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511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单元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二,一、1861年俄国解放农奴的前因后果 1.前因 (1)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尖锐,农民骚动此起彼伏。 (2)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思潮的涌动,社会各阶层展开激烈争论。 (4)克里米亚战争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内容:颁布“二一九法令”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系列公民权利。 (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交付赎金购买份地。 (3)组织: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一,二,3.后果 (1)实现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2)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3)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

2、残余。,一,二,二、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全面评价 1.进步性: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改革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它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因此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2)地位: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方式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 (3)作用: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提高了

3、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一,二,2.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1)“二一九法令”是妥协的产物。 这次改革没有改变沙皇专制主义的本质,沙皇只是在形势所逼下做了一些让步。 (2)从农奴获得“解放”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具有残酷的掠夺性和欺骗性。 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和奴役。 (3)不彻底性。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所以,彻底消灭封建残余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