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8446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课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三 民主政治的扩展1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上共和派力量占明显优势从过程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ABC D解析:过程图主要反映了法国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反复交替,并不能反映共和派和君主派的政治力量对比,实际上在1875年前君主派力量占明显优势,错误,排除含选项。答案:D2

2、法国1875年宪法仅以一票多数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保皇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A共和制将被君主派推翻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解析:从“一票多数”可知新、旧势力势均力敌;从保皇派叫嚣“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看出旧势力面对失败仍然心有不甘,由此可以看出法国共和制确立之艰难。答案:B3北京大学教授钱乘旦说:“(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导致这种

3、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下定B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C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D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的指导解析:人民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和一直受到外部势力的阻挠和干涉不符合史实,故A项和B项错误;法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工业国家,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因此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故C项正确;法国革命有启蒙思想指导,有成熟的革命理论,故D项错误。答案:C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极其艰难,每条款都经过君主派和共和派的激烈讨论,最后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兰西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最终确定下来。这种情况说明()君主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

4、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大革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A BC D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法国确立共和政体的历程是艰难的,充满曲折的,但最终通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政体确立。材料信息说明了这一确立过程的艰难及其最终结果。并非是对所给信息的正确理解。答案:A5德国1871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的民主政治的共同之处是()A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B政府都对议会负责C元首可直接解散议会D议会都实行两院制解析:法国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德国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

5、议员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议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故A错误,D正确。法国的行政权由总统掌握,对议会负责;德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只对皇帝负责,排除B。法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德国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排除C。答案:D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根据1875年宪法,第三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总统由参、众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举产生,与参众两院议员一样有立法创议权,法律须经总统公布、监督并保证施行,总统签订的条约如涉及领土问题,须经议会通过材料二(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

6、帝国名义宣战和媾和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帝国设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帝国的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以上材料均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上述材料分别确立了两个国家的什么政体?(2)分析上述两材料有哪些突出不同。答案:(1)法国的共和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制。(2)材料一强调了议会的权力,总统受议会制约;材料二强调了皇帝和首相及政府的权力,议会不能对他们形成制约。一、选择题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曾被戏谑为“一票共和”,时人预言它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这是因为法兰西第三共和

7、国成立之初面临着()A新兴德国势力的威胁B复辟帝制势力的威胁C人民怀恋拿破仑时代 D共和国声誉遭到破坏解析:“一票共和”反映出当时法国共和派优势不是十分明显,还面临着君主派、立宪派等复辟势力的威胁。答案:B2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就像一个政治制度的试验场,君主立宪制、君主制、共和制,循环多变,轮番实行。第三共和国时期,非武力的争斗成为主要形式。合法斗争成为各阶级、阶层的首选方式。法国从此稳固了民主共和制。这主要说明()A政治制度的选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B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C和平方式取代暴力才能推进政治制度建设D政治制度的确定与完善有时要经过各种尝试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法国确立政

8、治制度的方式经历了从武力到非武力的转变,可知必然充斥着暴力斗争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法国大革命在反封建方面的彻底性,故B项错误;和平和暴力都是政治制度建设的方式,说一种方式取代另一种方式并不正确,故C项错误;在确定共和制的过程中,法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方式和政体形式不断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3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当时,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威廉一世竟然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这说明()A威廉一世孤陋寡闻B威廉一世不愿当皇帝C帝国议会是德意志最高权力机关D帝国议会形同虚设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

9、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帝国议会。威廉一世不可能不知道帝国议会,故A项错误;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故C项错误;从威廉一世的态度可以看出帝国议会在德意志帝国无足轻重,故D项正确。答案:D4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在西方文明简史中强调:“1875年宪法最初只是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最终却建立了一个维持65年的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把1875年宪法作为“权宜之计”,是基于()A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B法国各派势力间存在复杂的政治斗争C共和政体不适合法国的国情D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唯一形式解析:在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确立共和政体之前,法国社会经历了长期的政治动荡,各

10、种政体轮番登场,各派势力进行了反复的斗争。1875年宪法也仅仅以一票多数实现了不同派别间的妥协。法国确立共和制,和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没有必然联系,A项错误;共和政体确立后得到巩固和延续,说明共和政体适合法国当时的社会情况,排除C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两种主要形式,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D项说法错误。答案:B519世纪晚期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政治民主发展滞后”表现在()实行联邦制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A BC D解析:本题要理解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它是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虽有议会机构,但大权在皇帝手中,而题目所要

11、求是“政治民主发展滞后”的表现,故符合,B项正确;实行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这结束了德国分裂的局面,是进步的,而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是民主性的体现,也是进步的,故错误。答案:B6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解析: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内政外交方面的绝对大权,故A项正确;B项反映的是近代法国的政治体制,故排除;C项反映的是近代英国的政治体制,故排除;D项反映的是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故排除。答案:A7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下列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不能说明这一

12、观点的是()A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B皇帝是国家元首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解析:A、C、D三项都是说皇帝大权独揽,说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项只说皇帝是国家元首,而未涉及其具体权力,不能证明“专制是实”。答案:B8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解析:从歌词内容分析,A项“星

13、条旗”应是美国国歌;C项“公民们,投入战斗”是马赛曲,法国国歌;D项“神佑女王”应是英国国歌歌词,排除A、C、D三项。答案:B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

14、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王朝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以上材料均选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请回答:(1)“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2)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

15、度”的标志是什么?法国能够采取这种方式确立民主制度的根源何在?(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的社会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1)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2)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影响:德国由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