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250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基础巩固1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A.夏商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答案B2在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该发明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解析指南针在欧洲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因此,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D3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2、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马丁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解析题干中马丁路德认为印刷术降低了阅读圣经的成本,推动了新教思想的发展,因此,C项正确。答案C4算筹是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是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出现了算筹记数法,这种记数法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答案A5郭守敬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反映其思想的行动是()A.辑成石氏星表B.发明浑仪C.研制简仪D.记录日、月食解析题干强调的是“仪表”

3、,A项是后人根据战国石申的作品辑成的;B项汉武帝时期就已有;C项是郭守敬对天文仪器的贡献;D项与“仪表”无关,故选C项。答案C6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应是()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农书D.农政全书解析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答案B7本草纲目附有大量的药物形态图(如图),李时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使自己的著作图文并茂B.介绍用文字无法表述的药物C.使药物分类更直观清晰D.增加人们对药物的感性认识解析为了把许多形状复杂的药物表现出来,使读者看得更加明了,增加人们对各种药物的感性认识,李时珍绘制了1000多幅药物形态图附

4、在自己的书中。答案D8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注重对经验的总结B.缺乏创新和逻辑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与农业息息相关解析根据材料描述可以看出,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故A项正确;缺乏逻辑无从谈起,故B项错误;人与自然关系题干没有涉及,故排除C项;火药等与农业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答案A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构成这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

5、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至今仍保有其永恒的魅力。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2)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实用性、继承性。(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等。能力提升1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这也反映出书写工具的落后。在中国古代,读书人不用学习五大车的竹简,也可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应始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解析西汉时期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宦官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纸张取代竹简成为更加便利的书写工具。答案C2

6、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解析根据邢昺的观点,“传写不给”限制了读书人的增多,而雕版印刷术改变了“传写不给”的现象,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3清代著名的天文历算学家梅文鼎曾就元代某位科学家的成就评价说:“古有黄赤道相准的定率,大约于浑仪比量,仅得梗概,未能彰明于算术唯独元代才以弧矢计算,有平视、侧视各图,推步、立成的数字,黄赤道相求这才有了定律,比古代精密。”

7、材料中的“”应为()A.石申B.王祯C.郭守敬D.沈括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王祯和郭守敬是元代人,而王祯是农学家,不是天文学家。为了编制准确的历法,郭守敬领导改进了一批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纬度测量,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答案C4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的

8、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解析题干材料“中国人都比我们早”说明作者肯定中国人的发明,故A、C两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成为“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这说明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较早产生了科技,但是没能推动科技的进步,D项符合题意。答案D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项数2225259257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

9、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铸铁技术、瓷器、万向架、马镫马具、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材料三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宋)朱熹朱熹文集(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的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当时我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进行了70多年,而中国还在传统科技中徘徊。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参考答案(1)领域: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古代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此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技能够得到发展。(2)走向世界的四大发明;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任举两例即可)(3)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自然经济的制约;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在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下,科学技术研究被轻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