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62171725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成立由镇委书记孙广东任组长,镇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镇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镇意识形态工作山东省济南市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说明: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 分,第卷为第 1 页至第 5 页,第卷为第 6 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第卷(单项选择题,共 35 题,共 70 分)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 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

2、遭到破坏C君主权力受到制约D君权至上的后果2.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 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3“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 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 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 前 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B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C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D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41875

3、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 频繁。1958 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确定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B有利于政局稳定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5.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 “外务部”的演变。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充满屈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C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D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 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4、”,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B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C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7. 1937 年 11 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 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 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 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B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

5、任人C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8.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 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 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C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9. 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B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C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D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10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 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

6、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 宁( )A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B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C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D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111871 年 4 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 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 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 是( )A希望得到工人阶级的支持B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C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D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121947 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 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7、,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 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洲政策( )A. 促成了欧洲平等伙伴关系B. 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C. 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 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13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 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 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B. 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C. 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D. 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14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 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

8、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B. 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C.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 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15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 年,从这里出口了 400 多万 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 世纪,其产量约为 16 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B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C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16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 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

9、况表明()A民众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B. 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C.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D.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17学者陈旭麓曾说过:“在中国,很多事情老百姓是仿效为官者的。作之君,作之师, 官员不仅是政治的权威,而且是教化的楷模。因此,没有权威与楷模的倡率,新的东西 总是难以为人接受和仿效的。”这段话可以用来评价( )A. 林则徐、魏源等对西方科技的引进作用B. 新文化运动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倡导作用C. 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推动作用D. 洋务运动对近代民族工商业的促进作用1819 世纪 70 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贸易出口总值的近 90,1900 年降至 38 左

10、右,20 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B. 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D. 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19.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 较。据此可以推知( )A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20.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 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 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

11、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21. 苏联在实施斯大林模式时,实行了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 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这一制度实施 的主要目的是( )A. 实行劳动力的计划管理B. 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 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D. 杜绝城乡人口的流动22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 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

12、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231930 年苏联粮食产量为 8354 亿千克,1931 年降至 6948 亿千克;1930 年苏联 粮食出口 483 亿千克,1931 年增至 518 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B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C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D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24世界银行在 1968 年的贷款项目为 62 个,贷款总额为 9.5 亿美元;1981 年贷款项目 为 266 个,贷款总额为 124 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B各国关税税率明

13、显降低 C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2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A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B20 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C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D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26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 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D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27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 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

14、说明陆九渊()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 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28. 卢梭和洛克都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洛克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卢梭的主 张不同的是()A议会君主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B国家源于社会契约C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29.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 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 是当今议论时政 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 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C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D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30. 17 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 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 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B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D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31. 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 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