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7323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冰川资源的环境问题(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冰川资源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探讨,冰川,冰川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 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两极地区的冰川又名大陆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 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也是地球上继海洋以后最大的天然水库。,中国冰川分布,北起新疆阿尔泰山(4910N) 南达云南玉龙雪山 (2740N) 东自四川西北松潘以 东雪宝顶(10345E) 西达东帕米尔高原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带(7430E),中国冰川分布,在行政区划上,包括西藏自治区全境、青海省和新疆自治区大部分地市州、云南省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

2、江傈僳族自治州,甘肃省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和金昌4 市,四川省甘孜和阿坝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和绵阳市。其中,西藏自治区冰川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但新疆单个冰川规模大,冰储量最多。中国面积大于100 km2的27 条冰川中新疆占21 条(占78%),因而冰川平均面积较大。云南省冰川仅零星分布于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白茫雪山和哈巴雪山,冰川数量少,面积也不大。青海省冰川主要分布于北部祁连山、西部昆仑山、南部唐古拉山,其数量和规模仅次于西藏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位居第三。甘肃省冰川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西部祁连山区,数量和规模均小于青海省。,中国冰川分布,按流域统计,西北和青藏高原内流域共有冰川

3、26 894 条,面积(35 390 km2)和冰储量(3 565 km3)分别占全国相应总量的58.09%,59.57%和63.78%。外流域共有冰川19 404 条,面积24 016 km2,冰储量2 025 km3,分别占全国相应总量41.91%,40.43%和36.22%。,中国著名冰川,阿扎冰川(西藏)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四川) 卡钦冰川(西藏) 科可萨依冰川(新疆) 来古冰川(西藏) 米堆冰川(西藏) 祁连山七一冰川(甘肃) 喜马拉雅山绒布冰川(西藏)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新疆)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甘肃) 土盖别里齐冰川(新疆) 天山托木尔冰川(新疆

4、) 达索普冰川(旧称野博康加勒冰川)(西藏) 音苏盖提冰川(新疆) 玉龙雪山冰川(云南) 梅里雪山明永冰川(云南) 特拉本坎力冰川(新疆),中国冰川分布,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东南部,中国冰川分布,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祁连山,中国冰川分布,乌鲁木齐市区西南,中国冰川分布,云南省丽江,冰川的用途及其开发,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 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供水和水能发电 科考价值 旅游开发 ,冰川是一个巨大的淡水储备库, 每年降水以固体存入, 其融水是相当稳定的径流补给源, 故称之为高山固体水库。在干旱年份, 降水少, 气温高, 高山冰川、积雪融水补给河流, 不至于使河川径流剧减。在湿冷多雨年份, 降水多, 气

5、温低, 冰川融水减少, 而高山区的降水又多以固体形式积存于冰川, 不会使河川径流因降水增加而剧增, 形成和发生洪水灾害。在枯季, 河川径流量中冰川融水所占比重较小,冰川融水补给比较稳定, 使得冰川区河流的流量较其他河流流量稳定。,对河川径流的调节作用,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由于冰川的冰面反射作用, 减少了当地的太阳辐射量, 冰川消融又吸收了大量能量。因此, 对于调节当地气候, 具有明显作用。 例如云南省冰川分布范围较大的德钦、香格里拉、丽江3 县, 年平均气温仅为5. 4、5 . 9、12. 7摄氏度 , 降雪天数分别为89. 9、63. 5、7. 9 d, 形成了1 年之中基本上只有冬季和春季,

6、 夏无酷暑, 较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候凉爽。,冰川融水为冰川下游冲积扇坡面上的树木、草地提供水源。冰川融水汇入下游河流中, 被利用来供水和发展灌溉。当地的农村供水包括农业灌溉主要取自冰川融水。某些饮料公司在新疆乌鲁木齐河上游谷地中打钻, 提取深层冰雪融水, 用来制造优质的矿泉水。 冰川融水可用于发电。冰川融水径流稳定, 丰枯变化小, 落差大, 为水力发电创造了优越条件。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下的明永河建有小型电站; 玉龙雪山下的白水河建有7 级梯级电站, 这些电站都为解决当地用电,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供水和水能发电,科考价值,地质地貌 水文水资源 气候气象 土壤动

7、植物 环境演变,如冰心的提取与研究成为当今研究过去、现在气候变化和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3 09 米的冰岩心已钻到冰下基岩, 底部冰的3 6CI 测年约76 万年。它所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 在时间上和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上已超过极地冰心的气候记录。,旅游开发,冰川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冰川以其新奇神秘的景观、壮阔旷达的雪野、雄伟壮丽的形态、清新宜人的空气、遐想梦幻的意境、优雅宁静的环境和多样性的旅游功能,已成为当前人们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猎奇探险的重要旅游吸引物。目前, 我国许多冰川资源已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奇特的冰川旅游文化, 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

8、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开展了 雪山冰川观光游、高山滑雪、雪山冰川登山探险、森林草甸河谷溪流观光、温泉、冰川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冰川面临的威胁,退缩,冰川面临的威胁,退缩,冰川面临的威胁,退缩,冰川面临的威胁,退缩,冰川面临的威胁,在喜马拉雅山,一条最大的冰川从1935年以来已缩短了300多米。20世纪末,珠峰地区的东绒布冰川和中绒布冰川消融加剧,使冰川明显退缩,20世纪60年代初,珠峰地区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处。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珠峰地区对外开放,在该地区登山、探险、旅游的人数迅速增加,当地群众已把牦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处。国际冰雪委员会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

9、着,喜马拉雅山区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证。科学家预计,在未来35年间,喜马拉雅山冰川面积将缩小1/5。,冰川面临的威胁,在天山,过去四十年,约有22%的冰川体积在渐渐消失。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都发现萎缩现象,冰川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退。乌鲁木齐河发源于天山的天格尔峰1号冰川,河水年径流量为2.35亿立方米,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1号冰川一直处于后退状态,从1962年开始的30年内,冰川退缩了140米。20世纪末,祁连山冰川缩减,融水比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减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的雪线年均上升竟达12.5至22.5米。,原因:

10、 气候变暖,冰川是气候的产物, 它对气候变化反应灵敏。季风海洋性冰川尤其如此。据有关研究表明, 冰川退缩现象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在各区域的具体表现。冰川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即使是很轻微的干扰, 也会使它产生巨大反应, 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大气温度稍有上升, 冰川就随之退缩, 造成冰雪的明显消融, 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山地冰川退化有加剧的趋势。,原因: 人类活动,1.资源开发催化冰川的消融 “毫不夸张地说,冰川上落下一只蚊子和苍蝇都能够使这处冰川出现融化,再小心的开发,只要有人的参与,对于冰川都会产生破坏。” (1)水资源开发 在我国的日常饮用水当中,高海拔天然雪山冰川矿泉水被公认为

11、最高等级的水。我国高端瓶装矿泉水市场出现了一批以雪山冰川融水为水源的产品,如西藏、昆仑山、格莱雪、天格尔、珠峰冰川、帕米尔等。雪山冰川矿泉水无疑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随着大众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升级,高端矿泉水的需求量必然大量增加。目前的开发已导致生态水涵养量下降,出现地沉、沙化问题,如若今后更加竞相开发,布点烦乱,生产无序,将对冰川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原因: 人类活动,(2)矿产资源开发 高山冰川附近往往分布着众多的矿产资源,有些已经得到了开发。例如距离天山一号冰川约40km 处,分布着沿乌鲁木齐河而建的企业,包括火电厂、电石厂、水泥厂、石灰厂、焦炭厂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生产企业及附近区

12、域的30 余处煤矿等矿点。这些企业依托所在地的矿产资源优势逐渐形成产业链,且产能不断增大。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在适宜条件下可被局地环流携带致冰川,污染物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在冰川中沉积。,原因: 人类活动,(3)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开发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冰川消融的催化剂。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以下危害日益显著: 1.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体污染 (交通建设扬尘、车辆尾气、游客熙攘、自建帐篷、自设餐饮点、垃圾乱丢等等) 2.地质灾害 大规模修路、兴建宾馆,山体边坡和植被遭受破坏,滑坡、塌方更加严重 3.生态破坏 以典型自然垂直带为特征的生态景观是冰川旅游重要的景观特征,旅

13、游公路、景区设施的建设以及游客的践踏,给植物群落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人类活动,原因: 人类活动,“虽然每隔50米处,就会有一个垃圾池,但不时还可以见到塑料袋、矿泉水瓶、一次性饭盒、废纸散落在景区的各个角落。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我曾多次考察过这里,来的次数越多,就越发感到心痛。 以前除了当地牧民在此居住很少有人前来,但随着旅游的升温,来这儿的游客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我曾去过景区内一些海拔较高、游客到访较少的冰川,在那里也发现了不少废弃的旧电池、饮料瓶等,这些生活垃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言而喻

14、的。” 克拉孜冰川,原因: 人类活动,2.受冰川周围居民活动的影响 附近村民在冰川周围从事生产、生活活动, 如开垦荒地、砍伐树木、种植、放牧、挖药等, 对冰川的保护极为不利。,原因: 人类活动,大大小小的蘑菇大棚渐渐逼近了这方冰天雪地,原因: 人类活动,“天山一号”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供应着乌鲁木齐市市民50%的饮用水。然而却有几十座种植阿魏菇(一种食用菌)的大棚分布在河道两边以及一号冰川附近,被废弃的蘑菇包和生活垃圾堆放在河道两边。阿魏菇喜凉,种植地越靠近一号冰川,蘑菇的产量就越高,这几年在冰川附近种植蘑菇的人多了起来。这些蘑菇包中塞满了棉籽壳、玉米芯和石灰,其中含有石膏粉、过磷酸钙和酵

15、母粉等辅料。每个蘑菇包最多使用两次,用完后的蘑菇包就得废弃。,保护冰川资源的思路,( 1) 开发冰川资源应与自然和谐共处 开发冰川资源效益显著, 但其效益增长大多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得来的。那种对冰川资源采用“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 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效益, 造成经济越发展, 环境污染越严重的状况, 并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总目标。这就要求必须从冰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中探寻内在规律, 以针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 加强冰川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研究, 采取合适的方针政策及有效措施, 促进当地冰川资源开发与自然、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因此保护冰川资源, 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16、是促进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根本措施。,保护冰川资源的思路,( 2) 开发冰川资源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对冰川旅游而言,要考虑冰川资源特性和分布状况, 根据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 生物多样性程度和保护条件及旅游区全方位公平发展与各方面利益协调等, 在不违背生态旅游环境基本原则和考虑冰川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 循序渐进发展冰川旅游。 ( 3) 加强科学研究,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要进行科学考察, 加强科学研究, 特别要研究大尺度天气系统活动规律。人们虽然对大尺度气候的变化无能为力, 但可以通过科学预测, 顺应自然规律, 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延缓气候变化对冰川的不利影响, 从而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冰川的目的。,保护冰川资源的对策,( 1) 划定冰川保护区并制订相应的保护区管理条例 鉴于冰川特殊的生态环境价值,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协同行动, 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冰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