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计划、总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85107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阶段计划、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阶段计划、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研究”资料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研究课题阶段计划“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研究”是我们参加省级课改实验课题“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的子课题。作为实验教师,很荣幸地参与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方式,结合本班级学生的特点,特指定本学期的课题阶段性计划一、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1、通过自身的学习,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处身与学生的互动,共同发展较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人为

2、本,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如何科学高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大教学容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发挥最大潜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改变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逐步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和划一性,让学生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确立崭新的师生关系二、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1、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 学生的学习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

3、质。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的弊端,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侧重促进学生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2)让学生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小组,共同发现,探讨,从而增强信任协作观念,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现。(3)根据不同课型设计探究活动。如:实验、操作、调查、搜索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的形成。3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的经历感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能力,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新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研究,是在现代课程理论和

4、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本着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我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胆研究,勇于探索,努力寻求促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构建适合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具有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体系,关注学习需求,培养自主学习,为教育教学改革贡献力量。“关注学习反思,促进自主学习”课题组2009.10.16关注学习反思,促进自主学习阶段总结让学生主动学习无疑会对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虽说老师们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但在培养学生主动性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不够。开展让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是进一步培养教师的需要,也是学校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提出了关注

5、学习反思,促进自主学习的教育科研课题,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龙头,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一、研究结果分析 1、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我们应该坚信虽然每个学生都有缺点,当然也都有优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同时,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2、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学科渗透、探索发现、多元评价、审美心理发现等多种教学法,以其他学科的教师相结合施教。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

6、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课堂上要经常鼓励、赏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每次少活动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增强热爱班集体的良好情感,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把赏识的力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或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滋味,激励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4、引导学

7、生自我赏识,促进自我实现 马斯洛指出,任何人的会为教练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小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追求的是自己的工作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而得到认可和赞许。埃里克森认为,在变得勤奋的阶段(即小学生阶段)能够得到教师的支持,并且经常获得成功的经验与赞许,则勤奋就会加强,进而培养乐观进取和勤奋的人格。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时机采取表扬、激励、竞争等措施,多给他们一些肯定和赏识。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学习困难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对中等的学生进行激励,对获得成功的学生进行挑战与竞争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

8、的发展。 5、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的情境 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体不是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借助一定的系统与他人发生作用,建立一定的关系。就学生而言,他们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伴,以父母、老师为代表的成人。良好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学生的心理来说,他们都希望很快学会,得到他人的肯定。学生的学习过程也不是一成不变,时好时坏也是很正常的。教学中单靠教师“孤军奋战”去赏识是不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群策群力,不断发现同伙们的闪亮点,让他们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平进,我们还会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时,总爱把彼此的孩子作比

9、较,也因此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人而感到难受,这也影响了对孩子的态度。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形成家校合力,与家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让家长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赏识孩子,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正确对待赏识教育与对学生的批评 赏识教育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具有重要意义,但赏识要有节制,要有原则,要有具体目标,否则“赏识”就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毒品,单纯的赏识将造成教育的灾难。学生总是不免要犯错的,教育中,如果我们对于缺点却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长此以往,学生会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将来也很难接受批评意见,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因此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

10、评,建立于赏识基础上的适度、合理的批评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完全能够被孩子所接受。如对于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不能跟别人一样参加课外活动,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做了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就应该及时做一件好事来补偿,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逞强霸道、欺负同学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当然要承担后果,等等。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尽可能把“坏事”变成“好事”,才能让他明辨是非。而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认识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有利于责任感的培养。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一年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对学生子既要赏识,也要批评,关键在于:赏识

11、要有度,批评要有方。赏识为主,批评为辅。有时批评也可以成为一种赏识,只要讲究艺术。在批评学生时,要含有肯定和鼓励的意思,要让他感到你批评他,正是因为对他满怀信心,对他有更高的希望,从而激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 二、研究的成效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老师转,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逐渐消失。通过课题研究,我们逐渐改变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动性学习是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必要补充,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12、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和实践,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创造性进行学习,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学生学会了提出问题、主动学习,并在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特别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积极。2、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主动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小主人的主体角色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而我们在开展主动性学习策略的研究中注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自主学习

13、的本身始终是充满快乐的。利用充满激励性的语言、手势来鼓励表扬孩子,让他们体验了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快乐,而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更促进了师生情感对话,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小主人的角色地位,使学生主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3、教师的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几年来,全组教师经过实践研究、专家的指导和自身的不断学习,不仅厚实了心理学等理论基础,而且教育理念得以提升。教师由指挥者转化为合作者、指导者、帮助者,理念的转变带来了课堂的变革,由师道尊严的课堂变为平等对话的场所,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化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与合作。“教师的教育理念是一只无形的手”,教师教

14、育理念的转变,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植提供了宽松的氛围。4、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兴趣,较持久的学习动力和较好的创新心态。对事物的情感反应趋于正向的学生群体渐显增长。课上发言、人际交往羞怯的明显减少。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在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中均获得突出的成绩。三、研究反思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越是深入地钻研就越感受到现实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1、要进一步引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立、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并以此为统领,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课堂教学。2、

15、要立足“自立”,特别关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情感态度,切实提高自立学习、自立获得的能力。3、要积极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4、要广泛地开展自立探究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立体验,在实践中自立探究,在实践中自立悟得,在实践中自立发展。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巩固成果,正视问题,深入研究,积极创新,一切都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力争把学校的学陶思陶工作和自立探究性教学特色建设提升到更高的发展阶层。“关注学习反思,促进自主学习”课题组2010.3.16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