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2167660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从坤(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丛 坤(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文学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摘要:东北节庆习俗主要由东北世居民族节庆习俗与中原汉民族传入节庆习俗两部分构成。东北世居民族节日习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原汉民族节庆习俗传入东北后,因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异,形成雅、俗之分,进而塑造了东北人慷慨、豁达、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关键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性格;节庆习俗中国东北地区现今主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的三市两盟(即呼伦贝尔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也可称其为黑龙江流域的右岸。从文化区域划分的角度,有关这一区域的名称近年学界多有争议,黑水说、长

2、白说、辽河说、关东说等等,莫衷一是,几成热点。这一争论既反映出区域文化研究的方兴未艾,同时也反映出部分研究者自身的地方本位主义。但同时也说明东北这一区域的文化形成与发展是具有鲜明的整体性特征的,这是广大研究者的共识。所以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尚未形成定论之前,我们不妨还是以“东北文化”作为这一文化区的名称为妥,这是本文首先要阐明的观点。然而,“东北文化”是区域文化概念还是地域文化概念呢?很多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时恐怕并未认真思考这一问题。由于在中国国家现代化的艰难进程中,伴随着殖民反殖民、革命反革命、民族自治民族融合、中央地方的对立统一,在地理区域上,呈现出政治、民族、行政维度并存的局面。还有历史形成

3、的齐鲁、中原、巴蜀、岭南。吴越、荆楚、燕赵等传统地域文化维度,东北地区因历史原因则更为复杂。从地域文化研究的层面来说,不同的维度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相关研究的内容、结构和分期。区域文化与地域文化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不可分割的命题,也可把其看作两个不同的视角,其预设也有所不同。地域文化研究突出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论述的地域范围是清楚的,但疆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一般不受行政区域甚至国家疆域的限制(如东北亚文化区);而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依从区域与国家的行政区划(辖地),具有人为的规定性。笔者认为“东北文化”应属于地域文化概念,它的研究重心在文化形态和文化风貌上,而非对东北区域文化现象的全面梳理。【

4、1】长期以来,东北地区都被视为文化荒漠,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东北考古有计划大规模的展开,大批珍贵的地下文物破土而出、东北地区远古绮丽的文化风貌愈来愈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才对东北文化进行重新的审视,认识到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时期,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做出过重要贡献。东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成毋庸置疑的事实。尽管东北文化有其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色,但对外来文化并不排斥,反而有很强的融合性。清末以前,它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文化有机地融汇在一起。东北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通过历代移民和流人这个渠道进行的。据考古发现,早

5、在殷周之交,汉族已迁徙至东北地区。据流人史专家李兴盛先生考证,第一个进入黑龙江的有姓名可考者为西汉时的徐自为。【2】此时汉人大量迁徙东北地区,形成东北移民的一个高潮。另据黑龙江泰来塔子城(清称绰尔城)出土的辽大安七年(1091)刻石上,就有47个汉人姓氏,足以说明在公元11世纪末迁徙至黑龙江疆域的汉人已不在少数。此后,史料对金代内地往东北地区的移民就有了比较明确的记载,如宋建炎元年(1127)金军攻破开封后,将北宋徽、钦二帝以及后妃、公主、宗室、外大臣、诸色工匠、教坊人等男女14000余人,强行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明代东北地区的汉族移民数量更多,而且达到了东北疆域的极边地区。如在黑龙江

6、下游特林修建的永宁寺碑碑文后署名者,就有许多是居住在那里的汉族手工业者。有清一代,朝廷虽对东北实行封禁政策,但并未能阻止山东、直隶等地的灾民和无业贫民涌入东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潮-闯关东。从顺治八年至1949年,先后有2500万山东移民进入东北地区。成为今天东北人口的主体部分。研究东北文化不可遗漏的另一族群是东北的少数民族。现今东北地区共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达斡尔族、锡伯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柯尔克孜族等10余个世居民族,这些民族与东北地区绵延数千年的历史息息相关,他们或曾在中华历史这幕大戏中担纲过重要角色,或人口虽少却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声波海内外,他们是东北

7、地域文化的重要缔造者。本文的主要议题是东北的节庆习俗,以上对东北地区人口构成历史的粗线条勾勒只是为了议题的展开加以必要的铺垫。节庆习俗属于地域文化范畴。它的形成与区域内的民族、宗教、生产、生活及其地理环境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其性质上可分为宗教节日习俗、生产节日习俗、年节习俗、岁时习俗和娱乐节日习俗等。东北节庆习俗与中原节庆习俗相比较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东北地区世居民族独具特色的节庆习俗;二是东北地区现存主要节庆习俗从传统上虽属于中原汉文化序列,但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发生了很大变异。东北世居民族都各自有着传统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这些民族的历史积淀,并以巨大的传承力顽强地

8、制约着本民族的行为和意识。举凡东北地区的民族节日有:满族的添仓节、虫王节、药香节,蒙古族的那达慕、黑灰节、打鬃节、打印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回族的圣纪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达斡尔族的阿聂、抹黑节,锡伯族的抹黑节、回迁节,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的白那查,赫哲族的鹿神节、烧包袱、乌日贡,柯尔克孜族的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等。东北世居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如赫哲族的鹿神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举行。活动以祭祀虎神为中心。节日当天全村人要跟着萨满跳鹿神舞,故称鹿神节。鹿神节的形成与赫哲人的原始信仰有关,活动的目的是求神驱鬼,消灾祈福。古代赫哲人认为万物有灵,山有山神,江有江神,他们为林

9、中的虎、狼,江中的鳇鱼都专门刻制了神偶供奉于家中,鹿神节庆是渔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生动写照。抹黑节是东北锡伯族、达斡尔族及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六,男女老幼黎明即起,青年人双手沾满油和锅底灰,你追我逐,争着往对方脸上涂抹。被抹者不但不恼,反而分外高兴。即使老年人不参加追逐,也要在额头抹上一点黑灰,以示吉利。此节日一说是为了预庆丰收,一说是当日为“鬼日”,脸上抹黑是为了不让鬼怪认出自己。这一节日以参与性强而极富特色。回甲节是朝鲜族一个很有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它是指老人“花甲”(六十岁)生日时,子孙亲友及全村都来为老人祝寿,活动十分隆重热闹。来祝寿的客人身穿节日盛装,过生日的老人穿上新衣

10、服,坐在宴席正中。由长子夫妇开始依次跪拜,敬酒祝寿。席间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回甲节即反映了朝鲜族尊老敬老的传统,也体现了朝鲜族擅长歌舞,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3】蒙古族历史上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打鬃节与打印节就充分体现了草原文化的这一特点。打鬃节时间不一,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仪式上首先聘请德高望重,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首席剪鬃者先致剪鬃祝辞,向被剪鬃的第一匹马驹泼洒奶酒,在马驹的脑门涂抹奶油,然后开始剪鬃。第一剪剪下的马鬃要送至吉雅神前供祭。然后开始一匹匹地打马鬃。直至所有马都打完鬃后就在草地上举行欢宴,祝福马群兴旺。打印节一般在青草发芽时

11、举行,打印节一到,人们从远处把马、牛、羊赶到指定的草场上。通常由一位骑艺精湛、烙技娴熟、通晓马性、德高望重的牧人执印。执印者要在印具上涂抹奶油并在印把上栓一条哈达。参加套马者排成一列,待印具在火中烧红,主持人便宣布打印开始。此时众骑手早已急不可待,个个策马挥杆,把马群团团围住,争先恐后套马。草原上顿时人呼马嘶,蹄声雷动,烟尘蔽日,场景极为壮观。骑手每套一匹烈马,执印者便在马的左跨中心部位打一印记,打印的目的最早是用于计税,后来普遍用于辨识。每个部落,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印记,从不重复或混淆,极易识别。在节日当天,人们云集而来,观赏套马。姑娘们则趁此良机选择意中人,而小伙子则尽力在姑娘面前表现自己

12、套马的技艺。打印节这一种古老的记忆文化,在草原上一直流传至今。【4】东北民族虽各有其节庆习俗,随着历史发展,文化融合不可能避免。表现在节庆习俗上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是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在现代化步伐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其节庆风俗正处于消失的边缘。中原汉文化节庆节俗传入东北约在辽金时期。洪皓松漠纪闻中记载,女真人初兴时,“皆不知记年”,“是以草一青为一岁”。但是至与辽、宋发生战争以后,却“浸染华风”,了解了元旦、元夕等节日。松漠纪闻中曾记载道:“女真旧不知岁月,如灯夕皆不晓。己酉年(1129),有中华僧被掠至其阙,遇上元,以长竿引灯球表而出之以为戏。女真主吴乞买见之大骇,问左右曰:得非星邪

13、?左右以实对.后数年至燕,颇识之,至今遂盛。”这表明是北迁僧人首先传播了上元节张灯的习俗。随着东北地区汉族移民的增多,汉民族逐渐成为东北地区的主体民族,因而汉族节庆风俗也自然成为东北地区主要节庆习俗。元旦、上元、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九、除夕等岁时节日不仅汉族过,其他民族也逐渐加入其中。但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这些中原节日传入东北后其习俗却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受东北特殊气候的左右,以农耕为主的汉族移民逐渐掌握了农忙、农闲的生产节奉。并根据生产节奉对岁时节庆活动做了调整,遇到农忙季节的节日就淡化一些,而农闲季节则加重了节日的分量。如春节,在东北虽然从形式上也是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倒贴“福”

14、字、贴年画、守岁、放爆竹、拜年、回娘家、祭祖等,但整个春节的节日氛围要更为浓烈 ,更具“年味”。在时间上,从腊八开始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正如民谚:“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家杀猪都要广请亲朋好友。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往往一顿酒席过后,一头猪的四分之一就吃掉了(俗称一角肉)。从这一天开始,各家就开始包饺子、蒸馒头(俗称干粮),忙着过年的准备了。各家包饺子都要请亲戚邻居帮忙,这既是一个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交聚会的难得机会,进而沟通信息,增进亲情友情。其次,从春节的饮食方面上看,东北与中原也大有不同。因特殊的寒冷气候,东北人春节食品是以冻品、干菜、渍菜为

15、主。冻饺子、冻馒头、冰肉、冻鱼,豆角干、茄子、酸菜和腌雪里红。还有冻犁、冰糖葫芦。寒冷的效能让东北人发挥得淋漓尽致。正月期间,亲戚无论远近,进门上炕就开始尽情享用。对儿童来说过年就意味着可以尽情的打爬犁、抽冰尜、打雪仗、堆雪人,冰雪给他们以无尽的欢乐。黑龙江木兰正月十五的滚冰节在冰雪文化史上更具开拓意义。大人当然有大人的乐趣,那就是看二人转、扭秧歌、踩高跷。这些习俗凸显了东北人慷慨、豁达,热情、爽朗的性格特征。比较南北春节的习俗,雅俗之分十分明显。南方的“雅”体现着儒家礼教的约束和对程序的尊崇;而东北的“俗”与“野”则是人性的张扬和对自然的亲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东北节庆习俗日渐势微,

16、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感觉到“年味”越来越淡,而当下的青年则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即便你走进农村,“年味”依然难以找寻。笔者是在农村渡过童年的东北人,我深感当年伯父、伯母一辈人身上很有一种东西,让你感到亲切,让你感到难忘。每当过年之时,全家老少都深深地置身于浓浓的节日气氛中:虽为草房土炕,却都要新糊一层墙纸,每个房间都要黏贴年画。三英战吕布、白蛇与许仙,这些古代题材的故事通过年画的形式给儿童以深刻的启蒙。春节间用的碗筷都是全新的,虽然不太贵重,但花色、图案都很宜人。我的伯母当时已年近五旬,但由于我祖母还健在,每当吃饭时她都不能盘腿坐在炕上,而只能坐在炕沿上吃饭(其实是半坐半依)。这些记忆让我感到伯父一辈有一种追求,这种追球不是物质而是一种文化。也许您可能以为我伯父家是什么大家,再不计也是个队长之家。然而我伯父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是习俗塑造了他们那一代农民厚重的文化品位。这也正是当下人们感到缺失的东西。东北节日习俗是一种宝贵的人文资源,特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