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4979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模块综合检测卷二 岳麓版选修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模块综合检测卷二(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而宽容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的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解析:抓住题干中“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

2、遵守法律”和“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的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法律制度保护了普通公民的利益,为民主政治提供了保障,故D项正确。梭伦改革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且表述错误,排除;罗马万民法是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答案:D2泰米斯托克利是雅典“十将军委员会”成员之一,曾为雅典城邦屡立功勋,但后来却贪赃受贿,甚至出卖国家利益,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这种处置方式产生于()A城邦出现时期B梭伦改革时期C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D伯里克利改革时期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其说的是“陶片放逐法”,它是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创立

3、的。答案:C3商鞅变法实行连坐制度,该制度指的是()A所有百姓都要同等承担国家的赋税B对邻里犯法不告发的要同罪连坐C有军功的人国家都会给予爵位官职D原先井田上的疆界都要彻底消除解析:连坐制度是一种司法制度,它规定什伍之内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一家犯法,其余人家必须告发,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答案:B4.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结合孝文帝的改革,对这一记载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孝文帝爱好学习B孝文帝崇尚儒家思想C孝文帝文化水平较高D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解析:本题强调结合“孝文帝的改革”对材

4、料进行理解。因为改革中有大量汉化措施,由此从材料“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善谈左老”可看出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答案:D5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不包括()A民族融合的潮流B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C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D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没有进行改革,当时北魏已经统一了整个北方,“各国”的表述方式不恰当,故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答案:D6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是:“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C主张变法应循序

5、渐进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解析:该官员把治理国家比作管理房子、提倡修补,只要不是大坏就不能更换,实际是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答案:C7奥利维尔克里斯汀说:“法国的宗教改革迈出了犹豫不决的步子。这时,对福音的向往、路德教的影响、激进派的诱惑等都交错在一起,”与之相关的正确史实是()A法国由镇压胡格诺派最终转为宗教宽容B法国因笃信上帝在新旧教之间摇摆不定C法国因尊重教皇权威而不愿改革天主教D胡格诺战争后新教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解析:材料反映出当时法国各种宗教思想和激进思想并存的状况,体现出宗教宽容的历史状况,A项正确;新旧教都笃信上帝,不同的是对教皇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宗教改革在进行,C项错误;

6、胡格诺战争后仍尊天主教为国教,D项错误。答案:A8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这主要得益于()A彼得一世改革B废除农奴制改革C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D斯托雷平土地改革解析: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促成了经济大发展,使俄国成为“欧洲谷仓”和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出口国。答案:D9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自上而下由封建主进行的改革B是一次为巩固沙皇统治进行的改革C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D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俄国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答案:D10.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

7、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了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路克割据势力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社会生产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选项可知只有D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D111871年日本派出使团出访欧美,“借政体更新,为笃友亲善而修聘门礼;借修改条约,向各国政府阐明并洽商我国政府之目的和期望;实地考察欧美各国最开化昌盛之国家体制以求行之于我国国民之方略”。一日本使员记载:此次出使欧美,就其实地,察其形势,深深悟出,欲宇内建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材料显示该使团出访的目的有()收回主

8、权,实现国家独立自主争取西方列强对新政权的支持学习西方技术,殖兴民族产业学习西方制度,实现富国强兵ABC D解析:从材料的关键信息“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入手,切实谋求进步发展”来看,“殖产兴业”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故是措施,而非目的,应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12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9、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看出,康有为认为法国大革命造成了大规模的杀戮与流血事件,表明他并不赞成革命的手段,所以排除A、C两项;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代表,阐述法国大革命后果的用意是促使光绪帝变法,由此排除D项。答案选B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3(15分)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 (梭伦)说:

10、“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8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有效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11、第(1)问第一小问可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奴隶地位”“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等;第二小问要回归教材中关于梭伦改革背景的描述,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总结。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回顾教材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要运用阶级分析法,从平民与贵族阶级利益的矛盾方面进行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分析产生积极影响的观念。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3)根本

12、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14(10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4分)(2)根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解析:本题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考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要将两次改革放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认识。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转型时期,孝文帝改革处于游牧文明

13、向农耕文明过渡的转型时期。由此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列举相应的改革措施即可。第(2)问抓住“除旧布新”“形式”等要求,结合第(1)问中各自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县制等。(举一例说明即可)北魏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制、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作用: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15(12分)向西方学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

14、料:材料一1871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对成员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地放弃了自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吴延谬日本史材料二(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1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的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少。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分析他们有此感受的主要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带来的重要影响。(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日本西化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对成员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并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