战役 (1)历史背景:德、意军队攻入埃及,威胁开罗和苏伊士运河。 (2)基本概况:1942年10月,英军在阿拉

7、曼大败隆美尔指挥的德、意军队。 (3)主要意义:使德军在北非失去反攻能力,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对二战形势的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深度点拨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大战役,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战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开始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对珍珠港事件的认识 史料导入 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

8、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摘编自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 (1)史料是针对什么事件的议论?据史料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感到幸灾乐祸”,认为正需要那样的灾难。 (2)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司徒雷登为什么“不担忧最后的结局”。用什么史实可以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 提示:(1)事件:珍珠港事件。原因:司徒雷登提出了防患于未然的建议,但未被采纳,而美国也正需要这样的事件来警醒和唤起国民。 (2)原因:因为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史实:珍珠港事件促使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加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全面认识日本发动太

9、平洋战争的原因 1.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争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的强大。 2.矛盾激化: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亚太地区争夺霸权的斗争。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激化。,探究点一,探究点二,3.经济根源: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

10、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而“南进”则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外部动因: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1】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 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情绪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达到最大规模 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 B. C. D. 解析:珍珠港事件发生后,

11、美国对日宣战。接着,中国等20多个国家对日本宣战,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等也向美英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严峻的形势使反法西斯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因此,的叙述都正确。 答案:A,探究点一,探究点二,苏德战场的转折 史料导入 到9月中旬,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中心,在那里,他们陷入了困境。他们的飞机已将这座城市炸成一片废墟。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已不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苏军不断前进,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飞机场,使戈林无法进行空运。德军这时已绝望地陷

12、入困境。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他们将忍受挨饿、受冻和患病的痛苦。1943年2月2日,终于出现了结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 (1)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失败的原因。 (2)迫使希特勒转入战略防御的重要战役是什么?该战役有何意义? 提示:(1)德军过高估计自己的军事实力,低估了对手的力量。兵力部署过于分散,无法形成重点进攻。防御的两翼兵力薄弱,给苏联的合围留下了空隙。后勤供应不足,武器装备受到较大影响。苏联军民英勇不屈的抗争精神。 (2)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这次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还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德国法西斯从此

13、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直至战败。,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 认识斯大林格勒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 1.对德国: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战场上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德军在会战中损失惨重,是德国自战争以来所遭到的最沉重的打击。 2.对法西斯集团: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希特勒灭亡苏联进而称霸世界的企图,打击了德国的国际地位,其仆从国从此对希特勒的信心发生动摇,法西斯集团内部开始出现裂痕。 3.对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威望,增强了苏联军民迅速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信心。这次战役后,苏军掌握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并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探究点一,探究点二,4.对世界:斯大

14、林格勒战役的胜利,给世界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例题2】 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阿拉曼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 解析:1943年2月,苏联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根本转折点,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D,2,3,4,5,1,1.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危

15、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给予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这表明( ) A.英国早就想帮助苏联 B.英国改变了对苏联的根本立场 C.英苏面对着共同的敌人 D.丘吉尔变成了苏联利益的维护者 解析:英苏两国都面临着法西斯国家的进攻和威胁,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因此它们需要联合作战。 答案:C,2,3,4,5,1,2.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2,3,4,5,1,解析:注意图中的瓦胡岛,著名的珍珠港即在瓦胡

16、岛上。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最终促成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D项为正确答案。美国改变“中立”政策是在1941年3月,以租借法案的出台为代表;B项指的是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 答案:D,2,3,4,5,1,3.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四国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文中省略的是 ( ) A.苏、美、英、法 B.中、美、英、法 C.中、美、英、苏 D.英、美、苏、意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二十六国共同宣言”“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可得出答案,中、美、英、苏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起了特殊作用。 答案:C,2,3,4,5,1,4.全球通史记载:“到9月中旬时,德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