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24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4课 理性之光课后作业 岳麓版必修3基础夯实1.有学者曾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 A.宗教改革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以及“理性”分析,启蒙运动反封建神权,高举理性大旗,故C项正确。A、B两项没有涉及“理性”,

2、故A、B两项错误;工业革命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2.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这个社会群体应是()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B.17世纪的荷兰航海家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D.19世纪的美国工厂主解析题干中的地点是在欧洲,D项错误;“新世界的政治蓝图”,指的是构建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这是启蒙运动才有的内容,C项正确;宗教改革没有提出“政治蓝图”,A项错误;荷兰航海家没有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B项错误。答案C3.伏尔泰在其著作天真汉中借主人公天

3、真汉之口说:“我每天都发觉,那本书(指圣经)里不让人做的事,大家不知做了多少,让人做的,却一件也不做。”其用意主要是 ()A.号召人们粉碎教会邪恶势力B.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圣经C.告诉人们不要信仰上帝D.引导人们按照圣经的要求去做解析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故A项是天真汉写作的主要目的。答案A4.在审判国王查理一世时,审判长布拉德肖曾说:“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他所依据的理念是()A.君权民授B.天赋人权C.社会契约D.主权在民解析“君主

4、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反映了社会契约的启蒙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C5.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写道:“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A.民主自由B.社会公正C.社会契约D.人民主权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论各色人等,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可以判断其思想核心为社会公正。故B项为正确选项。A、C、D三项在材料信息中都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6.“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

5、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得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应该是()A.苏格拉底B.莎士比亚C.孟德斯鸠D.康德解析德意志哲学家康德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他一生深居简出,直到1804年去世也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半步,故D项正确。苏格拉底倡导“知识”“美德”,莎士比亚宣传人文主义,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都与题意无关,故A、B、C三项错误。答案D能力提升7.西方启蒙思想家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认为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

6、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决“可能作恶的权力”,他们主张()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真正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结合“西方启蒙思想家”这一内容分析,A、B、D三项没有体现启蒙思想。限制权力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答案C8.德国哲学家康德对启蒙运动含义的理解是:启蒙是人们摆脱自我受制状态的出发点。自我受制是一种不受他人指点就无法进行理智思考的无能状态。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其观点的是()A.摧毁蒙昧宗教势力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C.弘扬理性科学思想D.创立民主共和国家解析材料中强调人要运用

7、自己的理智,对世间万物作出自己的判断。“摆脱自我受制”即强调人本身的作用;从启蒙运动的旗帜来看,启蒙运动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和宗教势力,依靠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构建未来资本主义制度的大厦。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答案C9.在法国启蒙运动史上,孟德斯鸠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对现代西方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乃至整个人类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应该分权治理,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防止专制压迫的最好办法。他把国家的权力分成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他们分别由议会和君主掌握。洛克政府论材料二这就是英格兰的基本政体:立法机关由两部分组成,他们通过相

8、互的反对权彼此钳制,二者全都要受行政权的约束,行政权又受立法权的约束。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担心君主或议会可能会制定一些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与立法权合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就将由专断的权力处置,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司法权如果与行政权合并,法官就将拥有压迫者的力量。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导学号52400054)(1)

9、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来源。(2)据材料一、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怎样的发展。其目的何在?(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美国立法实践中的体现。(4)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评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参考答案(1)来源:洛克的分权思想;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政体实践。(2)发展:由洛克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分立,发展为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目的:限制个人独裁,维护民主政治。(3)体现: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规定行政权赋予总统,立法权赋予国会,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4)评述:将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的高度;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到来;为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构建描绘了蓝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